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雄安记

2022-05-26 00:49蒲素平
当代人 2022年5期
关键词:大城铁塔

雪飘在雪上,雨落在雨中

风推动风,万物在加速

一座大城,出世便是雷鸣

天降大任,举世出众

智慧蓝绿,生息之城

华北明珠,一幅画卷徐徐铺展

夜晚,卫星俯瞰之下的雄安

地上银河,星汉灿烂

自信天下,大道得生

雄安,雄安

公元2017年4月1日的日历,一翻开

引爆世界目光

所有人都在登高翘首

所有人都在张目期盼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

十六个汉字,字字千金

十六个汉字,字字都要走上一条经得起历史检验之路

聚全球之智,汇八方力量

六十多位院士来了

国内外三百多支规划设计团队来了

三千多名技术人员日夜奋战

一棵大树,在白洋淀畔茁壮生长……

春风浩荡,大淀起波

一只大手捧着雄安的蓝图,一次次摆上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会议桌

时代将为一座城市留下什么样的密码?

——做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

为世界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是的,给当下的世界提供一个崭新的中国方案

社稷之心,人民情怀

“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

不要留历史遗憾。”这浑厚的声音

是谆谆告诫,更是殷切嘱托

“夙兴夜寐,念兹在兹”

大略者,必大志

大智者,方大美

大美者,铸大城

大城者,乃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白洋淀大水荡荡,张家口坝上风声呼啸

张雄特高压线路,这条长315公里,世界上

最高等级电压的输电巨龙

驾驭着大风,俯身向下推开天空的云彩

以闪电之姿,势如春风

每年运送清洁的70亿千瓦时以上“风光”绿电

使雄安,这座未来之城的建设

内生源源不断的动力。绿

成为一种生动,磅礴的力量

如果我们的目光回看2020年2月的一天

回到河北涞源太行山的乌龙沟山顶

寒风吹彻,陡峭的山坡上

几十个工人在弯腰劳动

他们用几千根钢管搭建一个施工平臺

一条专用钢丝索道传动着,吱吱的声音摩擦着大山

疼痛的山石咬紧牙,740吨塔材

一块一块一节一节一米一米

从山脚下缓缓走来

上升的钢铁,像极了崛起的中国

坚硬,顽强,势不可挡

那日,阳光正好,我看见

一名组塔者沿着角铁向上攀爬

他要爬上216.6米的铁塔去作业

每上升一步,地球的引力就减去一分

他的身体就减轻一两

时间就向未来前进一米

光芒就明亮一分

目光就高过生活一寸

组塔者用行动完成一种高,完成一种使命

用一把把螺丝

用一根根角铁

完成光,再一次的新生

组塔者手握角铁

无形的张力使角铁和手,形影不离

天空下,组塔者

将把高等级的电揣在怀里

让看不见的电,以光之名

在大地上往复奔走

在大城雄安落地开花

组塔者把一颗螺丝安装好

默默地展开岁月的时序

用扳手一下一下拧着,不觉已过中午

风从天而降

二百多米高的铁塔晃动了几下

似乎,大山不再稳固

铁塔,其实只是一个通道

从黑暗的一端通向明亮的另一端

运送身体里的血液

一时一刻,每时每刻都在忙个不停

从不言弃,在此

一基铁塔不再是单纯的角铁组合体

不再是铁塔自己,铁塔

成为一种精神

一种运送光芒的精神

春风鼓动,碧水连接天际

展开地图,北京—雄安—天津

构成了一个大三角形

远处有山,太行巍峨燕山绵延

近处百淀,白洋淀池鱼淀羊角淀

汇聚天下大志大才之水

一列动车呼啸从北而来,以新时代的速度疾驰

临窗而望,大城雄安

令人耳目新奇,心潮澎湃

城在水林田淀后,韵律升起

一条崭新的天际线

众鸟飞过千年秀林、鸟啼虫鸣

万顷波涛见荷花,花绽芦茂

出门是蓝绿,跑步进森林

吸一口是清新,呼一口是壮志

生态雄安,绿色大城

绿,是颜色,是行动,更是指向

先植绿、后建城

“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

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

地分南北,天列星辰

林带、水系、古淀洼牵手相望

绿博园,让中国的心肺倍感舒畅

雄安火车站的屋顶上铺设太阳能光伏面板

成为一座会发电的火车站

2020年大年初一,万家举杯时

高小王村的护林员高建勋独自步行在林木间,查看

“千年秀林”9号地1号段的树木病虫害情况

他微低着头,风吹过耳边

他用手扶正一棵有点倾斜的小树

已植下1400万棵树啦,有200多个品种

我们还要栽,自从环境好了

多年不见的小蜥蜴都回来了

很多珍贵水鸟都来了,成群的大鸨也来过冬栖息

先植绿,后建城

雄安,这座历史和未来的大城

被轻轻放进蓝绿间

数千座塔吊在大城列阵,高高低低错落有致

风从一个塔吊吹向另一个塔吊,宽阔的大地上

数不清的红色蓝色白色安全帽在阳光下闪烁

每一顶都聚集着一束光,一种能

催动着大楼步步升高,大步向上

我站在北京城建项目部的楼顶,因距离有点远

听不清吊臂穿透天空的声音,无疑

这些塔吊有着黄金的品质,有着

太阳的光芒,生动、明亮、温暖

宋福生满怀自豪,这个中建三局的老员工,亲历了

从深圳速度,到雄安质量

建筑信息模型和城市信息模型的使用

让我们目光深远

“看”得到大城建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平原建城、疏密有度、天人合一

这是理想,亦是呈现

市内设城际站,火车在地下

穿城而过奔向四方

地面窄路密网,行人公交优先

以生活的细节确定幸福的指数,比如交通

职住均衡,实现半小时通勤圈。比如上学

统筹32所新建学校

五分钟到幼儿园,十分钟到小学

校门口有一条学径网络,放学的孩子们

说笑着,跳跃着

沿着一条河流就回到了家。比如服務

从社区服务站到辖区最远一栋楼

步行不用八分钟

水电气暖网,这些大大小小的管线

全部集纳在地下综合管廊

蜘蛛网式线缆不见了踪影

和拉链马路说再见

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

一棵古树扎下的根,是文化,是生息

夏蝉鸣唱着乡愁的记忆

城市的宜居就是人的幸福

对一种理念确认,就是对一种生活的确认

世界找不出完美样板,雄安

创新各种可能

2021年12月的一天上午10点,在容东片区

我和几个作家步行穿过楼群,敲开

一栋红楼的1401的大门

一个年近八旬的老者接待了我

老人种地一生,劳作一生,弯腰一生

此刻,坐在崭新的沙发上,皱纹沟壑的脸上

堆满笑容。宽大的房子里我四处参观

用手敲了敲白墙,轻轻的响声

和着我的心跳和满屋子的笑声

其实,一个农民的所求,无非是

居有屋,病有医,老有养

此刻,这个一生务农的老者,笑着

用一根粗糙的手指,指给我幸福的方向

雄安,雄安

一座充满细节的城市

一座无限可能的城市

从决策到规划到设计到施工到生息

从一滴水到一个人到一座城

从一种新生活诞生一种新生活

从一个幸福诞生一个幸福

雄安,雄安

所有的经历,皆为序章

所有的结果,皆有前因

所有的时间,皆通未来

所有的未来,皆为希望

五千年古国,正在复兴

五千年文明,锻造雄安

一座未来大城

(蒲素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作品见《诗刊》《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文艺报》《诗选刊》《星星》诗刊等,获第三届孙犁文学奖,首届贾大山文学奖特别奖,《诗探索》第六届中国诗歌发现奖等。)

编辑:郭文岭  耿凤

猜你喜欢
大城铁塔
2022中国大城强城指数TOP30
解封
磁与铁的故事
输电线路铁塔斜V面主控尺寸的放样计算研究
输电线路铁塔斜V面主控尺寸的放样计算研究
像树一样站着
铁塔如何做好多元经营
暑假乐开花
铁塔公司将承建10万个4G铁塔 出租或年入400亿
泰国古都——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