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元教学为例谈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2-05-30 10:48蒋慧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演讲词跨界形式

蒋慧

在进行综合学习的时候,知识间是不存在边界的。比如与听说读写相关的知识都可以融合在一起,共同灌溉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融合教学的效果通过教学形式的多样展现,而形式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最主要的还是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所以,在认识到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拓展知识单元,可以以知识同类合并的方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可以以灵活拓展的方式建立知识个性化体系,可以以知识形式跨界的方式延续知识的生命力。通过以上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一、以知识同类合并的方式,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同类知识的学习大同小异,学生完全可以用知识同类合并的方式将同类知识归结到一起,增强知识之间的共通性,建立同一知识体系,做到有效记忆。这样一来,知识相加的和变为知识相乘的积,学生更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益而无害。教师无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课本上的同类知识进行不同综合性活动的策划,只需将其合并为一个活动主题。主题空间得到扩展可削弱活动主题单一的问题,综合性学习课堂仍然会变得丰富有趣。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涉及四篇演讲词,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完全可以将这四篇演讲词合并为一个活动主题,让学生在综合阅读中完成该单元的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组,让每小组以抽签的方式领取自己要学习的篇章。学习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这组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该篇演讲词的背景,也理解由闻一多身份以及当时社会环境决定,这篇演讲词必然具有鲜明的特点。该组成员对这些特点进行概括,比如,闻一多借助一些技巧,在行文上用了多个人称“我们”“你们”“他们”,表达自己的坚定立场和鲜明态度;作者还使用很多具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如“骄傲”“宝贵”“卑鄙”“疯狂”等,这些词体现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在句式上,作者大量运用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来表现情绪,增强了这篇演讲稿的感染力和战斗力。其他三篇演讲词也是如此,都是借助一些语言技巧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虽然演讲针对的听众各异,演讲的类型多样,但凡是演讲词都有统一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四篇演讲词后进行概括。例如有学生回答:演讲词要具备鲜明的观点,态度也要非常明确,思路要清晰,内容要充实。教师引导学生将对四篇演讲词的学习合并到一起,为他们进行综合学习提供了“自留地”。

二、以知识灵活拓展的方式,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于丹说:“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人所学到的所有知识大致是通过以上两个途径获得,所以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也要将二者综合起来,以之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当视力向外去的时候,就是灵活拓展学习;当视力向内来时,便是思考的深入。内外探索相结合,才能造就广阔丰富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实现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第四单元都是演讲词,但知识学习并不能仅限于这四篇文章,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联想、思考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以此帮助他们提升综合学习能力。这四篇演讲词风格迥异,第一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革命者不屈服于恶势力,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画面;第二篇则从教育出发,向我们论述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第三篇以王选一生中经历的选择为依据,告诉我们在面对人生重要抉择的时候一定要以国家利益为先;第四篇,则向我们充分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每一篇演讲词都能延伸出很多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篇自主拓展阅读。例如有学生选择了顾拜旦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并在了解顾拜旦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后进行了知识拓展,列举了在2021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的表现,如象征中国速度的苏炳添、射落奥运双金的杨倩、人小志大的全红婵等等,并通过对他们训练经历、比赛经历的讲解,完成对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学习活动的主线,如何让这根线编织成一张知识网,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并在外求内应的学习中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三、以知識形式跨界的方式,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狄德罗在其《哲学选集》中说:“一切都在变,一切都在过渡。”对于知识而言也是如此,没有形式永恒的知识,所有的知识都会随着人们应用方式的转变而发生转变。所以,教师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这一知识学习规律,打破听、说、读、写的界限,使得听向说转变、读向写转变、写向读转变、读向说转变。知识在形式的跨界变化中延续自身的生命力,学生可跟随这种知识间的形式转化找到综合学习的根基。

在第四单元“活动·探究”部分,编者已经确定这一单元的学习任务,即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如果将这三项排列起来,便是关于读、写、说的学习活动。但基于演讲的特点和用途,教师还要在教学中体现“听”的环节,由听演讲范读过渡到带感情的读,由有分析的读过渡到有方法的写,又由写的训练向说的训练过渡。可以说,对该单元的综合学习势必要围绕知识形式的相互转化来进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播放演讲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感受演讲者演讲时对语言情绪的表现,以及对快慢节奏的把控。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第二自然段:“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无耻啊!无耻啊!”这一段,通过听演讲音频,学生了解到要用激昂的情绪和短兵相接的节奏体现感叹句的情感,对于反问句、设问句,则用凌厉的语气和怒不可遏的气势表现。写也是如此,为了凸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要注意多种句式的变化,句式不同语气就会不同,语气不同而文章的情感层次就会不同,演讲者也会在抑扬顿挫的演讲中迎来掌声。在这里,学生通过打破听说读写的边界实现了综合学习,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他们会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通过知识形式跨界的转化实现知识全面性的学习。

综合学习不在于形式而注重内容。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知识内容确定综合学习的切口,避免将打造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作为现代教育的追求,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同类别知识归并,实现对相同知识的综合学习;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课外拓展,实现多种知识场域下的综合学习;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形式的跨界,在听说读写能力的相互转化中实现多种能力综合应用的学习。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演讲词跨界形式
跨界
跨界
“活动·探究”:实现演讲词的教学价值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跨界之道
修辞手法在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演讲词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