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印章印文特征变化的相关因素思考

2022-05-25 15:36黄晶晶
名家名作 2022年4期
关键词:印文鉴定人印章

黄晶晶

印章的制作、生产以及使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印章特征反映形态出现明显的变化。在盖印的过程中,盖印压力、角度,印衬物平整度、软硬度,章体老化程度等,都会对印章印文特征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一种或多种因素改变,印文特征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在使用印章以及鉴定印文时,需要充分了解使用的条件,了解印章印文的特征变化,根据变化调整使用的方法,同时也为印文鉴定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一、影响印章印文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盖印压力和角度的影响

随着古代篆刻艺术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印章印文这种鉴定和签署的工具,经过长久的发展以及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形成多种类型的印章。在印章印文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印章材质、环境、使用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可逆转的变化。其中,盖印压力和角度上的变化,会使印章印文出现泛白、浓淡不均、内容不清等问题。正是因为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我们可通过印文的变化来了解盖印的时间,在保障印文完整的基础上,判别印章的真伪。在鉴定过程中,印文出现浓淡不均等现象,具体表现为浓淡程度从压力大至压力小的方向呈现出线性变化。在回墨和渗透印章中,也会因为印油不足出现相同的现象,但是进行多次盖印后会发现印油不足不会出现线性变化,而压力和角度的影响则会出现浓淡随机的变化。特别是盖印角度和方法的选择上,如果盖印者将印章的一面先接触盖印介质,再进行另一侧的下压,会使先成印的印文和下压另一侧的印文出现偏移,造成印文重叠、局部变形、双线等情况,使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发生改变,影响呈现的效果。

(二)印衬物的影响

印衬物作为印章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的必要工具,印衬物的软硬和平整程度会对印文的清晰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印衬物软硬程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印章印文的使用要求选择平整且较硬的印衬物。因为过软的印衬物会使按压受力不均匀,印章渗透印油多少出现变化,不但会造成所盖印的内容边缘和中心区域浓淡不均,还会使纸张起皱和飞边,甚至无法鉴别。例如,光敏印章在印衬物偏软的条件下使用,会出现边缘清晰但中心虚的情况。过软的印衬物会出现印文露白和中断,使印文内容不完整。二是印衬物平整程度的影响。在表明不平整的印衬物上盖印,会出现印衬物高度差带来的盖印不实的情况,使印文线条间断或边框消失,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缺。例如,以纸张为印衬物,在两张纸的连接处会使盖印内容出现线性残缺。再如,有着明显高度差的印衬物会出现盖印内容的露白,在较大的压力下还会出现印垫边缘的痕迹,使盖印内容出现瑕疵。

(三)印油的影响

现在活跃在市场中的印章大多需要印泥和印油,其中以使用较多的光敏印章为例,储墨量和注油会对印章印文特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储墨垫中的油量会对盖印内容的清晰度造成影响。光敏印章以一次注油、多次使用为特色,经过多次盖印后,印章内的印油量会随之变少,所形成的盖印内容会出现清晰度的变化。在印油量较大的条件下,印文色彩艳丽,且盖印内容中的细节部分显示较为清晰,需要露白的地方也能得到较好的反映。反之,储油量过少,会使盖印内容整体色彩偏淡,部分细节处难以完整地体现,盖印内容的完整性有所降低。其次,面对储油量减少的情况,注油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注油方法的影响,出现盖印质量上的变化。人们习惯的注油方式主要为章体表面注油和章体油孔注油,其中表面注油能够使章面快速吸收,在短时间内实现盖印内容和颜色的变化。但是这种方法也会对章面非图文部分造成污染,所盖印内容的露白反映不明确,甚至出现盖印较脏的现象。而常规的章体油孔注油,则需要章面的缓慢渗透,需要较长的渗透时间方可正常使用。而在渗透过程中,因为吸收不均匀而出现浓淡的变化,则表示仍需要一段时间方可正常使用。

(四)章体老化的影响

在印章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章体结构上的变化,除铜章、玉石等不容易变形的材质外,其他印章都会出现因老化引起的章面章体结构变形的问题。首先,章体涨缩的变化,主要出现在橡胶、塑料、木质、原子印章中,受到使用环境湿润度、按压程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章体容易出现边缘涨大的现象。相关数据显示,牛角印章在使用七年后,测量章面的边长,会出现1mm~2mm的变化。其次,磨损的问题,随着使用时间的累积,印面上的文字和线条会变得模糊,使印文内容的清晰度降低。最后,印章老化的问题,光敏印章会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章面和章体分离,或者章垫从侧面溢出,使边缘渗油情况严重,影响正常使用。而其他类型的印章,如原子印章颗粒物质脱出,出现明显露白的现象以及局部细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印章的使用。这些特征可通过肉眼观察发现,对于变化不明显等情况,可通过图像扫描,根据呈现的印文内容来反映印章老化的程度。

二、优化印章印文特征变化的有效路径

(一)深入了解案件案情相关特点,有效解决印章印文的专业性问题

印章印文所产生的特征变化,及其变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特点,通常与印文使用的特殊性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矛盾与冲突。鉴定印章印文则是反映印文特征是否符合作为检案依据需要的关键因素。印章印文特征的变化往往表现为同一印章在印文特征变化上的表现存在一定量的差异,这种差异刚好阻碍了印章印文检验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优化印章印文特征变化,更有利于鉴定人对其进行正确分析与判断,需要在鉴定印章印文前深入了解案件案情的相关特点,掌握印章印文特征鉴定所涉及的材料信息,以切实解决印章印文的专业性问题。由此可见,了解案件案情,有助于鉴定人科学、客观地分析认定印文特征,合理判断特征性质,避免印章印文特征变化的鉴定存在“认知偏差”。在具体实践中,通过深入了解案件案情的相关特点,解决印章印文的专业性问题,需要鉴定人收集并提供印章印文的历史样本,为考察印章印文特征变化规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首先,收集的样本必须是原件,标称时间要真实可靠,不能用复制件代替。如果不能将原件送检,应邀请鉴定人亲自对原件进行检验并复制,保证检验原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在收集样本时,还需要特别注意个别单位是否存在多枚印章一起使用,或新旧印章并用、同时复制两枚印章分别使用等情况。根据此情况做好样本核准、标明工作,确定被送检的印文属于哪枚印章,以避免印章印文的检验发生混淆。其次,在收集好样本后,还需要根据收集的样本分析印章印文形成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根据其情况客观分析和认定印文特征。需要注意的是,在了解案件案情的相关特点时,不能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去判断,而是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了解案件核心,精准把握鉴定工作的方向与目标,并严格按照鉴定程序、技术规范及检验方法,对印章印文的特征变化进行分析与鉴别,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印章印文存在的专业性问题,降低由印章印文特征变化导致误判检验结果的几率。

(二)深入分析引起印文特征变化的具体因素,采取多种检验方法

印章印文特征变化作为印章鉴定的重要依据,皆可反映并显示于印章印文之上,从而被鉴定人直接观察到。所以,关于印章印文特征变化的鉴别需要鉴定人细致观察,便可获取重要的特征信息,用于判定特征产生变化的具体原因。由于影响印章印文产生特征变化的因素多种多样,极有可能是在印章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因素,也有可能是发生在印章盖印过程中出现的人为因素,都是影响印文特征变化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印章的制作过程,印稿的不同直接决定了印文基本元素、结构、相互之间布局等形态学特征的形成存在差异性,在这一过程中极有可能会产生特征变化。印章的使用和保管同样是导致印文特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受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印章印文特征通常会在不同阶段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若想辨别这些变化因素,降低特征变化产生的误判几率,便需要鉴定人深入分析引起印文特征变化的具体因素,在具体实践中,需要鉴定人按照技术规范检验要求,总结和概括引起印章印文特征产生变化的各种因素,并准确认识到不同阶段特征形成与变化产生的本质性的差异,选取多种比对方法进行比较检验,才能够准确分析和判断影响印章印文变化特征的相关因素。

(三)综合性选取与评断印章印文特征变化,把握特征变化发生规律

综合性选取与评断印章印文的特征变化,对于把握印文特征变化的产生规律、进一步了解印文特征变化影响因素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准确判断印文的盖印时间,了解其特征变化的根本原因。要准确判断印文的盖印时间,首先便需要深入挖掘、发现和选择印文的可变性特征,此类特征有的比较明显,有的比较细微隐蔽,需要认真观察并一一记录。虽然印文特征的变化具有多样性,但在选择特征时需要注意保留印文的基本特征,包括印文基本形态、文字内容、整体布局以及在使用中已形成的缺损或变形等。还有一些随着时间延续逐渐发生变化的特征,通常需要对印章在不同时间依次盖印的印文进行分析、比较才可得知。鉴定人在初步分析印文的可变性特征后,还需要详细观察样本印文,了解其历时变化规律,之后再比较检验出来的印文特征变化,与哪个时期的样本特征相同,并将相似率最高的印文样本作为判断依据,用于把握其特征变化规律。其次,鉴定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特征选取、分析、认识能力,才能挖掘出细小的特征变化。比如,边框上细小纤维印迹或颜色的浓淡粗细变化等,都需要鉴定人认真观察和分析印文的形成条件,如印泥量多或量少、盖印力量过大或过小等,以便于其精准判断影响印文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把握印迹特征变化规律。

(四)遵循印章印文特征变化的同一认定要点,发挥印文特征变化价值

遵循印章印文特征变化的同一认定要点,对于更好地运用印文变化特征、把握其变化规律、为鉴定结论提供充足依据以及发挥印文特征变化价值等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印文检验理念,明确认识到印章与印文制作成性是个完整的系统,在检验中既要运用到印文结构等稳定性特征,也要留意印章特征的变化,不能只运用稳定特征而忽略特征变化,否则将会影响鉴定结论的精准性。其次,应明确认识到印文特征变化属于印章自身变化,而非本质上的差别,如印面附着物大小、位置不同形成的变化,印面磨损前后出现的变化等。在鉴定印文特征变化时,需要考虑此方面的影响因素。此外,由于印章及其显现的印文包含着多个动态要素系统,需要鉴定人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系统检验与综合判断,才可确定印文特征变化的具体因素。需要根据相似的印文特征变化原因,用检材印文“卡位”法查看是否符合变化规律与变化特征,从而确定印章是否统一。

总而言之,印章作为我国篆刻艺术领域中的重要产物,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发挥着鉴定身份、证明权利、代表个人信用等作用。而在现代社会中,各类技术的发展使印章刻印方式层出不穷,伪造变造手法的出现为印章印文真实性的鉴定带来一定的难度。了解印章印文表现出的特点,分析印章使用方法、印油添加方法、自然老化等因素对印文呈现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印章印文特征变化的有效路径,可以为更好地鉴定印文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印文鉴定人印章
鉴定人书面作证制度研究
鉴定人撤销鉴定意见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63例民事案件撤销鉴定意见的实证分析
高仿光敏印章印文鉴定实验研究
光敏印章印文检验理论与实践探析
小雨滴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江苏:对虚假鉴定“零容忍”
印章
土豆印章
大象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