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探索

2022-05-28 15:20王乃鑫宋芃安全福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化工词汇

*王乃鑫 宋芃 安全福

(北京工业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部 北京 100124)

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作为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我国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推广,学生的考研和出国率逐年增加,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需求越来越大[1-2]。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在工程应用中,专业英语都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学习和交流工具。学习和掌握专业英语不仅可以塑造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提高科技原创能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为培养高素质的化学化工领域国际化专业人才奠定基础。专业英语作为一种领域内的通用语言,是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产物,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研究,目前已经发展成一种重要的英语文体,是一种用英语阐述科学技术中的理论、技术、实验和现象等的语言体系,在词汇、语法和文体等方面都与公共英语有较大差别。专业英语主要为科学技术服务,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和严密性,要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结果以及重要论断,避免过度的修饰而干扰读者对科技成果本身的判断。因此,在专业英语的课程讲授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词汇和语法等英语知识以外,还应结合本专业的实际,强化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严谨性。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作为两个一级学科,研究内容有交叉也有不同,因此让学生充分掌握化学与化工专业的词汇难度较大,需要将课堂讲授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将抽象的语言学习具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主学习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此外,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英语的日常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在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积累的实际经验,对于其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提高专业英语的授课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三全育人的教学目标提供基础和支撑(图1)。

图1 教学方法探索与三全育人思路

1.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虽然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已经愈来愈明显,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其重视程度仍明显不足[3-4]。大部分学校都将其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开设,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大学英语和专业基础课学完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英语,然而此时学生面临考研、出国、就业等多重压力,在本课程的学习上无法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是为了拿到毕业所需的学分。因此要求教师更加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在课堂内的学习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专业英语的学习技巧,从而使其能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专业英语教学更多的是重视专业词汇量的提升,只是把专业词汇的含义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法效率较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可取。同时,目前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也缺乏全国统一的精品教材,使得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讲解随意性较强,很难全面的、系统化的讲授专业英语的相关知识,因此针对该课程的教材建设仍有待加强。此外,笔者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差较大,很多同学还未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公共英语的学习方面仍然较为吃力,在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困难,并且个别同学对英语的学习有抵触情绪,如何平衡个体差异从而让更多的同学在教学过程中受益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5]。因此,在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策略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和规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在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专业英语的构词方法、语法和复杂从句的翻译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教师通过讲授的方法向学生传递基本的含义,从而使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之间的差异,从而突出重点,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专业英语知识,避免与公共英语教学内容重叠,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例如,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的词汇特点较为明显,专业词汇的含义专一,很少出现一词多义现象,而且对于许多专有名词有固定的表达方式,不容易出现歧义。词汇的构成方法主要包括合成法、转化法和派生法等,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让同学们掌握词汇的构成方法更有利于他们对专业词汇的记忆。在语法方面,由于科学研究活动更为重视实验过程和结果等客观事实,因此大多采用的被动语态和过去时。句型方面,由于化学和化工的学科特点,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阐明具体的实验条件,因此需要大量使用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等。这些从句的种类繁多、位置灵活,需要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快速掌握规律。

(2)比较法。比较教学法是通过事物间相同或者相异特征的比较,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比较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的概念或知识点。在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法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具有相近或相反含义、词形相似、易混淆的词汇记忆方面更有帮助,例如学生在学习“absorb”和“adsorb”的过程中经常将两个词的含义搞混,这两个单词只有一个字母不同,但是意思却有本质的区别,将二者比较记忆可以较为容易的区分“吸收”和“吸附”的含义;类似的词汇还有“alkane/alkene/alkyne”“cation/anion”“intermolecular/intramolecular”“qualitative/quantitative”等。对于具有相同含义不同词性的单词也需要比较记忆,例如“atom”和“atomic”“molecule”和“molecular”等,只有具有明确区分单词的词性,才能够充分理解其在句子中的成分和作用,有助于理解整个句子甚至段落的意思。在对化合物命名时,大量使用前缀和后缀,通过比较法记忆单词的前缀和后缀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化合物的记忆过程中,学生对氧化物“oxide”一词的记忆较为深刻,通过其后缀“-ide”的联想记忆,可以较容易的理解氯化物“chloride”、硫化物“sulfide”、碳化物“carbide”、氢化物“hydride”、氮化物“nitride”、氰化物“cyanide”、氟化物“fluoride”、磷化物“phosphide”等一系列单词。对于含义和形式相近的词汇,也可以通过比较法记忆,例如“Amine”“Ammonia”“Ammonium”和“Amide”等,通过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既让学生明白“胺”“氨”“铵”和“酰胺”的区别,也可以对不同的单词进行比较记忆,牢固掌握单词的含义。

(3)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传授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也是提高学习效率最有效的途径。虽然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课程较为枯燥乏味,然而通过讲述自然现象、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突发事件等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仍然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元素周期表时介绍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过程,并且积极探索其中的规律,从而为后期新元素的发现奠定理论基础,引导同学们多思考和总结规律,不断探索和发现新领域;在学习“Molecular Structure”时,通过启发大家世界万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Bonding)将大家带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来,进而学习“Ionic bond”“Covalent bond”“Metallic bond”等不同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学习化学物质的习惯命名和系统命名时给同学们讲解氨气为什么叫做“Ammonia”而不是“Nitrogen trihydride”,这主要是由于早期人们发现这种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是在埃及太阳神庙的天花板上,其实是由于燃烧骆驼粪而凝结在天花板表面,然而当时由于缺乏对于这种物质的认知,人们就将其命名为“ammoniac”,也就是太阳神阿蒙之盐“Salt of Ammon”,这个名称在系统命名法诞生之前,因此一直沿用至今。通过对单词历史渊源的讲解可以使课程内容生动有趣,学生也就不会感到特别乏味;在讲述“Chemistry and electricity”时引入特斯拉汽车的发展史,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将同学们切身的感受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同时用科学家特斯拉的故事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进而掌握电池和电的相关专业词汇。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备课过程中对课堂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整体把握,既要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又不至于喧宾夺主,完不成教学任务。

(4)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实现反转课堂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是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设问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参与到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任务驱动法一般以小组为单位,不同组员之间可以进行任务的分解,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在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法。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一般为科技论文的检索与翻译。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包含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工传递等主要基础课程,因此所涉及的研究方向种类繁多,不同领域词汇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通过文献调研和查阅,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对数据库的使用能力;通过对文献的翻译,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对专业词汇的掌握,而且能够熟悉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通过课堂上同学们的提问与教师的点评,增强同学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学生通过自己的文献调研和翻译以及讲解,会产生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更加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同时,给不同小组布置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小组之间的交流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研究领域的词汇特点,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专业词汇和构词方法。

3.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

为了实现三全育人的目的,在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的授课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6-7]。专业英语的诞生和发展历程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而科技的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专业英语是二战后世界科技大爆炸和世界经济大融合的产物,科技的蓬勃发展拉近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对于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通过课堂上的讲授,增强同学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乃至世界的命运相结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在讲述元素的名称及发现过程时引入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故事,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拉瓦锡作为一名化学家,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给出了氢和氧的命名,并且预测了硅元素的存在,反对“燃素学说”,使人们对于燃烧有了新的认识,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尽管如此,拉瓦锡作为包税官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送上了断头台,表明在历史的洪流中,再伟大的个人也是渺小的,而且个人的发展要顺应历史趋势,要将个人的利益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相结合,以此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讲授“Analysis in Chemistry”时,通过日本的水俣病和英国的光化学污染等事件引导大家重视环境安全,利用自身学习的知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着力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发展绿色、节能、高效的化工产业;在讲授“Chemistry and electricity”时介绍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y)的发展和应用,我国锂资源丰富,但大都储藏于西部的盐湖中,而且其中含有大量镁离子,因此盐湖提锂的过程涉及到镁锂的分离,发展高效的镁锂分离技术就成为制约我国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战略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以此鼓励同学们迎难而上,毕业后从事的事业要与国家重大需求密切相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总结

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既不同于大学英语,也不同于其他专业基础课程;既是语言教学,又是专业基础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语言与专业知识的结合。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可以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特殊表达方式,又能够对所学过的专业课程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因此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提出了讲授法、比较法、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等几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范例,使专业英语的学习从枯燥乏味向生动有趣转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化学与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践行“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这一教育理念,在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化工词汇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专业英语素养构建探讨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核心素养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食品专业英语教育的现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