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煌:诗意年华,茶梦启航

2022-05-22 11:43林枫炀
少男少女·校园 2022年5期
关键词:茶艺外公老师

林枫炀

茶  艺

“咕噜噜……”肚圆颈细高的汤瓶里正沸腾着即将用来煎茶的水,陈乐煌侧耳倾听着,只闻水声如卿卿万蝉鸣,微微有声,这是第一沸。

在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的茶艺室内,清悠的古乐绕梁,观众席中不时传来几声快门的“咔嚓”声。台上正在表演宋代点茶的陈乐煌身着汉服,颔首低眉,面带微笑。此刻她的所有注意力都在那一壶正在煮沸的热水上,她在“候汤”。

“候汤”是宋代点茶表演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因为水沸的程度往往决定了冲点时茶的色、香、味。水温不够则沫浮,水温过熟则茶沉,最恰当的沸水,应是《茶瓶汤侯》中的第三沸,水面沸腾的水珠有如苏东坡描写的“蟹眼已过鱼眼生”。且要听得“松风并涧水声”后,才能达到黄庭坚笔下“松风蟹眼新汤”的最佳火候。

陈乐煌闻“松风”,观“蟹眼”而动,提壶,将沸水注入装有研细茶末的茶盏,轻缓地将茶末调成浓膏状。随后再次注入沸水,用茶筅快速旋转搅动茶盏里的茶,表面便渐渐形成了一层白乳般的泡沫。最后,她再用清水在茶沫上勾勒出各种图案。

观众们见陈乐煌用茶汤所做的画,无不称赞,她的表演收获了在场的一致好评。在此之前,陈乐煌曾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类市级、省级的茶艺表演赛,专业素养强的她屡战屡胜,捧回了无数奖项。

茶  魂

陈乐煌出生在凤凰单枞之乡——潮州。潮州是历史底蕴浓厚的千年古城,种茶制茶的历史可溯源至唐宋。

都说潮汕人不可一日无茶,陈乐煌刚开始记事的时候,就常常观摩家人冲泡“功夫茶”,尤其是她的外公,陈乐煌最喜欢看外公在小小的茶杯中“点兵布阵”。

外公在泡茶时犹如一名气定神闲的军师,只见他将三个茶杯紧靠在一起,茶碗沿着杯子上方打转,将茶水均匀地注入每个小杯。“这叫关羽巡城流!”外公笑眯眯地看着乐煌,随着从盖碗流出的茶汤渐浓渐少,只余少许,此时他便不急不慢地变换手法,涓滴不遗地将浓茶汤挨个滴入三个小杯中。

没等外公开口,小乐煌笑着抢答道:“这个我知道,这叫韩信点兵滴!”

潮汕的男女老少似乎都深谙这一手功夫茶的泡法,从寻常巷陌到大雅之堂,随处可见人们提壶擎杯,长斟短酌。耳濡目染之下,一颗茶魂的种子深深植根在陈乐煌的心中。

因为爱茶,陈乐煌在长大后走进了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选择了茶艺与茶营销专业。在这里,她走进了更为广阔神奇的茶世界,认识了更多的茶类,了解更多的茶人与茶事,也感悟了更多的茶情和茶意。

陈乐煌的梦想萌芽于童年,植根在家乡。家人从小便给她讲述红头船的故事,那是潮汕人浩浩荡荡的创业史,身无分文的祖辈们带着故乡茶,登上红头船,下南洋,闯北海。红头船的启航使得潮州功夫茶名传四海。

2019年,在一次市级演讲比赛中,她深情而坚定地向外界昭告:“我,追寻着一个快乐而又辉煌的梦想,那就是成为茶的使者,传承茶文化,弘扬中国茶!”

缕缕茶香,是游子的故乡魂,也是追梦的赤子心。在广州旅商茶专业的学习中,陈乐煌也登上梦想之舟,扬帆远航。

追  梦

陈乐煌的追梦之旅中,有三位恩师:班主任齐冬晴老师、传授她专业知识的陈丽敏老师,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汉钟老师。

齐冬晴老师和陈丽敏老师都是陈乐煌的“伯乐”,初入中职校园,在班主任齐冬晴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陈乐煌在管理班级和社团的工作中飞速成长。陈丽敏老师则推荐陈乐煌去参加各类茶艺师比赛,大到整个茶艺表演的编创,小到每一个茶艺动作的纠正,陈丽敏老师都不遗余力地指导着她。

2020年7月,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茶艺赛项个人茶艺表演展开,陈乐煌也在参赛者的名单中,这是茶艺项目首次被列入这场全国性的比赛,所以此次参赛对于许多学习茶艺的学子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的。比赛是淘汰制,分为两轮,第一轮要进行线上茶艺视频录制,第二轮是现场的理论考试及个人茶艺表演。

第一轮比赛需要录制一个五分钟内一镜到底的茶艺展示,在陈乐煌以往的经验中,茶艺表演最少的用时都需要八分钟,所以要把一个完整的表演控制在五分钟内,实则是非常困难的。

在老师的指导下,陈乐煌开始动手改讲解词,将茶艺表演和茶汤推介融合形成一个讲解,再配上相应的动作。

初次尝试,她反复录制了三次,但最终的时间都不在预期的五分钟内,陈乐煌只能不断调整,反复尝试。

重复的过程是很疲惫的,陈乐煌感觉自己的斗志和信心慢慢地被消磨掉,实在练习不动的时候,她会停下来看一看叶汉钟老师的茶艺表演视频放松心态。在她眼里,叶老师作为潮汕工夫茶的非遗传承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钻研学习,只为了一个使命——传承潮汕的茶文化,这种诚挚的热爱不断鼓舞着陈乐煌。

“不懂茶的人听茶由命,泡出来是什么就只能喝什么。而懂茶的人,想泡出什么样的茶,完全可以自己掌控,因为这样的人知道每一个步骤将对茶水出品带来什么影响。”视频里的叶汉钟老师笑容可掬地向大家分享泡茶的经验。

陈乐煌眼睛一亮,这仿佛是叶老师在对此时陷入困境的她说的。是的,她懂茶,想泡出什么样的茶,完全可以自己掌控!包括时间。

她又一次信心满满,在老师的帮助下再次改变方法,通过计时的方式,开始依据视频一帧一帧地斟酌,删去多余的动作,简化表演的过程。因为她相信自身对于茶水出品的判断,只有懂茶,才有足够的底气掌控出品的时间。

时间来到八月份,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茶艺赛项的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陈乐煌坐在台下,桌上的水已沸,但此刻却还未轮到她上台表演,她紧张得握紧了手心。

此前她顺利地通过了第一轮的筛选,来到个人茶艺表演比赛的现场。训练的时间很短,为了不忘词,她一遍一遍地练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每句讲解和每个动作练得滚瓜烂熟。

个人茶艺表演赛制省略了候汤的步骤,等到陈乐煌上场时,她发现壶中的水温已经不够热了。

水很关键,但用心侍茶,方得真味。陈乐煌把心沉了下来,想起来恩师的教诲与此前经过第一轮比赛习得的经验,水温不够,那么就把出汤的时间放缓。经过一次次现场历练,她已经对于茶汤的出品有了一定的见解和把握,看着赛后品茶的评委们点头微笑的神情,陈乐煌松了一口气。

这杯凝聚着考验与沉淀的茶,最终让她获得了全场第六名的好成绩。

2022年是陈乐煌学习茶艺的第五年,学茶路漫漫,她卻始终心怀梦想,想要成为茶的使者,致力传承茶文化,弘扬中国茶。她处在最美的诗意年华里,未来,拭目她大放异彩,且将新火试新茶!

(特别鸣谢:陈丽敏、齐冬晴)

猜你喜欢
茶艺外公老师
校园茶艺飘香
外公的节日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老师,节日快乐!
外公的呼噜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