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安2021年立案侦办食药环案1713起 打掉犯罪团伙335个

2022-05-26 20:41
中国防伪报道 2022年3期
关键词:制假食药宜昌市

湖北公安机关把让人民群众能吃放心食品、用安全药品、吸清新空气作为初心使命,严打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高发、易发食品药品及生态环境违法犯罪。2021年,湖北公安食药环犯罪侦查部门以组织开展“昆仑2021”专项行动为抓手,共立案侦办食药环等领域犯罪案件1713起,侦破熊某强等人涉嫌制售假酒案、陈某寅等人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余某等人涉嫌非法经营药品案等一批食药环领域犯罪典型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874名,捣毁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539个,打掉犯罪团伙335个,涉案金额7.7亿元。

食药犯罪典型案例

熊某强等人涉嫌制售假酒案

案件简介

2021年5月,江汉油田公安局根据湖北省公安厅交办的线索,循线追踪发现犯罪嫌疑人熊某强在武汉市、江汉油田等地大量收购多个品牌白酒酒瓶,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某物流仓库清洗处理后销售给各制酒团伙。该团伙通过物流快递在浙江温州购买假冒品牌白酒包装,在武汉市黄陂区设立制假窝点,大肆生产假冒品牌假酒,通过物流销售全国各地,涉案金额特别巨大。

查处情况

2021年12月9日,警方在武汉东西湖、黄陂、洪山、汉阳及孝感汉川、咸宁崇阳6地,同时对熊某强等人涉嫌制售假酒犯罪团伙集中收网,现场抓获涉案人员28名,捣毁灌装、储存假酒窝点14处,查扣假冒品牌白酒700余件,制假设备30余套,制假包装材料25万余件(套),高浓度散装酒精5吨,涉案价值500余万元。熊某强等10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典型意义

该案是一起以食用酒精灌装、冒充名酒销售的特大食品犯罪案,涉案人员多、制假数量大、社会危害深。制假售假既危害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又侵害了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克服案情复杂、疫情防控等困难,坚决依法严打损害食品生产经营犯罪活动,为打造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某寅等人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案件简介

2021年4月,宜昌市公安局伍家岗分局根据通报线索,全环节、全链条、全要素破获陈某寅等人生产销售含有兴奋剂的有毒有害食品案。犯罪团伙制售的含兴奋剂有毒有害食品,均通过网络平台销往全国,涉案价值1000余万元。

查处情况

该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捣毁生产、仓储窝点4个,生产线2条,现场查获作案工具5套,查扣兴奋剂原料16公斤、空胶囊10万余颗、成品片剂5万余片、胶囊2万余粒。2021年12月20日,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犯罪嫌疑人陈某寅、罗某荣、陈某佼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五年十個月、五年。

典型意义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依法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本案中,宜昌市公安机关全环节、全链条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抓获全部犯罪嫌疑人,及时堵住了有毒有害食品流向市场的流通渠道,有效净化了食品安全环境。

余某等人涉嫌非法经营医美产品案

案情简介

2020年8月,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根据行政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查明余某通过一华裔韩国籍医美产品经销掮客获取走私医美药品器械的供货渠道后,通过联系美容院客户、同事、同行等获取客源,然后以加微信、建立销售群的方式推销无产品批号的肉毒素、玻尿酸、水光针等美容产品,再通过快递邮寄销售给全国各地医疗美容院、私人工作室、二级分销商和个人。

查处情况

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已移送起诉2人;扣押涉案电脑2台、作案手机5部,查获非法经营的各类药品及医疗器械共25类4887盒,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典型意义

在丰厚利润的驱使下,出售玻尿酸、瘦脸针等医美产品的微商比比皆是。生产和包装在异地,广告、寄递、收款等各个环节相互隔离、互相屏蔽、单向联系,一旦出问题,购买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有的新型医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均在境外,国内消费者真伪辨别能力不足,因此提醒消费者要及时联系产品权利方,了解产品真伪识别方法和在国内商标注册、授权许可等情况,以确保消费者健康安全。

武汉建立联动机制守护食品安全

武汉市公安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健、烟草等部门建立“1+4”联动机制,积极拓展线索来源,快侦快处一批涉及食品安全的案件,取得明显成效。

武汉某经营奶茶的公司发现,在某团购网络平台上出现了假冒其品牌的店铺,于是向武汉市江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联动机制,立即向武汉公安线上同步推送案件线索,警方于当晚突袭位于江岸区某小区的制假窝点,抓获正在打包奶茶的两名男子,缴获一批制假售假工具。经调查发现,他们在附近小区还开有另一家假冒该品牌的网店,两家店销售金额达11万余元。

自“1+4”联动机制建立以来,武汉公安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健、烟草等部门搭建日常联系、执法保障、信息交流、情况通报、案件移送等合作平台,畅通了信息交流渠道,对于群众举报到相关行政部门的线索,公安机关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迅速取证、抓紧侦结、尽快移诉”,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看到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成果。据统计,今年以来,武汉市公安局通过联动机制收到案件线索45条,其中12条线索已立案侦查。

武汉公安利用“1+4”联动机制,启动了多部门同步的“节日清查”计划,在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节日期间,围绕节日热销产品,紧盯重点领域,对集贸市场、食品批发市场、出租房屋、小作坊、小餐馆、小商铺、小冷冻库等场所进行重点检查,通过巡查走访、联合执法等多种方式主动发现犯罪线索,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及隐患。今年2月,武汉公安联合烟草部门开展了覆盖全市的专项检查,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某烟酒店发现店主刘某以每瓶1万元的价格销售给陈某2瓶虎骨酒。民警收集现场证据后,现已对刘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立案侦查。

与此同时,武汉警方还以开设大讲堂、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讲解典型案例等形式,深入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企业进行宣传,进一步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有力震慑非法生产者、经营者。为转变“坐等线索”的被动局面,武汉警方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制定“热心市民”奖励措施等,充分调动群众检举揭发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在行政单位门户网页、媒体客户端如“平安武汉”微信公众号、“武汉经侦”微博发布征集食品药品案件线索的通告,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发现隐藏在身边的食品安全隐患,广泛收集信息,对涉及违法犯罪的及时依法查处,筑牢保卫食品安全的防线。同时,紧盯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的线索,第一时间介入,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查处。

宜昌公安公布打击食药犯罪成绩单

一饮一食,一病一痛,皆为民生。

2021年以来,宜昌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食药领域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全力保障群众健康安全。截至目前,共破获食药案件5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7人,捣毁制假窝点57处,摧毁犯罪团伙15个,涉案金额达1.8亿元。

全环节打掉犯罪链条

2021年4月,牟女士使用了在网上购买的“心形压片糖果”“花轻嗖”等减肥食品后,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反胃、腹泻等症状。经检测,产品含有西布曲明、呋塞米、螺内酯等成分,这三种物质均为《2021年兴奋剂目录》列入的兴奋剂品种。三峡大学医学院药学专家意见证明,相关成分不管是短期服用,还是长期服用,都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程度损害。2021年5月,宜昌警方抓获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嫌疑人罗某等人。

2021年以来,宜昌公安持续深入开展“昆仑”专项行动,坚持“追源头、捣窝点、打团伙、摧网络”工作思路,始终保持对食品药品犯罪活动零容忍、严打击,健全大要案件挂牌打击、集中警力联合打击和因地制宜精准打击工作机制,对团伙性、网络性重大案件紧抓不放、一查到底。

“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动真格,用铁的手腕严厉打击,才能让那些只顾一己私利、不顾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人引以为戒。”宜昌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负责人表示,只要触及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的“红线”,查处绝不手软。

全要素深化合成作战

2021年11月30日,五峰县公安局根据一条可疑车辆线索,排查轨迹、顺线追踪,成功捣毁福建福清、广东深圳及汕尾、湖北宜昌及恩施等地3处制假烟叶烟丝工厂及仓储窝点,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查获烟叶烟丝3吨及大批制假设备,涉案价值千余万元。

坚持“情指勤舆”一体化牵引,才能更好地打击食药类违法犯罪。宜昌市公安局以各专项行動为抓手,推动情报主导、警种合成、部门协同,一体化推进打击食药犯罪效能。2022年1月,通过一体化作战,破获一起特大假冒伪劣汽油案件。

为给基层办案提供有力保障,宜昌市公安局与相关行政部门搭建涉案物品检验鉴定“绿色通道”。如今,办案民警有了检验结论作为支撑,就可以快速出击,捣毁制售窝点,有效解决了盲目送检、检验检测时间长、贻误战机等问题。

全流程畅通信息渠道

2021年4月,宜昌市公安局组织伍家、宜都两地公安局在河南、山东、江苏等13个省市抓获24名涉嫌制造假冒某酵母的犯罪嫌疑人,捣毁15个制售团伙,涉案金额达1.1亿元。

为提升打击食药领域违法犯罪合成作战效能,宜昌市公安局主动对接市场监管、食品药品监管等行政监管部门,健全完善线索转递、联动执法等机制,互相通报案情及工作建议,打造多部门联合办案新常态。2021年以来,共召开联席会议15次,联合执法打击百余次,进一步推动形成务实高效的协作格局。

宜昌市公安局积极构建快捷高效的部门联动协作格局,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加强日常沟通对接,同时充分挖掘和利用行政监管资源,全面掌控食药环领域发展态势和安全形势,切实提升打防管控整体合力。

打击和服务齐驱才能最大限度维护企业权益。宜昌市公安局积极发挥驻外警务室前沿平台作用,深化驻市场监管局等警务室建设,以警务室和派驻民警为沟通桥梁,推行周会制度,对涉及的案件、线索和有价值信息进行汇总梳理,主动发现案件线索进行精准打击。

麻城打掉制售伪劣农药团伙

在湖北省公安厅、黄冈市公安局的组织指挥下,麻城市公安局历时2个多月,打掉一个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的犯罪团伙,抓获涉案人员3名,涉案价值140万元。

2021年8月,麻城警方接到麻城市农业农村局移交的案件线索:麻城市歧亭镇的3个菊花种植户从网上购买的大量菊花专用除草剂都是伪劣农药,被这些除草剂喷洒过的菊花苗会烧苗、枯萎,最终减产,造成菊花种植户重大损失。

麻城警方调查发现,3个受损种植户的农药均系从河南籍农资经营商张某处购买。民警顺线侦查,相继在河南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王某,并由此打掉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的地下窝点,此后又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

张某、王某均是农资经销商,两人都知道李某的农资产品来路不明,但经不起较大差价的诱惑,不惜铤而走险,组成制售网络,牟取暴利。

麻城警方查明,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李某通过文印店自行设计各类假冒注册商标,制作农药包装袋。包装袋上无相关生产许可证号,也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李某购买廉价除草剂,自行设计60余种假冒品牌除草剂包装袋,对廉价除草剂进行分包装,冒充专用的除草剂高价销售,从中赚取差价。

2021年6月至8月,李某经王某、张某介绍,通过互联网网店向麻城菊花种植农户销售伪劣菊花专用除草剂共计3000包,价值5.1万元,造成菊花种植户100亩菊花受损,损失价值达十余万元。

办案民警介绍,2019年9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李某通过互联网向全国多个省份销售伪劣农药9000余单,涉案金额140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王某、张某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已被麻城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猜你喜欢
制假食药宜昌市
编者按
四平市公安局食药支队集中销毁一批假冒伪劣物品
广西组织食药环案件业务培训
粤东区域性手工包装制假活动高质量治理模式探析
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有必要吗?
论我国关于制假重刑的研究综述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