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讨

2022-05-23 13:47黄星祥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6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黄星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如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也尤为重视。高中地理作为高中生必须要修的一门课程,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也渐渐呈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学习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还可以提升其地理实践力,使其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为了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对地理教学进行优化,围绕学生设定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引言:

最近几年,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高中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学教学从以前的重知识、重能力到现在的重核心素养,这个重大突破是现代教学改革的成果,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但是从课堂教学中发现,现如今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很多只是将重点放在地理课本知识的学习上,没有注重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人文地理知识的讲授时,教师应当结合当前社会的现状,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尤其要联系当地的地理情况,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1]。此外,教师也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环节,组织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人地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地理人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教师可开展情境教学。在情境教学中,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需对教材内容与实际学情进行深入分析,寻找情境教学的切入口,为学生建构沉浸式地理情境,调动学生的主观思维,促使学生全身心沉浸其中,体会地理教学内容的人文思想、人地理念、文明内涵,使学生从中汲取地理知识内涵,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以促使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2]。

例如,在教学《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时,为培养学生的人地意识,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地理学习情境。教师可合理应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自然灾害的成因,以及自然灾害的防避。在视频的辅助下,培养学生的人地意识,使其对自然灾害进行认知与了解,并学习应对自然灾害的一些常识,达到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展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综合思维

英国作家萧伯纳曾有一句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是有限的,两个人的思想相互交流就会收获两种思想,课堂上那么多学生,相互交流就会产生很多的思想。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之间不仅可以进行思想交流,还可以高效解决问题并提升综合思维能力[3]。

例如,教师在讲解“洋流”一课中“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这一知识点时,可采用小组探究的方式进行。全班共分为4个小组,第一小组根据“世界洋流分布图”总结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分布规律;第二小组总结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分布规律;第三小组总结南半球40°以南海区的大洋环流分布规律;第四小组总结北印度洋海区的大洋环流分布规律。小组探究活动3分钟结束,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说出小组探究的结果。最后全班学生得出,“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东暖西寒;南纬40°以南海区:西风漂流———顺时针、南极环流———逆时针,都是寒流;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三、分析案例,启迪思维

地理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因此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教师应当结合农村发展的相关实例实施教学,从而锻炼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高中地理“水资源合理利用”这一章节时,就可以举西北地区农村农作物灌溉和东南地区农村农作物灌溉为例。西北地区水资源少,所在当地农民在灌溉农作物时,主要以喷灌和滴灌为主,且种植的农作物也是属于抗旱类型的;但是在东南地区,水资源丰富,地形主要为丘陵,所以为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民修建了梯田,且农作物主要为水稻等喜水性作物。这样以两个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做比较,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也能结合所在地区的农村土地和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帮助家人选择要种植的农作物,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当地农村的水资源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等,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四、课堂探究,提升素养

要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地关系,就必须让他们立足于区域环境之中。然而,对于现在的高中学生来说,由于从小深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会更具优势,学习起来也会轻松、容易一些,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也比较强。但是自然地理的学习对一些同学来说,就相对没那么容易了,因为它需要学生拥有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学习起来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掌握。所以教师应通过多种媒介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播放相关短视频或者动画、课件等。

比如,在学习《洋流的形成》这一节时,学生们在学习洋流、潮汐、海浪这三种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时,无法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为显著。我发现口头讲解的效果非常不理想,于是制作了动态PPT,再插入相关短视频。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动态展示,再配上我的讲解,学生们很容易理解掌握,效果非常好。

五、实践引导,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可将教学工作停留于理论讲解层面,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深入体验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感受地理知识对自己生活的影响,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应用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遵循高中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实践探索空间,辅助学生完成地理实践活动,保证地理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结束语

总之,为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教师需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地理教学新路径,挖掘学生的地理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新兵.试析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J].智力,2020(33):150-151.

[2]康永明.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47):44-45.

[3]蒋明.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探析[J].新课程,2020(46):48.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