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漫步

2022-05-27 00:30项勇义
小学生时代 2022年4期
关键词:河畔栈道绿道

□项勇义

余杭塘河离我家不过一箭之地,它自西向东静静地在小区前流淌。河两岸的绿道,成了我茶余饭后漫步的好去处。一年四季,一日晨昏,但凡有闲,都可信步一走。要么在河的这一侧,要么在河的那一头,既可顺流而下,亦可逆流而上。有时候上下班,我也会特意沿着河岸步行一程。来回多少次,已经记不得了。暂存在记忆里,是一些并不连贯的片断,一帧一帧的,倒是十分清晰。

大多时候,河边总是热闹的。步伐矫健的,步履(lǚ)蹒跚(pán shān)的,呼朋唤友的,携家带口的,各色行人常常摩肩接踵(zhǒng),特别是在阳光明丽的假日。广场舞队,甚至棋牌局也常常聚拢在桥下的空旷处。绿道上的几座陡峭的石拱桥,不时有人上上下下。他们从弧线的这头升起,再从弧线的那头降落。人与桥一起,皆成风景。边上的公园,有时也会传出抑扬顿挫的弹唱声,这种时候,便可循声而去,听罢一曲,再续一曲。

雨天,就要安静得多了。偶尔会有人在雨中垂钓,也遇见过耄耋(mào dié)老人独享河畔亭廊,这种时候,胆大的白鹭都敢立在栈道的石栏上休憩(qì)。天气寒冷的日子,水且清浅,两岸的高楼和树木则倒映在河中,不时被微风吹皱,影子不停地在静水里晃动,被拉成各种夸张的形态。雨水泛滥的时候,河边一侧地势低洼的栈道也会被洪水淹没,让人望水兴叹,不得不绕道而行。

对我而言,河畔的草木自然是引人入胜的。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林林总总,数不胜数。早春的红梅、盛夏的芙蓉、深秋的桂花、秋冬的银杏,成片成列,蔚然成林。人行其间,常常有暗香浮动,见水波明灭,觉耳畔清风。

塘河边的老柳树,成排成排的,也是百看不厌。早春的柳,是黄色的,是嫩黄,像羽翼未成的绒毛,柔软。深冬的柳,也是黄色的,是金黄,像熟透了的稻穗。春日里的新柳,像蓝天的绿帘,像菩提的拂尘,像少女被吹乱了的秀发,像铅笔在白纸上留下的淡淡的痕,轻柔、妩媚,在春风中摆动,在阳光里跳跃。秋冬里的老柳树,在暮色里抬眼而望,则似九天落瀑布,退步而观,却若团雾随夜起。

水边的菖蒲、鸢(yuān)尾是不是又欣欣然地发了新芽;满架如瀑的紫藤花,怎地又结出了月牙儿似的豆荚;在成堆翠碧的麦冬草果子里,可否找得见湛蓝色的那种;那棵熟悉的火棘(jí),是不是又如往年一般挂上了密密匝(zā)匝的小红果;那棵从高墙内探出大半个身子的杏子树,熟透了的果子是否又落到了河边的栈道。我常在河边的草木间逗留,习惯这样去留意、去寻觅、去惦记那些叫得出名儿的、叫不出名儿的植物,特别是在它们开花结果的当儿。

每每在飞架塘河南北的大桥上居高远眺,心也变得朗润起来。好几个薄暮时分,我赶到塘河边,仅仅是为了站在桥头看夕阳。感晚风入怀,观余晖映河。看倦鸟投林,夜船归航。一次又一次地见一艘艘货轮,拖着长长的身影,在夜色里远去,我总会萌发关于诗和远方的遐想。这河的源头在哪里,它又流向何方?这过往的船只,又从何而来,向何而去?我知道每一条河都有它的源流和故事,每一艘船都有它的远方和港湾。塘河两岸设有一个个专用游船码头,有旅游班船通行。每次遇到船靠码头,游客上下,我都能生发出乘船探探究竟的念头,但不知为何,竟然一直没有成行。

有很多次,想提笔写下漫步塘河边的这段时光,却不知从何入手。最终还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给了我一些启发。塘河不也是这样一幅明秀而祥和的图吗?只可惜我连一点绘画的基础也没有,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心有所思,只能聊以拙劣的文字来涂鸦。每次提笔,我也总为寻找不到所谓的意义而作罢,直到此刻才恍然而悟:我在这里度过的时光本身不正是意义所在吗?闹腾的,是人间烟火味;寂静的,是心灵的归航处。

塘河边的我,有时候是步履匆匆的行人,有时候是想遍览风光的游客。更多的时候,倒像是一个主人,在自家的院子里散步,怡然自得。塘河边的我,有时候像一个“乘着东风放纸鸢”的顽童,玩兴十足,更多的时候则是回归“竹杖芒鞋轻胜马”的现实年龄,任凭“一蓑(suō)烟雨”。

猜你喜欢
河畔栈道绿道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绣出里下河畔最美“同心圆”
战“疫”白河畔 人大展担当
环湖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及应用——以南京市玄武湖为例
中国玻璃栈道
河畔的早晨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玻璃栈道,玩的就是心跳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