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绘三晋曙色

2022-05-30 14:24王宇新
党史文汇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区党委晋中解放区

王宇新

晋中解放区形成于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在全国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准备最后解放太原之际,对太原战役的胜利、新山西的诞生以及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晋中解放区的历史沿革

为配合即将发起的太原战役,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成立太原区(由原分属吕梁、太行、太岳、北岳区的21个县、市组成)。1948年8月1日,中共太原区党委、太原军区、太原行署在榆次县(今晋中市榆次区)李墕村正式成立。罗贵波任区党委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学恭任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武光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池必卿任宣传部部长,牛荫冠、史怀璧分任行署主任、副主任。8月1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太原区党委、太原军区、太原行署分别改称晋中区党委、晋中军区、晋中行署。

8月,晋中区党委经华北局批准,将太行、吕梁、北岳3个区党委在太原地区从事城工工作和敌工工作的机构合并,成立中共太原工作委員会,下辖城西南、城东南、城西北、城东北4个分工委。

11月,为做好太原战役后的城市接管工作,华北局决定成立与晋中区党委、晋中行署、晋中军区同级并存的太原市委、市政府、市警备司令部,专门负责城市接管工作。太原市委、市政府驻榆次城内,市警备司令部先后驻榆次城和太原南郊晋源镇。赖若愚任市委书记、解学恭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裴丽生任市长、罗贵波任警备司令部司令员。

1949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和华北局决定晋中区党委、晋中行署、晋中军区与太原市委、市政府、市警备司令部合并,组成新的中共太原市委、市政府和市警备司令部。管辖范围为原晋中区之所属地区。

6月,中共中央决定恢复山西省建制,开始筹备恢复工作。8月,华北人民政府发布恢复山西省的通令,太原区全部划归山西省。当月,中共山西省委开始办公。随着山西省建制的恢复,晋中解放区胜利完成历史使命,奉命撤销。

晋中解放区成立后开展的主要工作

晋中解放区成立后,先后开展了参战支前、土地改革、城市接管、恢复生产等各项工作,为太原战役的胜利、新山西的诞生以及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组织人民踊跃参战支前,取得太原战役胜利

1948年7月29日,华北局批准成立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徐向前任书记。8月下旬,前委决定组成太原战役联勤指挥部(又称联勤司令部,简称“联勤”),裴丽生任司令员,第一兵团后勤部部长严俊为副司令员,晋中行署主任牛荫冠为政委。太行、太岳、晋中、晋察冀、冀鲁豫有关支援太原战役的后勤工作,一切有关太原战役的民力组织、器材调用、粮食调剂、弹药伤员转运等工作,均由其组织调配,同时负责指挥同蒲、正太铁路的修复及支前运输工作。

在联勤的积极部署指挥下,太原战役组织起庞大的支前民兵队伍。战场上的民兵、民工累计在1000万人次以上,经常保有量达20多万人。民工(随军)每日平均8万余人,后方转运粮食、弹药、柴草、修路等使用工1800余万人次,每日平均9万人。

整个太原战役中,支前民工既为部队输送了大批兵员,又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器材。例如,晋中三分区先后动员民兵民工四五万人支援太原前线,参战支前人员占全劳力的90%以上。在晋中数百里之内,几乎家家都将门板支援给了前线。上至五六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四五岁的少年都参加了运送粮草的任务。整个太原战役期间,有203名民工献出宝贵生命,有的年仅十六七岁。

罗贵波回忆,太原战役期间我军集中数十万部队在前线,后勤工作任务很重。只是吃饭一项,每天就需要小米20多万公斤,再加上其他战争必需物资,数量是很大的。这些物资从哪里来?主要来源于解放区人民。这些物资也主要依靠解放区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人民群众从四面八方把前线需要的粮食、弹药、器材、燃料等用肩挑人扛,车载畜驮,源源不断运往前线。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舍生忘死、积极支援,在整个太原战役中,军需后勤工作才能够有条不紊,扎实有效,从而保证了战役的顺利进行。

(二)推进新区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

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指示。在山西战场上,随着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的节节胜利,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由南向北逐步展开。

由于阎锡山推行“兵农合一”“三自传训”等暴政,晋中新区土地改革呈现出复杂态势。1948年11月15日,晋中区党委发出《关于晋中新区土地改革的决定》。这是党在阎锡山实行过“兵农合一”地区进行土地改革的第一个正式文件。其中提出:必须把旧式富农的工商业与其封建土地严格区分,坚决执行党中央保护工商业(包括地主、旧式富农的工商业在内)不得侵犯的政策。

12月12日至19日,晋中区党委召开新区土地改革扩大干部会议。武光在会上就各地实验村土改中出现的问题,专门指出:“新区确定成分,凡剥削者降为劳动成分之转变,系自解放之日往前推算1年。在此1年中,如其劳动情况、生产资料占有与使用情况、实际生活状况等已下降满1年者,即应予以改变为现在之成分。但自解放之日推前1年计算时,原为地产与旧式富农者(不许再往前推),现虽已按规定改变成分,如其仍确实保有超过一般农民的大量财产,则可拿出多余部分,分配缺乏这些财产的贫苦农民……至于由劳动者上升为剥削者,则须于解放前连续上升为剥削者已满3年者,始能改变其成分。”

1949年1月上旬,大批干部、教员、学生组成土改工作队进驻晋中广大农村,土地改革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晋中新区土地改革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划分成分,平分土地。

晋中区党委在实践基础上,以“兵农合一”前的阶级状况为基础,再依据此后农户的具体变化来确定其成分。按照实际情况划定阶级成分以后,采取不同方式来平分土地:1.在“兵农合一”实行彻底、旧有土地关系被打乱的地区,按人口数量(包括参军战士及牺牲烈士)来平均分配土地;2.在“兵农合一”不彻底、存在明分暗不分的地区,按照“中间不动两头动”的政策,实行没收地主的封建财产以及旧式富农财产的封建部分进行分配;3.在“兵农合一”实行之后又认定“地归原主”的地区,采用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填平补齐的方式进行分配;4.在尚未实行“兵农合一”的地区,执行《中国土地法大纲》,同时照顾中农利益;5.坚决贯彻保护工商业的政策。

由于有正确的政策引导,晋中新区土地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果:第二专区的824个新区自然村,有595个进行了土地改革,占到72%;第三专区460个新区行政村,有323个进行了土地改革,占到70%。与此同时,各级党团组织将土地改革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经过培养教育发展为共产党员或青年团员。如第二地委发展党员1008人、团员1087人。

(三)抽调干部南下,赴湖南新解放区

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度准备随军渡江南进干部的指示》,华北局决定,以晋中区党委为主,动员组织大批干部成建制南下。

1949年2月前后,晋中区党委有领导、有计划地动员各级党政军群部门,原则上抽调一半干部南下,留一半在原地区工作。动员组织工作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的。各级党组织采取自愿报名、个别谈话和集体动员等方式,广泛宣传南下的重要意义。经过政治教育和学习,坚定了广大干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心。

南下干部队伍实行军事编制,原来各个地委、县委和区委的名称取消,在原晋中区党委班子基础上,一分为二,组建“晋中南下区党委”即“晋中南下工作团”(含行署和军区机构)。原下设3个地委(含专署和军分区机构),到石家庄后增至6个,分别配备6个南下县委(含县政府机构),也分别配备6个区级班子。晋中南下区党委总共抽调6个地委,36个县委,200多个区级班子,合计3070人。

晋中南下区党委的主要领导人是书记武光(原晋中区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副书记周小舟(兼宣传部部长)、秘书长樊雨生、组织部部长阎子祥、宣传部副部长葛琛、武装部部长赵汾甫、社会部部长夏印、妇委书记赵辉。行署主任牛荫冠、副主任张干丞。

从1949年3月15日开始,晋中南下区党委所属各地委人员,先后赶赴石家庄,到4月20日集合完毕。在石家庄,经统一整编后,集中学习了一个多月。主要学习党在新解放区的各项政策,尤其是重点学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指示,以及接管经验和到新区后的守则纪律等。南下干部对农村工作比较熟悉,但对于城市工作,特别是如何接管和恢复生产,如何加强治安、稳定秩序以及如何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等,缺乏经验。针对这一问题,晋中南下区党委专门请石家庄市市长柯庆施作《关于城市接管和建设》的报告,还安排南下干部在石家庄进行调查研究,参观炼焦厂、纺织厂、小型铸锅厂等,使他们对城市和产业工人有直观的认识,了解城市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为到新区开展工作做好了准备。

4月28日至5月5日,晋中南下区党委及各地委开始分批离开石家庄南下,经威县、南宫、淮阳等地抵达开封,在开封短暂休整后,于5月中旬到达河南巩县。在巩县明确南下的目的地是湖南省。其间,晋中南下区党委及所辖6个地委重新进行了整编。

巩县整编后,共设置3个地委,即南下区党委和行署机关及原一、二、五地委合并,进入长沙地区;原南下三地委和六地委合并,进入衡阳地区;原南下四地委进入会同地区,并相应组建长沙地委、衡阳地委和会同地委。

晋中南下工作团按照中共中央和华北局的指示精神,边行军边学习,一路南下,历经9个多月,行程3000多里,胜利完成随军南下入湘的特殊使命,旋即又开启建设湖南新解放区的征程。

(四)推进城市接管工作,恢复和发展各项事业

1948年10月15日,华北局作出《关于接管太原的决定》。其中指出,对太原实行保护和建设的方针,还规定了军管时期入城部队及地方党、政、军、民工作人员须遵守的16项规定。1949年2月7日,为统一接管工作问题,华北局决定成立接管委员会,赖若愚为主任,裴丽生为副主任。4月24日,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成立,驻地移入太原,徐向前任主任,罗瑞卿、赖若愚、胡耀邦任副主任。主要职责是: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接收一切公共机关、产业和物资;恢复和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收缴隐藏在民间的武器及其他违禁物品;解散一切反动组织,收缴他们的各种反动证件,登记各级负责人,对其中的反动分子实行管制;逮捕战争罪犯和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系统的革命政权机关;整理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在工人、职员和青年学生中,建立工会、学生会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等群众组织。

太原市接管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社会秩序得到稳定,各项事业也有序恢复和发展。

为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晋中区各地党组织以恢复发展生产为中心任务,制定农业生产计划,进行城市领导农村、城乡互助、发展生产的教育,以巩固和发展革命胜利成果,更有力地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为统一的、人民的新山西的诞生及其今后的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太原市委于5月底至6月初召开农村党员代表会议,检查、布置今后的各项生产工作,恢复发展生产。各地采取了比较有力的措施:减征战勤粮,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贷,支援农民生产渡荒及兴修水利;组织合作供销,开展物资交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在各地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太原市各项事业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为新山西成立后社会秩序稳定、城市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晋中解放区成立的重要意义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晋中解放区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积极参战支前,夺取太原战役的胜利;开展各项建设事业,开启建设新山西的壮美征程。在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晋中解放区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与阎锡山统治集团形成对峙局面。晋中战役后,山西境内只剩下太原和大同尚未解放,拔除这两个残余据点,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首要任务。为组织晋中一带的人力、物力支援解放太原,中共中央和华北局决定组建晋中区,成立党政军领导机构,在此基础上形成与阎锡山当局对峙的局面。晋中解放区成立后,组建对敌斗争委员会,组织武工队不断加强对敌斗争,集中力量,发动有重点的政治攻势,瓦解敌军;成立太原战役后方指挥部,担负有关太原战役的一切人力物力调用,包括弹药、被服、作战器材等补给,卫生、勤务、医院设置,运输任务、民工民兵与兵站的部署等工作;成立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实行军事管制,统一领导与指挥入城部队、党政军民机关、警备部队及各接管组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为太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开展政治攻势、民众支前参战,接管太原奠定政治基础,也对阎锡山统治集团形成一种战略性震慑。

第二,晋中解放区党政军系统成为新山西政权的雏形。晋中解放区成立后,组建晋中区党委、晋中行署、晋中军区(始称中共太原区党委、太原行署、太原军区),由晋中区党委统一领导该地区的工作。这是一个完整的省级机构建制,是新山西政权的雏形,在新生的人民政权成立前为解放、接管、建设太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山西省建制恢复后,新成立的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基本沿用了原晋中解放区的组织架构及组成人员。

第三,配合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晋中解放区成立后,按照中共中央和华北局关于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部署,开始攻坚太原。东山战役后,中央军委电示太原前线加紧围困,暂缓攻城:“估计到太原攻克过早,有使傅作义感到孤立,自动放弃平、津、张、唐南撤,或分别向西、向南撤退,增加尔后歼灭的困难,请你们考虑……再打一二个星期,将外围要点攻占若干并确实控制机场,即停止攻击,进行政治攻势。”晋中解放区全力配合太原前线的战役部署,有效加强了政治攻势和支前等工作,积极支持和协助北平和平解放。山西全境解放后,人民迸发出高昂的革命热情,在党的领导下,以太原为中心,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资助,配合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与此同时,晋中解放区抽调干部南下(大部赴湖南),支援全国新区建设,为巩固和发展新解放区作出巨大贡献。

晋中解放区自成立到完成其历史使命并奉命撤销虽然仅有一年时间,但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奋力拼搏、挥洒热血,留下一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奋进新时代,我们更要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实际行动,扑下身子干、挺起脊梁扛,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续写山西踐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区党委晋中解放区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晋中市委统战部调研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解放区的天
加快培育百亿企业 建好晋中国家农高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党委: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晋中:率先出台提升乡村治理能力“25条”
中共鄂西北区党委旧址急待抢修
西藏自治区政府对自治区关工委组成人员进行调整
对1946—1948年华中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历史考察
试述党在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1945-1949)的艰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