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六】会下跌的理财产品不值得投资

2022-05-30 00:10甄爱军
理财周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保本资管系统性

甄爱军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就连以往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出现了亏损,市场上只有银行储蓄和国债还能实现保本、保收益。

一些投资基金的新手,对自己所买的基金出现价格下跌往往无法适应,并认为会下跌的理财产品不宜持有,殊不知,和股票价格一样,理财产品的价格也会出现涨跌,价格波动才是常态。

难以做到买入即赚钱

其实,投资遇到回撤的情形很普遍,特别是在基金行业,净值回撤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今年以来,由于股市调整,导致基金净值大面积回撤。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上证指数由年初的3649点下滑至2893点附近,跌幅接近21%,为近20年来第四大跌幅。

另据通联数据Datayes统计,自今年年初至10月底,目前存续的16827只公募基金中,共有11312只基金净值出现回撤,占比为67.22%。也就是说,如果在今年年初买入基金,大概有七成的概率会亏钱。

进一步梳理发现,自今年年初以来,买到亏损幅度达10%以上基金的概率也不低。通联数据Datayes统计,在今年前10个月里,约5510只基金净值出现上涨,给投资者带来正收益,它们多为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不过,有7380多只基金净值回撤幅度超过10%。显然,在今年买基金亏钱成为大概率事件的前提下,买到亏损幅度超过10%的基金的概率非常高。

另外,通聯数据Datayes统计数据还显示,在所有公募基金中,自上市交易以来并未出现回撤的基金约989只,占比为5.88%。这意味着,从发行之初即买入基金,一直保持盈利态势的概率不到6%。

除了基金之外,理财产品也不再保本。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就连以往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出现了亏损,市场上只有银行储蓄和国债还能实现保本、保收益。

接受波动成为常态

要想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我们就必须要投资净值会有波动的产品,也就是说要忍受阶段性亏损的考验。

就理财产品来说,根据不同的分级,回撤的幅度有所区别。比如R2级的产品风险较低,最大回撤通常在2%以内;R3级则可能出现10%以上的回撤;R4级以上的产品,最大回撤普遍会超过30%,甚至会出现50%以上的回撤。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产品不值得投资,一些明星基金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较大回撤,但只要持有时间足够长,亏损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基金跌久了,会有抄底机会,一只坚守某一行业的基金,总有翻盘的机会,因为没有哪一个行业会一直下降,也没有哪一个行业会一直上升,只要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就会有翻身上涨的那一天。

不过,还是要考虑基金是否出现了系统性风险,所谓系统性风险,是指行业出现了系统性的变化,基金经理的能力出现问题等。特别要留意一些基金经理把基金当成自己试错的工具,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自己成熟的投资框架和理念,其投资属于跟风式炒作,失败是难免的。

猜你喜欢
保本资管系统性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分级资管产品的异化与正名——评析《资管新规》第二十一条
对资管新规关于通道业务相关规定的理解与思考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盛松成:资管新规意义重大
“保本”承诺渐行渐远,你准备好了吗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
时态的系统性研究
非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