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色彩的情感表现

2022-05-23 11:54黄晨昊
名家名作 2022年4期
关键词:维米尔耳环珍珠

黄晨昊

一、画家介绍

约翰内斯·维米尔是典型的荷兰风俗画家,被后世称为“荷兰小画派”的代表人物。对于他的学徒生涯并没有很确切的记载,很多都只是人们口耳相传,也并不清楚他是否接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也有传闻是他在跟随父亲工作的同时准备成为一名画家。《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他仅存的四十多部作品中的一部,该作品中只有一位头上围着黄蓝头巾、佩戴珍珠耳环、微微侧身望向观众的年轻女孩儿,整幅画的色彩鲜明干净,明暗的对比非常明显,画面是很柔和的自然光,色调变化也很细致入微,维米尔对光的运用可以说是十分冷静的,与伦勃朗的激情形成了一种明显对比,伦勃朗的用色比较喜欢强调色度和明暗的戏剧性变化。相反,维米尔是注重视觉的倾向,对空间的高度无限靠近,将肉眼所看到的最真实的颜色表现出来,就像一位摄影师将色彩的纯度和亮度调到最漂亮的程度,维米尔也会运用光学仪器来作画,维米尔的好友安东尼·凡·列文虎克是一位光学家,他帮助维米尔使用并且提供光学仪器和场所,这让维米尔更好地观察自然光线的变化,更熟练地运用色彩。我研究的课题就是“《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色彩的情感表现”。

二、作品分析

(一)画面整体的色彩感觉

1.明暗的处理

从画面色彩的布局处理来看,这幅作品主要呈黄蓝色调,明暗对比明显。天蓝色和柠檬黄在画面中的纯度和明度都很漂亮,两个原色之间的对比也很强烈。“达·芬奇认为画家应该忌讳一幅优秀的作品中有明显的明暗分界线,主张有缓和地由明到暗的过渡。”但是在这幅作品的画面中对蓝色头巾的暗部维米尔运用了粗犷的笔触,把亮部和暗部简化成两个蓝色平面,但在绘画时却又能把它的质感和厚度与女孩细腻的皮肤和较薄的黄色头巾区分开来,从这一点可见画家技艺的精湛。因为维米尔是在暗箱中观察光线的变化,这样就可以借助仪器对光线变化进行更精密的把控。仔细观察画面就会发现,当自然光照射在少女的脸上和衣料上时,皮肤和布的色彩强度会逐渐提高,达到一个肉眼难以发现的色彩明度的制高点,艺术家在观察光线色彩时会做出相应的反应。画面中消失的褶皱让空间达到了无限延伸的效果,并且黑绘式的背景出现在女孩身后,并将画面中女孩的头饰及皮肤的颜色衬托得格外明亮,把这幅作品中色彩的亮度又提高了很大一个程度,因此光线和阴影是维米尔展现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

2.漫射光线下的人物

漫射光线下的人物色彩变化,也是维米尔的创作特点之一。细观这部作品,尤其是在这微妙的自然光线下维米尔把人物的质感、色彩、形体处理得十分精细和准确,且丝毫没有露出细节刻画的痕迹,画面中的女孩在光线的照耀下大部分皮肤处于一个亮面,细看颜色的变化则更加贴近肤色,在光线照射下,黄蓝头巾的颜色非常干净,没有任何杂色,周围的环境色也没有过多地影响主要画面,用细微的色彩变化高度还原了物体的固有色,即使是暗部也处理得很自然,四周边缘的过渡很虚化。在这种微妙的色彩变化下,颜色的处理更不会像巴洛克时期那样绚丽,例如少女的头巾颜色虽然明亮、高纯度,但是关系变化都极为微妙,很客观地展现出它固有的颜色,这种细微的差别展示了在漫射光线下画家眼中的真实世界。

1994年,这幅画被约恩教授修复出来,他说过:“我在海牙莫瑞思泰皇家美术馆,几乎将鼻子戳到她面前,但还是觉得她那么璀璨耀眼。”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也在拍摄技术上采用了多重亮度系统的光影技术和影调结构,只为向我们展示不同风景和物品质地的色彩变化,从而达到一种细腻的影视效果,能够更好地与油画作品中的艺术美感相呼应。色彩不仅是油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它的灵魂。影视作品中色彩的纯净,使主人公整体看上去显得柔和,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由此可见,色彩的变化无论是在影视方面还是绘画方面,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部作品中巧妙的三维效果、明亮的颜色和隐藏的微肉色调给予这部作品足以震惊后世的魅力。对于画面中的每一块颜色,维米尔在绘制时都运用了极为细微的颜色来区分衣服布料之间的层次和皮肤的透感。少女的脸被温柔的光线所笼罩着,耳边的珍珠也是画面中最为出彩的局部,当画面中的女孩转过身来,那柔和的色彩仿佛使观众与她的距离更近。

(二)人物细节的颜色处理

1.头巾服饰的色彩表现

少女身穿棕色上衣,头裹着黄蓝头巾。维米尔非常善用这两种颜色,而且在这幅画面中运用娴熟的技巧处理得非常和谐。对于颜色我们先在这里单独分析一下:首先,黄色是典型的尘世色彩,是一种属于人间的典型色彩,这让女孩有了一种真实感。画面中的少女头上的黄色头巾与其白皙的皮肤能形成一种质感上的对比,而且在底部和后半部分还透着淡淡的蓝色,使这两种对比较大的原色相融,使画面更加静谧,黄蓝作为两种比较容易混合的颜色,在画面中并没有融合,相反都是以明亮清晰的程度出现;而且人物的动作让头巾服饰有了一种动态造型,这种造型艺术能够更好地从侧面塑造出画面中的少女在观众眼中的形象,是一位虽处在尘世中却显得十分安静的女孩。其次,蓝色是典型的天堂色彩,它带给人的最直接感觉就是宁静,超自然的宁静;它在整幅画面中对于提亮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采用纯度和明度较高一点的天蓝色与纯度略低一点的柠檬色让整幅画面呈现出黄蓝色调。这两种颜色也是为了让色调有较大的区分,通过明显的对比和细致的处理使画面变得尤为细腻,这使维米尔心中的宁静与其对艺术的高雅追求完美融合。

2.从头饰到面部的细节着色处理

从少女脸上亮部的处理来讲,“此画去掉了维米尔的‘侧窗光线’方法,但是仍然选用右侧柔光处理,除了鼻翼和转过来的颈部和面部的三分之一外,大部分脸部做了一个亮光处理,蓝色头巾的前半部还有垂至前方的黄色头巾与脸部形成一个整幅画面的亮部区域,而在颈肩的那颗鲛泪般的珍珠耳环,在中间不仅能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还可以显得别具美感。”整个颈部都处于暗面,颈部后面和衣服最终都慢慢地融合并消失在黑色的背景里,垂挂的珍珠则处理得明亮有光泽,这就形成了一组明暗对比,自然光照射在珍珠的表面,出现了一片耀眼的白,细看珍珠的轮廓是由周围的环境色组成,维米尔巧妙地利用色彩的变化来显示轮廓,使得画面细节十分细腻,且没有任何刻意刻画的痕迹。同时眼睛处的黑色、白色高光,与唇部丹红色的亮光,颈部珍珠的高光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三角形,这成了维米尔独特的艺术处理方法,正是画家这种表现少女姣好的容颜和和谐画面的方式,使得这幅画在美术史上有了相应的地位。

画面中只见女孩要去往身后的黑暗中,但又转过身来朱唇轻启,仿佛想要穿过画面向观众讲话,这在油画作品中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这样可以拉近女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拉近画家内心与观众的距离,这非常符合当时荷兰小画派的风格特点。而且女孩的眼睛在画面中浑圆明亮,黑白两色又有很明显的区分,这使整个人显得格外清澈纯净,但维米尔并没有特别深入地刻画眼睛内部的东西,反而处理得略微模糊,可在浑圆的眼睛中,颜色却很丰富,这足以让它在画面中显得炯炯有神。另外还有微启的朱唇和光洁的皮肤,在那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画家精心点缀的高光,就像嘴唇上的复点式高光更是把嘴唇的丰盈和立体交代得清清楚楚,这些无一不体现着女孩的年轻。对于这些细节,画家将它们处理得不着痕迹,实际上却非常谨慎妥当地表达出它应有的含义和作用。画面中的女孩面目“表情”的塑造在艺术家的眼里也格外重要。艺术虽然是以一种感性的方式呈现给观众的,但是与感性交织在一起的还有理性,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

(三)主体色彩下对人物形象的影响

主体的色彩带有表现性,这种表现性会给观赏者带来情绪性变化,在固有的认知基础上,渲染画面氛围,确定整幅作品的创作基调。在欣赏作品时,每一位欣赏者都会因为自身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历,对一些作品带有与生俱来的主观认知,而每一位艺术家在通过作品展现内心情感的时候就不需要欣赏者过于自由主观,所以主体色彩就是打破这种主观的情感认知,释放出艺术家的主观感受。这样看来维米尔也是这样利用黄蓝色调先入为主地给欣赏者塑造一种纯净且美好的人物形象。

三、《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与维米尔其他作品的不同之处

维米尔作为17世纪荷兰小画派的典型风俗画家,他通过题材的选择、人物动作的设计、画面的布局,以及表情服饰等细节的刻画,描绘出中产阶级平淡的生活和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画面中的主人公写信、弹琴或者在家具面前摆弄珠宝等场景,这种表现日常生活琐碎的创作,其中深藏的暗喻也在维米尔精巧的布局中传递给观众,人物主角突出和画面人物之间的关系,被维米尔借助光线的变化巧妙地表现出来。

同时与维米尔在德尔夫特并称为“最具有绘画技巧的画家”的霍赫,他们二人之间虽然内容都在表现中产阶级的主题,但是手法却极为不同。维米尔注重整体,他的主角可以在角落里,就像一幅唯美的叙事性油画,他会对生活场景的角落进行描绘,通过身临其境向观众传达主角的心绪和情感。《一杯酒》是维米尔的众多作品中的一部,画面中的男子正在给女子倒酒,旁边的乐器也暗喻他们马上要弹琴演奏,屋子里东西的摆放也都非常值得考究。画面中最明亮的光线就是来源于那扇窗户,透进来的光照射在女子身上,而男子侧身看向女子,所以脸部处于一个灰暗面,衣服的明度也较低,与身旁的东西形成了一种对比,通过这种明暗处理来告诉观众谁是主角,这也是维米尔艺术创作的一个特点,还有《倒牛奶的女仆》《读信的蓝衣少妇》等优秀作品。从这里就能很明显地发现:《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在人物性格的塑造方式和画面情感流露的方法上,与其他作品存在极大的不同。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一杯酒》

维米尔注重整体,画面中的场景和人物都非常严谨,人物不需要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只是单单从动作、氛围、色调、暗喻等方面间接地让观众结合自身体验对作品进行二次加工解读,以理解画面中人物的心境。可本文研究的作品就连背景也采用了单纯的深色,这样一来就使得背景中缺少了一些细腻的场景绘画,这就让观众的目光完全落在了女孩的脸上,看到这幅作品,我最先注意到的就是女孩明亮的眼眸和那颗在黑暗中闪闪发光的珍珠。但仅仅是这单个的女孩,在手法处理上也跟维米尔先前的作品有相同之处,比如他还是运用光线突出这个女孩身上最想让人注意到的地方,当我们把视线慢慢扩散开来,视线开始放远,这个女孩也就像我们所说的慢慢往黑暗走去。

四、结论

荷兰小画派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兴起的,服务对象从王公贵族转向市井人民,画家对普通市民和风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维米尔作为17世纪一名很出色的画家,受到伦勃朗的影响,在背景上和色彩处理技巧上都有所体现,只不过他在自己的创作之路上有了个人的想法和创新。例如,颜色的运用是非常丰富的,而且不管是人物还是静物,颜色都非常准确。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他运用细腻的画法和处理方式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画面中的少女羞涩和纯洁之美。维米尔的画作风格充满了神秘色彩,因此被称为“德尔夫特之谜”,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也被后世称为17世纪荷兰的“蒙娜丽莎”。在资产阶级发展的背景下维米尔在绘画题材的创作上给后世的市井画做了很好的铺垫;维米尔还向后世展示了当时科学技术下的色彩变化,为后世研究荷兰风俗画中的女性形象提供了一种角度。

猜你喜欢
维米尔耳环珍珠
《持笛女孩》:维米尔存世第36 幅作品?
约翰内斯·维米尔画笔下的女子
耳环兔的四季风铃
Blowwom
“种”珍珠真神奇
耳环选择攻略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雨珍珠
取珍珠
不合时宜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