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学习核心经验背景下故事讲述的材料投放与指导策略

2022-05-23 09:11潘云
广西教育·A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材料投放

【摘要】本文认为,故事讲述有利于丰富幼儿的语言学习核心经验,而故事讲述主要有三种形式:故事篮子、故事桌子、故事积木,教师需要灵活使用三种故事讲述形式,引导幼儿借助道具或材料讲述故事、创编故事,以发展幼儿的叙事性讲述、文学语汇、文学想象等语言学习核心经验。

【关键词】幼儿语言核心经验 故事讲述 材料投放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0-0018-0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特别应重视幼儿语言学习核心经验的积累。幼儿语言学习核心经验是学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应当形成与获得的最为重要的语言经验,主要包括早期口头语言(谈话、辩论、叙事性讲述、说明性讲述)交流与运用经验、早期书面语言(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学习与运用经验和早期文学语言(文学语汇、文学形式、文学想象)学习与运用经验。故事讲述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活动,对于幼儿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以及丰富语言学习核心经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际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教师、同伴多交流,使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提高语言水平,同时开展故事讲述活动,帮助幼儿积累语言学习核心经验。

一、故事讲述概论

(一)故事讲述的含义

故事讲述是指幼儿根据教师事先设定的场景、角色和投放的道具或材料创编故事,并向他人讲述故事的一种语言活动。“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故事讲述是一种培养儿童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交互活动,以儿童发展心理学、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强调儿童在讲述故事过程中与物的互动、与人的互动。维果斯基强调:“成人和同伴在帮助儿童形成认知概念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儿童与物的互动和儿童与成人的互动对儿童发展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可见,故事讲述不仅关注到了儿童与物的互动的重要性,还注意到了儿童与人的互动的重要意义。

(二)故事讲述的形式

故事讲述通常有故事篮子、故事桌子和故事积木三种形式。

故事篮子是指教师投放故事中出现的道具、材料等供幼儿动手操作的一种故事讲述形式,其目的是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场景等。如,根据故事《三只小猪》中出现的人物角色、场景和情节,教师可以投放《三只小猪》绘本、三只小猪模型、稻草、木块、小砖块等材料。教师在朗读这个故事时,幼儿可以操作这些道具或材料,尝试还原故事情节,并复述故事。

故事桌子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故事主题,投放相应的高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辅助幼儿讲述故事。高结构材料是指玩法明确、具有特定的形象、玩法较为固定的材料。低结构材料是指没有明确规定玩法和特定形象的材料,一般结构简单,可塑性强,幼儿可以操作、改变和组合这些材料。利用故事桌子开展故事讲述活动,幼儿可以根据故事主题一边操作材料一边讲述故事。如,教师先在桌面上铺一块垫子,在垫子上布置农场主题的场景,投放小亭子、独木桥、石头、各种动物模型、若干树木模型以及两个人物模型等材料,然后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材料,一边操作材料一边讲述故事。

故事积木是指教师投放多种多样的低结构材料,幼儿自主选择故事主题并使用这些材料布置故事场景,一边操作材料一边创编故事。故事积木关注的是幼儿在一个故事背景或主题之下创编故事的能力。相较故事篮子和故事桌子,故事积木涉及的材料更丰富,幼儿在摆放材料和确定故事主题方面拥有更高的自由度。如,教师为幼儿提供扇形、长方体、圆柱体、正方体等立体积木模型,以及若干彩色布块、树叶和人物模型等低结构材料,幼兒需要利用这些材料布置故事场景,确定故事主题,一边操作材料一边创编故事,最后讲述故事。

故事讲述的三种形式符合3—6岁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规律。首先,该年龄段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可以将自己感知的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符号功能,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提供材料支持,有利于幼儿将抽象的故事具体化,这也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其次,该年龄段幼儿的语言发展处于由第一信号系统即现实的具体的刺激(如声、光、电、味等)向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文字)发展的阶段。在故事讲述活动中,教师提供材料,幼儿利用材料创设故事场景、编排故事情节,这有利于激发幼儿创编故事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最后,幼儿利用材料创编故事,能够加深对故事基本元素和基本结构的熟悉程度,丰富文学想象力,提高语言水平。

二、故事讲述促进幼儿语言学习核心经验发展

(一)发展叙事性讲述的早期口头语言

叙事性讲述是一种脱离语境进行有组织表达的语言能力。幼儿在讲述故事过程中,需要脱离现实情境描述事件。就故事篮子这种故事讲述形式而言,教师需要带领幼儿熟悉故事的内容和结构,然后投放与故事情节或场景相关的道具或材料,引导幼儿一边操作材料一边复述故事。经过反复训练,幼儿对故事的要素、结构将会更加熟悉,能够掌握更多用于表达时间的词语或者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如“然后”“接下来”等词汇,还能灵活运用表达情绪的词汇,如“不高兴”“希望”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叙事能力。

(二)扩展文学语汇的文学语言经验

文学语汇是文学作品中所运用的词和语的总汇,包括词语、语言句式和修辞方式。文学语汇的获得对于促进幼儿文学词汇的积累以及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在故事讲述活动中,幼儿通过听教师讲述故事而熟悉词语和简单的句子,积累文学语汇。当幼儿积累了一定的文学语汇后,教师再要求幼儿仿编故事,灵活运用这些语汇。如,幼儿熟悉《三只小猪》这个故事之后,会用稻草模仿小猪搭建草房子,使用动物模型和材料模拟老狼将小猪的房子吹得“稀巴烂”的场景,进而理解“稀巴烂”一词的含义,积累文学语汇的语言经验。

(三)提升文学想象的文学语言经验

文学想象是指幼儿在阅读故事时,会在脑海中塑造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文学想象是儿童学习文学作品的重要手段,也是儿童在文学作品学习过程中获得和发展的核心经验之一。幼儿的文学想象分为再造文学想象和创造文学想象。再造文学想象是指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再现故事的情节、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等的想象。创造文学想象是指幼儿在熟悉故事的内容、结构和主题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故事情节的想象。故事篮子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文学想象,做法如下:第一,教师引导幼儿想象故事中的地点、环境等背景要素,以及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还原故事情节,这有利于丰富幼儿的再造文学想象,为创造想象奠定基础;第二,教师指导幼儿操作材料或道具,引导幼儿想象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创编故事结尾,这有利于促进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指南》提出:“鼓励幼儿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这与故事讲述的目的相一致:幼儿由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发展,需要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然后创编新的故事情节,从而提高创作故事的能力,发展文学想象语言经验。

三、故事讲述的材料投放与指导策略

(一)从高结构材料到低结构材料,创设故事讲述的环境

利用故事篮子、故事桌子和故事积木三种形式开展故事讲述活动的难度是逐渐递增的,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投放的材料要从高结构材料到低结构材料,从投放较多的高结构材料,如玩偶、玩具车等,逐渐过渡到全部投放低结构材料,如积木、雪花片、沙子、水、泥土、塑料管、木棍、纸箱等。第二,随着故事讲述难度增加,要逐渐增加材料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故事桌子投放的材料比故事籃子投放的材料要更加丰富,教师要提前设定故事背景,指导幼儿熟悉故事框架,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幼儿可以任意操作材料创编故事,也可以更换故事主题。第三,创设宽松自由的故事讲述环境。如,故事积木占用的空间更大,教师就应当为幼儿提供数量更多的低结构材料,幼儿可以创设更为复杂的场景,依据故事主题操作材料、摆放道具,创作的故事将更具开放性和吸引力。

(二)基于原有语言发展水平,拓展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

在故事讲述活动中,不同幼儿的语言核心经验发展水平不同,教师要给予幼儿不同的支持策略。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原有的语言核心经验和语言发展水平,以及幼儿创编故事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经验,幼儿对哪一种类型的故事感兴趣,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其次,教师在确定选择故事讲述的形式时,要明确培养幼儿哪一方面的语言核心经验,围绕语言核心经验开展故事讲述活动。第三,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材料,学习创编故事,拓展幼儿语言学习核心经验。

(三)故事讲述的支持策略

在故事讲述活动中,教师要准确掌握幼儿原有的语言发展水平。在分组时,将语言发展水平相同的幼儿安排在不同的小组,同一小组内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应存在差异性。幼儿在创作故事时,教师要灵活运用三种故事讲述形式,给予幼儿不同的材料支持,促进幼儿语言学习核心经验的发展。

1.幼儿操作高结构材料,熟悉故事的框架和关键要素。利用故事篮子讲述故事,有利于幼儿熟悉故事的结构、时间顺序以及各个要素,教师的支持策略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为幼儿朗读一遍故事。幼儿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学经验,获取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信息,初步感知故事的画面、内容和意境,积累文学语汇。第二,借助玩具为幼儿讲述故事,发展幼儿叙事讲述的语言核心经验。第三,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鼓励幼儿借助玩具复述故事,帮助幼儿扩展多种文学语汇,发展幼儿文学语汇核心经验。第四,鼓励幼儿在创编故事过程中发挥想象,结合生活经验编制故事情节,仿编故事结尾等。

2.教师创设故事背景,幼儿操作材料创编故事。对幼儿来说,利用故事桌子讲述故事要比用故事篮子讲述故事的难度更大,教师给予的支持策略更少。利用故事桌子讲述故事,教师给予的支持策略如下:第一,将同一小组内不同幼儿创编的故事片段串联起来,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幼儿从中可以学习如何搭建故事框架、安排故事顺序,熟悉故事必备的要素;第二,当幼儿借助材料讲述故事并进行故事创作时,教师要减少对幼儿的指导,鼓励幼儿自主创作故事;第三,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与支持下,创设故事背景,创编故事。

3.幼儿操作低结构材料,教师支持幼儿围绕故事主题进行自由创作。在三种故事讲述形式中,运用故事积木讲述故事的难度最大,因为教师给予的策略支持最少,幼儿需要具备丰富的语言学习核心经验,才能顺利完成故事创作。利用故事积木开展故事讲述活动,教师的支持策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帮助幼儿熟悉故事的叙述顺序、结构等,帮助幼儿利用低结构材料创编故事。第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指导小组内语言能力发展较好的幼儿带动语言发展水平较低的幼儿讲述故事。第三,给予语言能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幼儿自主创设故事背景和故事主题的机会,提高幼儿的叙事能力和创造力。

故事讲述作为一种语言活动,强调儿童与材料互动的重要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是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依据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给予适宜性策略支持,以此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兹,甘第尼,福尔曼.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转型时期的瑞吉欧·艾米利亚经验(第3版)[M].尹坚勤,王坚红,沈尹婧,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海德曼,休伊特.游戏:从理论到实践[M].邱学青,高妙,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周兢,陈杰琦.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潘云(1996— ),广西南宁人,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材料投放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
主题区域环境创设浅析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有效创设幼儿园学习型区域的探讨
区角游戏创编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