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2022-05-26 02:08郑鑫申译文解恒燕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工科应用型创新能力

郑鑫 申译文 解恒燕

摘  要: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关系到工程学科行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为提高应用型高校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根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三个工科学院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应用型高校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多层次原因,立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实际,分别从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四个角度提出应用型高校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0-0165-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1]。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2]。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指引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应用型高校建设与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之间的联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对大学阶段教育做出划分,根据人才类型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大学阶段教育包括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实用性职业技术人才[3]。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有关工作情况》中指出,应用型大学是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将继续加大对应用型高校的支持力度。2019年黑龙江省教育厅认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科技步伐,应用型高校在未来的发展中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改革势在必行。

应用型高校教育注重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教育培养上,不注重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是根据行业发展需求的最新要求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行业性、应用性、社会性[4]。工科是我国教育专业体系中的大类,主要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工作人员。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源头[5]。目前我国工科硕士研究生有学术型、全日制专业学位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等类型[6]。2009年至今,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几乎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数的一半[7]。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实践为导向,重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被认定为特色应用型高校之后,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变得更加清晰。应用型高校建设与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都需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者都具有典型的应用性、行业性、社会性。

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现状

(一)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数量多,科研成果少

目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共建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授权类别。2021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招生数据显示,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占招生总数的61%,可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研究生培养以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为主。

2020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总发表论文数180篇,其中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论文只有34篇。学校申请专利数31项,其中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只有4项。学校研究生竞赛获奖有280人,其中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只有29人。学校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有70人次,其中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只有9人次,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在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竞赛获奖、学术交流四个方面的科研成果产出量都比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成果产出量少。说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虽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数量多,但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少,充分反映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存在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力度不够,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农业院校,长期以来在农学、畜牧、兽医等涉农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工科优势不突出,实力相对较弱。为得到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统计数据,统计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仅有的三个工科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调查对象包括食品学院学术型研究生76人,专业学位型研究生76人;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全部为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共94人;工程学院学术型研究生51人,专业学位型研究生61人。表1为2020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三个工科学院两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汇总表。

由表1可以看出,食品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人数相等,但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数量较学术型研究生的少,计算得到食品学院学术型研究生人均科研产出量为0.79,专业型研究生为0.05。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全部是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其人均科研产出量为0.17。工程学院的专业学位型研究生人数比学术型研究生多,学术型研究生人均科研产出量为0.86,专业学位型研究生为0.7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三个工科学院的专业学位型研究生人均科研成果产出量都比学术型研究生少,说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力度不够,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三、影响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原因

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现状,对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一)师资不足,生源质量降低

国家在1991年开始启动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教育[8]。2009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培养研究生的基础,师资力量不足会造成导师与研究生的比例失衡。“一带多”现象会增加导师的培养压力,分散导师的精力,降低导师的积极性,使研究生得不到细心教导,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造成限制。

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国家录取分数线就会逐渐降低,这就使研究生的生源质量降低,部分专业基础薄弱的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举步维艰,创新意识不强,不会创新。

(二)学校试验条件落后,对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不高

学校工科专业设备老旧,缺少很多重要科研仪器,严重影响了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降低了研究生的培养力度,耽误科研工作的进行,更限制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对大多数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是至少发表1篇省级期刊论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是至少1篇中文核心期刊。降低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文章层次也就降低了毕业条件,这也就认同了降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低要求使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愿不足,缺乏科研壓力,从根本上影响了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师对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投入不足

学校工科专业科研实力稍弱,研究生导师的科研项目层次不高,这就导致了科研经费有限,不能满足研究生的科研创新需要,研究生导师的教学压力也会分散其对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精力,导致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四)学生基础薄弱,创新意愿不强,不会创新

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创新实践能力,主要面向研究生就业,部分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在思想上创新意愿不强。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难度小,数学、英语、力学等基础学科实力弱,部分学生跨专业考研攻读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这样就会有很长的学习适应期,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使得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不会创新、不懂创新。

四、提高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为提高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实际存在的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现状,提出对策如下:

(一)扩大导师队伍,完善课程体系

研究生扩招是国家大势所趋,学校应顺应研究生扩招浪潮,针对扩招所造成的师资不足问题,主管职能部门应加大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力度,适当放宽研究生导师的评选条件,研究生导师评选条件应侧重于评选者指导研究生的能力水平,杜绝“唯论文论”,取消专业职称的限制。

对于专业基础薄弱的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学院应完善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合理安排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课程选择应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在保证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增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增加过程性考核。还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教育,使学生养成好的自身素质和学术素养,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学校加大设备资金投入,完善科研试验条件,下放部分权力给培养学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离不开专业设备的学习。学校应加大对试验设备的资金投入,在硬件上满足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需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主管职能部门应下放部分权力给学院,由学院甚至由导师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主导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条件,这样既能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培养积极性,也能给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产生适当的压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高对研究生导师的支持和培训力度,形成激励与约束并存的有效机制

给导师提供制度和物质支持,鼓励研究生导师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定期对新晋年轻导师进行培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责任感,使其能更好地培养研究生,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考核,对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限制招生,并进行约谈,督促其进行整改,采取措施帮助研究生导师提高指导研究生能力,促使其将精力投入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有效的竞争机制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大有裨益。

(四)加大奖助力度,完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丰富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奖学金评定条件,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评定重点按照研究生的课程成绩、科研成果、竞赛获奖、外语水平、实践实习经历等采用评分制来进行排名。科研成果可设置等级,对不同级别的期刊文章、专利、竞赛等要进行区分,按不同层次进行评分。按照评分排名择优评定研究生的奖学金等级,采用物质激励的方法激励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进行创新。

完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创新能力的高低绝不是仅仅靠专业成绩和竞赛证书就能评价的,要形成一套完备的评价体系,包括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专业知识的积累、科研成果的积累、创新意识的提高等,通过任课教师、导师、研究生以及实践单位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激励学生自主创新。

五、结语

本文论述了我国对于应用型高校建设和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含义、特点,找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实际教学现状,比较了2020年学校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竞赛获奖、学术交流四个方面的科研成就,得出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数量多但科研成果少、创新能力不足的结论。又对我校三个工科学院的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竞赛获奖、学术交流四个方面的科研成果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更加不足的结论。根据以上这些问题,分别从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我校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提高工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宝,陈鸿龙. 面向新工科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03):199-202+207.

[2] 教育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34):72-76.

[3] 潘懋元,吴玫.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 复旦教育论坛,2003(03):5-9.

[4] 许淑慧,罗红萍. 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09(20):8-10.

[5] 程明,肖华锋,花为,等. 工程学科研究生“四协同”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0):11-15.

[6] 陈军浩,李栋伟,林国良,等. 应用型高校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5):191-193.

[7] 李莉,强跃,刘芳平,等.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139.

[8] 王建勋. 应用型本科院校举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 邢台学院学报,2014,29(01):5-7+18.

(责任编辑:罗欣)

基金项目:2018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我校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JG201807)。

作者简介:郑鑫(1974—),男,博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申译文(1997—),男,硕士在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解恒燕(1973—),女,博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及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猜你喜欢
工科应用型创新能力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