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天传奇

2022-05-29 18:48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二老闺女媳妇

杨一天在农村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父亲因地主身份而多次被批斗,终因忍受不了而失踪,从此就再也没有关于他的消息,杨一天和哥哥及姐姐伺候着苦命的妈妈。后来姐姐出嫁,哥哥没有结婚成家,传宗接代的任务就落在他的身上。

楊一天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在当时农村,也算得上是一个文艺青年,会说鼓儿哼,还卖过老鼠药,头脑活络,会说话,说起话来低声细语,还瞅着对方微笑着,给人的印象特别亲切,所以很有人缘,找媳妇不是什么大问题,大约在三十岁时找到一个叫大册的山里姑娘,大册长得浓眉大眼,个高腰细,杨一天对她自然也恩爱有加,连看她的眼神都充满柔情蜜意,对她每次都是先笑后开腔,谁知此情竟遭老天嫉妒,大册在结婚一年后因难产大出血辞世了,留给杨一天一个嗷嗷待哺的男婴,杨一天伤心了很长时间,给儿子起名为钢蛋,以防老天再来惹招来家人。

三年后,杨一天又从外地娶了一个小名为大春的媳妇,大春的前夫因车祸身亡,已有子女,个高腰粗,不知是因为年龄偏大还是其他原因,跟着杨一天多年也没再生育。但大春对钢蛋如同己出,钢蛋也认她,直叫他妈妈。大春性格开朗,说笑时常常露出几颗金牙,她几乎没干过重活,最多种一点菜自用,也许是杨一天心疼她吧,但有杨一天这个手艺人,常到集市上卖鼠药挣钱,晚上又常被请到其它村子说鼓儿哼,养活大春自然很轻松。豫西南一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很流行鼓儿哼,因当时农村几乎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电影也是一个大队一个月才轮到一次,因此鼓儿哼就很有需求,常常有人来请杨一天,报酬也不算多,一个晚上三个小时左右,除一顿好吃好喝外,给称五斤小麦,后来改革开放,粮食亩产提高后,一般一晚上的报酬为十斤小麦,这在当时已经不少了。

现在我们已知大春为什么不需干重活了,因为她的命好,下半辈子嫁了一个能挣钱的男人。

再说钢蛋转眼成人,已到二十岁的年龄,虽说人生得黑,但人却机灵聪明,没上成学就在家务农,很快被同村一人看中,并将其闺女嫁给钢蛋。虽说同村通婚的很少,但也出了五服,没有法律上的障碍。钢蛋的媳妇长得小巧玲珑,生至第二个闺女时,奶水偏少,钢蛋下河捞鱼,想熬鱼汤给媳妇下奶。那时正值七下八上汛期,河水暴涨,水性颇好的钢蛋在一次下水后再也没有上来,及村人发现已经过去好几个小时,人们往下游几里地也没找到钢蛋的尸首,但最后竟在上游二百多米处被找到,因那个河道有迴水窝,就是那个河道中间的水向下流,而靠岸边的水向上流,钢蛋就这样还没过二十五岁生日就到阎王爷那里报到,钢蛋这一响当当的名字也没保佑他长生不老。

杨一天的儿媳在把小闺女抚养至周岁后,一天哭着对杨一天和大春说:爹呀妈呀,我很感激你们二老对我的百般照顾,但我还不到二十五岁,还得嫁个男人有个依靠。现二妞也满周岁,把两个妞交给二老我也放心了!希望二老能理解我,但我保证我永远都是两个妞的妈,我改嫁也认她们,照看她们长大成人。直说得杨一天和大春老泪纵横,涕泪不已。

很快杨一天的儿媳改嫁邻村,那时的农村女少男多,再加上女娃子在城市打工后开阔眼界,不愿再回农村,有才艺能力的都嫁给城里人,这样更加剧了农村光棍增多,一个六七百人的自然村,有一二十个光棍是很正常的。

后来出现了令人羡慕的一幕,就是杨一天常戴着礼帽,留着卡长的花白胡子,骑着电动三轮带着老婆和两个孙女天天赶集,因为不缺钱,小日子过得挺舒坦,时不时还有鼓儿啍的朋友来杨一天家里唱几句,也算是切磋技艺,虽然现在进入网络时代,电影和电视剧都可以随时在手机上观看,但杨一天仍是嗓子痒忍不住痒哼几句。

后来,杨一天得了半身不遂,鼓儿啍也说不成了,人们经常看到村里的街道上杨一天锻炼身体的蹒跚身影,那是他在努力锻炼恢复身体,大春也时常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丝毫没有痛若,像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

猜你喜欢
二老闺女媳妇
捡来的闺女,卖掉公司陪老爸走四方
给爸妈当“秘书”
媳妇强大
相见
我为爸妈当“秘书”
招财耳
一封家书
两个字
一直未变
香山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