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瑰丽 诗韵深长:吴冠中独特迷人的绘画视觉语言

2022-05-23 11:54林旭华
名家名作 2022年4期
关键词:白桦吴冠中色彩

林旭华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需要,融合中西艺术,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世界。

吴冠中绘画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以其独特迷人的绘画视觉语言来表达他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往往在非常写意的寥寥几笔中藴涵着无限的奥妙和神韵,其意象瑰丽、诗韵深长,展现了大师精湛绝美、别具一格的抽象美艺术风采。吴冠中认为,抽象美是形式美之核心。它不表现某一具体的客观实物形象,不拘泥于物象的逼真与相似,而是从具体事物中剔除复杂性,剥离出事物最美的典型本质,以最为简洁和谐、奇特美妙、丰盈深厚的绘画视觉语言,来体现一种内心世界具有的中国符号之时代精神,从而使他的作品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这种吴冠中式独特迷人的绘画视觉语言,其具体表现为富有创新精神的点、线、块三要素组成的图像语言和墨彩构成的色彩语言有机融合。

一、图像语言

首先,“点”在吴冠中笔下不是几何图形中长、宽、高的表述,而是位置的体现。无论是大点小点,其虚实错落的穿插,成为空间中不停地扩散运动的纯粹视觉符号,从而形成了千变万化的画面内涵。

其次,“线”有曲直、长短、粗细、宽窄之分,在中国画中是最重要的造型表现手段,而在吴冠中的笔下,线就是他画面的“骨”,是画面的“魂”。他大量使用“线”来抒发情感和描绘意境,如直线给人直接、安宁、简洁、阳刚的感觉,曲线给人轻盈、柔美的感受等等。通过线条的变化、虚实的不同表现形式,产生了不同的韵味。

最后,“块”有大有小,有方有圆,吴冠中运用蒙德里安“平面分割的意识”,不断强化中国画中“经营位置”的构图观,并巧妙处理画面中黑、白、灰之间的关系,重视中国画中的“留白”,而任何点、线的扩展延伸都以块的形态出现,以鲜明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二、色彩语言

色彩的运用也是吴冠中绘画艺术重要的抽象美绘画视觉语言。吴冠中作品的色彩更多时候由黑、白、灰、红、黄、蓝、绿七种元素构成,但有时在此七种元素色彩基础上也会有所选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还采用了色彩的联想构成,即对色彩的具象联想以及抽象联想。具象联想是指从看到的色彩直接联想到客观存在并与其相似的特定物象颜色的色彩心理联想形式,而色彩的抽象联想指的是通过观察某种色彩实体,可以直接想象出来的具有丰富哲学或逻辑概念的色彩心理联想形式。这些色彩不拘泥于环境干扰,浪漫而有感性,如灰色朴实典雅、清新纯净、和谐宁静,银灰和素白则表现北国风光,展现大气磅礴的粗犷之美,七种元素的斑斓色彩则淋漓尽致地显示出丰盈无限的生命律动,其应用特点是更加鲜艳、闪烁和跳跃,就像缤纷的光彩照亮了整个画面,从而使作品能够遵循图案形式美的规律,娴熟地把控画面的整体节奏与韵律。

不同色彩的具体运用,还充分体现了吴冠中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

1.原色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此时期,吴冠中的作品以油画为主,其色彩应用接近事物的原有色彩,但厚重灰暗,笔触凝涩。

2.灰色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此时期,吴冠中的绘画色彩以灰色色调为主,由浓烈转为低调、沉稳、优雅和宁静,颇具古典的东方韵味和中国画传统审美情调。

3.白色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吴冠中的创作方向发生了变化,由油画转为水墨画,其作品色彩以纯白为主色调,使画面变得清澈而明亮,并且不再那么写实,一些的黑、白、灰颜色被简化为点、线、块,而红、黄、蓝、绿等颜色则大部分以点的形式出现。

4.艳黑时期(20世纪90年代之后):此时期,吴冠中的绘画作品黑、白、灰色彩对比更加简洁强烈,尤其扩大了黑白对比的矛盾关系,而红、黄、蓝、绿等颜色形式不仅是简单的点,还进一步应用到丰富的点、线、块上,并不断提高色彩的纯度和对比度,大胆地突破了色彩画面的比例,使其色彩更加绚烂至极、自由奔放、对比鲜明。

吴冠中《白桦之林》

吴冠中《春风吹又绿》

吴冠中 《小桥·流水·人家》

吴冠中《芭蕉竹笋》

流畅韵动的线、断断续续的点、变化无常的块以及斑斓缤纷的色彩等抽象的绘画视觉语言的运用,并非单纯的排列组合,而是经常通过打散、重构、对比、重复排列等方式安排到画面设计中去,从而以独特迷人的“吴氏风格”绘画视觉语言,营造了东方式的审美意境,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深厚的思想情感,简洁而不失韵味,沉静而不乏力度,意象瑰丽,诗韵深长,常常给人以艺术美的心灵震撼。

在吴冠中的创作中,“白桦”是他所喜爱的题材。他曾在《文心画眼》中坦言:“天寒地冻不开花,长白山下看白桦”,在他的心目中,白桦躯干“雪白、银白,间有墨黑的斑,像浓墨泼落在素白的宣纸上,极美”,而且“密林深处显得非常幽暗”,此外,“白桦喜居寒地,有意寻白桦之林,我从长白山又追到新疆阿尔泰。进入银色之林,悄无一人。白桦的黑斑像眼睛,但只有上眼睑,没有下眼睑,她眯着眼窥人,林中处处见秋波。既成林,每株树身便隐现在林中,林成片,片上谁布斑点,是锣鼓之音,是抽象之形,是交响之林”。

《白桦之林》是水墨写意画,是吴冠中先生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新国画大展精品之作,极为典型地体现了此时期他的艺术创作风格。画家仅用寥寥几笔,就栩栩如生地勾勒出白桦密林清丽劲挺之形象:先是用明快简洁的直线勾勒出三棵并列的白桦,伟岸而阳刚,并以澄澈而明丽的纯白色为主色调,间落墨黑的树斑,以斑驳的笔触点染出枝桠的粗糙质感,勾勒其硬朗强健之形态,坚挺而有力度,富于神韵。尤其是中间一棵,更显挺拔壮硕,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树身有一只黑斑一样的眼睛,似乎在眯眼窥人,秋波荡漾,生动而传神,此“眼”实为白桦之“画眼”。接着用细密黑线勾勒幽暗密林,若隐若现,影影绰绰。值得指出的是,此画采用抽象的写意手法,构图饱满,虽然望不到树顶,也不炫耀线条的提按顿挫,但其树身线条简洁流畅而阳刚朴实,白如雪,黑若墨,黑白对比分明,让人看一眼就进入画家营造的清新唯美世界,而且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带来强烈的艺术视觉冲击力。黄、黑、灰、蓝、红的斑斓色点穿插散布其间,大小不一,虚实错落,异彩缤纷,以抽象之形仿佛在不停地做扩散运动,如敲锣落点之音,似缤纷色彩交响之乐,让人产生广袤的色彩联想,使白桦林意象变得更加鲜艳、闪烁和跳跃,充满了丰盈无限的生命律动和神奇美感。此外,进一步强调了树身的黑、白、灰色彩关系,并将点、线的扩展延伸均以块面形态呈现,很好地把握了画面的韵律感和节奏感。纵观此画,画家把这些点、线、块以及色彩通过打散、重构、对比、重复排列等方式,以独特迷人的“吴氏风格”绘画视觉语言营造了东方式的审美意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画家纯净美好、昂扬奋发的思想情感,特别是该画尺幅宽大,可谓吴冠中先生20世纪80年代艺术成熟期的精湛绝美之大作。

与《白桦之林》明快简洁的线条构图不同,《春风吹又绿》《小桥·流水·人家》《芭蕉竹笋》等精品之作则以曲线、细线、斜线、弧线等构图,与斑斓色点以及浓艳块面巧妙搭配,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轻盈、柔美的江南风情,抒发了画家对家乡真挚而深厚的怀念之情。

如在《春风吹又绿》中,画家通过对点、线、块以及色彩进行“吴氏风格”式的打散、重构、对比、重复排列等设计方式,以绿为主色的斑斓色点、婀娜多姿的纤细曲线、千奇百怪的几何块面,惊险穿插,节奏明快,虚实相间,错落有致,并通过黑、白、灰、红、黄、绿等互融交织、鲜艳跳跃的色彩联想,犹如美丽多姿的精灵,构筑成一幅春风吹拂、绿意荡漾、风情万种的江南美景图,典型地展现了吴式抽象之美的艺术风格。

在《小桥·流水·人家》中,画家则似乎放慢了艺术节奏,但依然体现了诗意悠然的生命律动。他以简约概括的斜线方块表现错落有致的黑瓦白墙,以弧形曲线和斑驳墨块勾勒精致典雅的江南小桥,以飘逸曲线和条条黑块展现小桥流水和河埠层阶,以蓝、红、绿、黑的块点和灵动线条尽显江南人物、民房小窗、嫩绿垂柳的动人景象,整幅画面黑白对比鲜明,诗韵深长,把“小桥、流水、人家”的宁静、恬淡和安详的美妙江南小景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芭蕉竹笋》中,无论是物象的线条、块面、墨点、色彩均是柔中带刚,但又与《白桦之林》的粗犷豪放明显不同,体现的是典型的江南刚柔之美,黑色的竹笋昂首冲天,绿色的蕉叶略显婀娜,白墙黑瓦的清致以及翱翔苍穹禽鸟的矫健构成了一幅经典旷美的江南园林图。

猜你喜欢
白桦吴冠中色彩
春江水暖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追画
具有高尚人格的白桦
吴冠中追画
白桦生北国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