广西壮锦服饰中的民间女性形象

2022-05-21 11:41蒙瑶
今古文创 2022年19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女性形象

【摘要】 壮锦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壮族人民社会历史、宗教信仰等诸多文化因素,代表着壮族文化心理。而壮族女性作为壮锦编织的主要参与者,对壮锦手工艺做出了巨大贡献,壮锦纹样背后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形象的建立更是离不开壮族母系氏族的宗教信仰、历史渊源。从极具壮族特色的民间故事出发,丰富多样的壮族女性形象不仅体现了壮族人民生活的信仰理念和民族精神,还见证了壮族原始文明到农耕文明的历史性进步。

【关键词】 壮锦服饰;民间故事;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9-003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9.010

2021年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GCX2131)。

在传统的社会当中,男子主要在各个领域充当了重要的角色,“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似乎已成了定局,然而在民间一直流传了许多杰出的女性故事。在广西壮族,壮族女性是壮族民间传说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甚至要比壮族男性更具有代表性。壮锦作为壮族女性的文化符号之一,绝大多数是由女子编织裁制,体现着壮族人民对于女性形象的认同,同时也是壮族女性形象在民间手艺中的复现,是研究壮锦女性的重要载体。纵观浩若烟海的壮族民间故事,壮族女性在民间主要有三种重要的角色,分别是具有神力的女神始祖、象征着繁衍生息的生殖符号以及与现實世界紧密相关的平民形象。

一、姆六甲女神形象

姆六甲是壮族神话的第一代女性始祖神,它的存在和女娲相类似,姆六甲缝补天地,创造人类、万物,给予人类无限的庇护与祝福,“安排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制定各种规范与确定人兽的和睦关系”[1]。早期的壮族还是母系社会,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背景下,姆六甲是壮族人民心中具有强大繁殖能力的创造神,掌管着人类的繁衍生息,是当之无愧的生殖神。而姆六甲本身就是从99朵聚拢在一起的鲜花中冒出来的,因此姆六甲也被称为“花神”“花婆”(学术界对于姆六甲和“花婆”二者是否等同,依然存在着争议)姆六甲不需要借助男性就能孕育生命,相传姆六甲管理着一个花园,花园中的每朵鲜花都象征着人类的灵魂,每一次婴儿的诞生,都是从姆六甲的花中转世而来的。壮族《巫经》中就曾记载:“凡儿出生,精魂蒂结于花树之间。花之花瘁,花婆主之。”在壮族的民间传说中,如果姆六甲给了某户人家一朵白花,那么这家的新生儿就是男孩子;如果是一朵红花,那么新生儿就是女孩子。由此也衍生出了不少的民间习俗,如想要生孩子的妇女会在姆六甲诞辰当天去野外采摘野花来佩戴;妇女怀孕后要有“架桥仪式”,把花从桥上接过来,以防生出来的小孩没有灵魂;在小孩的床头安放姆六甲的神位,让小孩在每月初一、十五去祭拜和供奉来保佑身体健康……可以看到,壮族人民对于花的崇拜其实来源于对姆六甲的崇拜。在壮族人民眼中,每一朵花都是姆六甲的化身,因此他们对自然界中出现的花都持有一种尊崇的态度,以此来寻求姆六甲的保佑。这种对于女神的赞美与歌颂渗透到壮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中,壮族妇女织锦时,特意把花作为主要纹样,对其进行精心地缝制,菊花、太阳花、梅花等各色花样都一一涉及,颜色鲜艳。“花”依托着姆六甲以花造人的传说而得以长久地成为壮锦设计图案的主要来源。壮锦多用于妇女服饰,在比较早期的壮族嫁娶习俗中,女方家要准备壮锦嫁衣和壮锦被套、枕头等等一系列嫁妆,颜色也是如同鲜花般鲜艳,再绣上五颜六色的花图案,显得婚事喜气洋洋。同时也是希望女方穿上用“花”作为主要纹样的壮锦服饰,能够得到姆六甲的祝福,早生贵子,绵延男方家的香火,完成身为女性最基本的使命。

另外,姆六甲还是壮族人民的保护神。按照壮族民间传说对于姆六甲外在形象的描述,她的身体为世间万物提供了保护,“姆六甲见大地寂寞,复造各种生物一居之。姆六甲阴器大如岩洞,每风雨至,各种动物俱入庇其中。”[2]姆六甲作为神,和人类同形同构,“披头散发,满身长毛,很聪明”[3],她的子宫、阴部就像花苞一样,给予自然界包括人类一片温暖的栖息地。由此可见,姆六甲和花之间的密切联系无处不在,壮锦上的“花”只不过是壮族人民对于姆六甲崇拜的方式之一。

正如马克思所说,神话心理趋向和思维特征是想象力和幻想。对于壮族先民而言,“花”关于人类的生老病死,是他们心中文明的起源。壮族人民不仅仅从花的外形美看到了植物的魅力,还从花中看到了生殖神、保护神姆六甲的存在,这一宗教信仰的背后是女性主导的母系社会的表现和崇尚女神的文化母题。在原始社会,由于人民生产力降低,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导致壮族新生儿的成活率不是很高,长寿的情况也较为少见。因此,壮族人民只能把对生命维持和延续的愿望寄托在自然界中,在原始思维的影响下,壮族先民将女性怀孕生子的现象嫁接到植物的开花结果。正如吕大吉先生所说:“在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理智达不到的地方,人类的想象力便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前来填补理智的空白,把这些支配日常生活的自然物变成超自然、超人物的神物。”[4]姆六甲从花中诞生就是依靠这种理念而流传开来。

二、生殖符号形象

在壮锦纹样中,通常能发现大量的动物图案,常规的龙、凤、狮等吉祥图案自然是传达了壮族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祈祷祥瑞之兽的保护。其中一些具有生殖意义动物、植物,体现了壮族先民对于女性身体的异化和建构,如蛙、鱼、葫芦等。“蛙”纹是比较常见的生殖符号,“蛙”与“娃”谐音,而且“蛙”有着非常强大的繁殖能力,“蛙是卵生动物,在成熟的雌蛙腹体内,一次可孕育上万颗卵”[5],而蛙的大腹类似于女性的子宫。正如弗雷泽所说的那样,“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了自己的神”,壮族先民对于蛙的崇拜,实际上正是对“生命丰产的祈求,对种族生存个体数量追求”,同样鱼和葫芦也是如此。鱼也是卵生动物,一次性可以产生大量的鱼卵。葫芦从外观上看,与女性的子宫相似,在原始思维“同类相生”的基础上,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就连诗经中也曾提到“绵绵瓜瓞,民之初生”。

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无法解释生育的奥秘,在生活经验积累中,他们发现,只有女性的腹部才能孕育生命,而男性却不行。因此,壮族先民们在反复比对下,他们建立起有关女性生殖符号的共同特征:“第一,女性生殖器是生殖的表象;第二,妇女高高隆起的浑圆的腹部是生殖的表现。”[5]符合这两条的动植物便自然能成为壮族先民生殖崇拜的对象。除此之外,蛙的原身在一开始就是“女儿身”,在有关于“蛙”的民间故事中,有把青蛙当作“天女”“蛙婆”的故事。广西大新县就曾流行过一个民间故事,讲的就是蛤蟆是天公的孙女。还有青蛙仙子的故事,讲述了一只青蛙变成了人和男子成亲。只不过,随着男性地位的不断提高,“蛙”才被赋予了男性的意义。

在壮族先民的眼中,女性的形象早已不再囿于人这一个体,而是上升到所有具有生育能力、能够繁殖后代的动植物身上,这足可见壮族先民的生命哲学——人类与自然万物是一体的。动植物的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不仅是希望穿上壮锦服饰的妇女能够转嫁这些动植物的繁殖能力,还体现的壮族先民对于敬畏自然,与万物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将动植物外形或内在特点与女性联系起来,其实就是对于女性社会贡献的变相承认与肯定。“图腾神话故事是对图腾的解释,这种解释是人们对于某种生物或者非生物进行拟人化想象的产物,显然是掺杂了人们的某种思想感情,人们对于图腾的认可,其实就是对人的认可。”[6]壮锦把这些生殖符号作为纹样图案,体现了壮族这种图腾崇拜的继承和延续。而女性是生命的代表,所以不妨说葫芦、蛙、鱼等系列生殖符号是女性身体(尤其是腹部和子宫)的复现。

三、勤劳朴实的平民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壮族先民对自己所处世界与知识逐渐深入,原始审美心理的一些基本特点逐渐消失了,虽然原始信仰如女性崇拜、生殖崇拜还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下来,但是已经有了摆脱了神话影子的趋势,更多的取材于社会现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体现人类身上的智慧与杰出的能力。关于壮锦的诞生,在民间主要流传着三个版本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一幅壮锦》的故事,大概讲述了有一位壮族老婆婆因为擅长织锦,山山水水都被老婆婆织活了,天上的仙女看到这幅壮锦非常喜欢,便借着大风吹走了壮锦。老婆婆心急如焚,派出了三个儿子去寻找,结果大儿子、二儿子受到了诱惑,不再帮着母亲寻找壮锦的下落。只有小儿子跨越了千山万水,始终坚定为母亲分忧的信念,从仙女手中拿回壮锦。最后仙女从天上飞来,与小儿子成亲,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个民间传说的女主人公有两位,分别是会织锦的老婆婆和天上的仙女,老婆婆心灵手巧,是当时广大壮族女性的形象代表,而仙女虽然拿走了织锦,但她却被小儿子所感动,和小儿子共同侍奉老婆婆,这是人们理想的“儿媳”形象。壮锦在这个故事中不再是仙女神力所织,而是老婆婆双手所制,足以证明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人类的能动性和内在潜能,不再需要依靠神力去完成劳作,而是用劳动人民的双手去创造美好,这是原始文明发展到农耕文明的表现。小儿子身上的孝顺更是封建社会乃至今天我们尤为重视的传统美德,使得壮锦的民间传说更具伦理色彩,一家三口的美满结局也印证了农耕社会“男耕女织”家庭格局。此时,女性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已经不再是主导地位,反而是男性在从中凸显出勇敢的形象。

另外一个故事是说忻城有位妇女,当她外出劳动时,无意中发现了树上的蜘蛛网,在阳光的照耀下,蜘蛛网五光十色的,非常漂亮。于是她回家后将麻丝染成了许多颜色,就有了今天五颜六色的壮锦。这个故事已经没有了神的参与,完全是以壮族劳动女性为视角,通过细心地观察生活小细节,有目的地去改造编织技术,强化了人类在生活中能动性与创造力。

第三个故事更具有强烈的现实色彩。“相传,宋代初期,靖西有个壮家妇女,名叫冠珠,擅长织布。她用芦苇秆编织成了色彩绚丽的缎布,惊动了宋朝皇帝,宋皇帝即下诏书,令冠珠到朝廷编织。”[7]这个故事跟之前两个故事不同点在于,它有了具体的人名和朝代,故事的真实强,比之前的更有说服力,也和社会现实联合得更加密切。

从以上三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女性的形象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被当成故事的配角,不再是唯一的中心,男性的角色有了更多参与,但女性的形象依旧以正面为主;二是以女性劳动群众为切入点,热情地讴歌劳动、创造美好幸福的信念,凸显出女性的智慧,而女性主人公背后是广大的壮族劳动人民;三是想象、虚幻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民间传说中虚构出来的带有神力、有别于人类的角色减少,反而着重从现实社会入手,在故事中呈现一定的伦理道德,有教育启蒙意义。据此,可以大胆地猜测,关于壮锦诞生的民间传说产生的时代已经处于一个相对文明开化的社会中了,完成了原始文明到农耕文明的蜕变。人们的思想不再停留在原始思维,而是通过依靠人类的力量去打破自然的束缚。步入农耕文明的社会后,女性也就不再是掌握话语权的一方,壮族与汉族的交流往来,也让壮族推崇女性的思想有了动摇,男性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最后代表男性权利的神出现了,那就是布洛陀。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女性与男性的结合,才能使女性成功受孕,姆六甲虽然还是主要的生殖神,但民间已经开始流行姆六甲和布洛陀成亲了才有了人类这一说法。这说明了壮族社会女性地位的降低,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人们不再把女性放在生殖这一环节上,而是更加注重男女的社会分工,让整个社会更加合理有序。“与此相适应,民族心理结构也从平面单一走向了立体多元,从相对静止的稳态进入节奏加速的动态”[8],可以说,这是壮族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女性形象多元化的开始,壮族女性得到了多角度、多元化的阐释,跳出了原始文明单一的女神形象和生殖符号,有了充满人情关怀、世俗伦理的女性形象,追求女性“灵与肉结合,智慧与力量的完美统一”。

四、结语

壮锦中的女性形象从有神力的女神和生殖符号的动植物纹样,再到勤劳朴实、富有智慧的平民形象,完整而清晰地展示出了壮族人民生活的信仰理念和民族心理,绘出了原始文明到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虽然后期父权社会逐渐占了上风,但最主要的女性形象始终保持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不管是神还是人还是人物同体,壮族人民对于女性的歌颂与赞美,都让她们在民间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有着完全不输于男性的文化魅力,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生存和发展。而壮锦也正因为有这些民间传说,有了这些伟大而杰出的女性形象,才越发显得有文化底色。也正因如此,壮锦才会有不断散发活力的今天。

参考文献:

[1]農冠品.女神·歌仙·英雄——壮族民间故事新

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2-29.

[2]袁珂.中国故事:华夏民族的传说与神话(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293.

[3]农冠品.壮族神话集成[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

[4]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63-164.

[5]刘守华,黄永林.民间叙事文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4.

[6]唐凯兴等.壮族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24.

[7]蒙成干.宾阳文史资料(第4辑)[M].宾阳县印刷厂印刷,1988:59.

[8]梁一儒,宫承波.民族审美心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社,2003:135.

作者简介:

蒙瑶,女,汉族,广西南宁人,中南民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女性形象
友谊使者讲述的民间故事
让民间故事成为培养幼儿文学想象力的沃土
十二生肖·鼠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哪双是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