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

2022-05-26 06:25张志
理财·收藏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红色大学生

张志

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和信息化成为了社会主流的发展趋势,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和国家的接班人,需要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当代大学生必须吸收富有营养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腐朽和落后的思想观念只会让大学生迷失信念,爱国主义意识淡薄。现如今,国际交流和国际开放趋势越来越强,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到了我国,对我国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影响,为了避免西方国家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挖掘红色文化,发挥育人功能。

红色文化概述

(一)红色文化的界定

红色文化并不简单仅仅代表字面意思,而是要深入剖析,首先需要理解红色的含义。红色是一种颜色,在历史中,红色多有喜庆和吉祥的含义。除此之外,红色还代表着危险,比如马路上的红绿灯,红色灯亮的时候,所有的车辆禁止通行。其次解释“文化”的含义,“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被誉为在土地上对农作物进行栽培和移植。在文艺复兴之后,“文化”一词的用途逐渐广泛,除了包括美术和雕塑等各种艺术类的物品之外,在中国,文化也包括文字和制度等各个方面。文化最初的起源是来自人们的实践活动,文化来自实践活动,又指导实践活动,不同的社会都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社会主义社会中,文化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服务的。红色文化经过长时期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及制度方面的结晶。一般来说,红色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先进文化。

(二)红色文化的特征

第一,红色文化具备革命性。从我国历史上讲,红色文化诞生于革命时代,象征着我国革命性和革命战争。首先,红色文化具备革命性,才能逐渐走向成功。新中国成立以前,不同阶级的人民开始进行自救运动,目的就是为了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但大部分的变法运动和自救运动均以失败而告终。这就为后人指明了一条出路,改革的道路行不通,只能进行革命。

第二,红色文化具备先进性。红色文化无论处于哪个历史时期都会被当作引领社会思潮前进的文化内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是社会中人人都开始争先恐后地学习。改革开放时期,民族精神以及各种先进的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红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力增强,红色文化成为当代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的基础。

第三,红色文化具备人民性。红色文化是在人的手中诞生的,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才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共同创造了红色文化。同时,红色文化发展需要靠人民进行传承。

第四,红色文化具备价值性。首先,红色文化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内容。从宏观角度来看,红色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影响人民群众,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完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其次,红色文化还具备夯实文化基础的价值。从微观角度上来看,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各种教育内容具有最直接的联系。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国家的接班人,大学生在进行日常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还需要学习红色文化。爱国主义属于上层建筑,这种深厚的情感不仅能提升一个人的爱国能力,而且还可以培育的深厚爱国情感。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人民群众自由自己的领导者,而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大学生群体非常特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爱国主义远大理想信念,非常重要。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需要遵循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防教育,这四方面的内容缺一不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重要内容,不仅能使大学生领略爱国主义的精神要义和时代特征,而且还可以使大学生理解当下国情,将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展望未来。“四史”教育就是从历史的学习中挖掘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历史的教学。在整个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发挥历史教学的政治性,帮助大学生奠定强烈的情感方向。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智慧结晶,也是历史的沉淀物,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灿烂的悠久历史,而且还包括丰富的物质文化,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净化心灵,而且还可以丰富精神世界,使大学生能够产生对民族和文化的崇敬。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以此为榜样,不断努力学习,树立忧患意识。

红色文化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

(一)时代的要求

时代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摆脱了之前被西方列强侵略的弱小局面。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开创道路的基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传承的关键。随着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充斥着海量的信息,欧美国家的文化不断涌入中國,开始冲击大学生的意识领域,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崇洋媚外的思想苗头。比如,大部分学生不喜爱中餐却对肯德基和麦当劳等各种快餐情有独钟;他们对春节、中秋节等这些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嗤之以鼻,却对情人节和愚人节这种西洋节日乐此不疲。这些现象全部都是由于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文化空虚,缺少爱国主义意识。对此,便需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二)红色文化的内容

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不同,大学生群体具备较强的特殊性,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可以照搬照抄其他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观念。而时效性指的是现如今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知识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因此,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指导教育开展。除此之外,还需要选取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特征的优秀文化以供大学生参考。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一)红色教育重视程度较低

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完善和调整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方式,很多学校并不重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所以在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从载体角度来讲,大部分学校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不包含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现在是信息和科技时代,使用载体来加强学生的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使教育内容多样化和全面化,但经过调查发现现如今大部分学校在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频率比较低。除了新媒体技术使用较少之外,还缺乏新媒体技术的运行保障,很多学校在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仅仅依赖于课堂教学和讲座等传统教学方式,而线上教学只局限于微信公众号等各种网络平台,这样不仅阻碍了红色文化中爱国主义成分的深入人心,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学习。从师资角度可以看到,大部分学校针对学生的学习教育仅仅停留在文化知识理论方面,并不重视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很多高校红色人才缺失,而且在高校中进行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教学方法不全面,学校缺乏较强的师资力量,也没有引进具备特色的红色文化教学课程,所以导致学生的红色文化和爱国教育程度较低。

(二)教育资金有限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但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的高校对于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并不重视,更别提投入大量的资金了。很多学校将经费使用在其他地方,并没有用在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经费支出比例较大的是科研机构和校园建设,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投入的经费非常有限,无法为学生营造红色校园的氛围。另外,学校也没有将足够的资金投入载体建设方面,网络平台和各种载体推动红色文化贯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现如今由于资金不到位致使大部分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无法开展。

(三)活动脱离学生实际需求

据实而言,当前教育的开展,并没有了解大学生的喜好和特点,所以在教学方面只是使用大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教学,比如河南地区的部分高校,在进行教学时,所采用的内容,没有体现出河南地区红色文化的特点,没有体现出本地特色,导致部分学生代入感较差,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由于没有选择大学生喜爱和感兴趣的内容,所以无法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从教育形式上来看,很多高校在进行红色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中的时候,选择的活动和形式比较老套,多数都是通过开展座谈会和讲座等方式给学生灌输红色历史文化。

河南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建议

(一)开发多元课程和红色教辅

高校在进行红色文化贯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当中,需要设计和使用红色教辅,因为红色教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外,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讲座或课堂讲课的方式,必须开发多元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红色文化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于河南地区的高校而言,要加强河南地区的红色文化开发,以此开发红色课程与红色教辅。比如可以立足中牟县烈士陵园、彭雪枫纪念館等红色遗迹,挖掘背后的红色文化,开发相应的红色教育课程。

(二)加大红色教育资金投入

政府要加大对红色教育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并为高校投入更多资金。首先,地方政府可以成立红色文化教育的专项基金,鼓励当地政府和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地政府要给予其适当的资金支持,当学校使用资金的时候,可以按照规章制度向当地政府申请。另外,高校也可以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经费,政府对每所高校每年都会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教育,所以高校也可以增加红色教育经费,取消部分纯娱乐性的活动,将省下来的经费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高校的教师也要提高红色文化教育能力,学习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优化教学方法

目前来看,大部分教师在针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的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很多老师只是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老师在教学方法中要按照逻辑顺序讲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保留逻辑结构,同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思考,实现启蒙式教育。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敏捷,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和兴趣,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比如可以以一首红色歌曲入手,使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联想起历史的内容。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现如今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每所高校都需要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长远发展培养一批优秀的接班人。

课题: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河南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2021YB0531)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红色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红色在哪里?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大学生就业趋势
追忆红色浪漫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