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持续开展的基本途径

2022-05-30 04:34谢春春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基本途径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

谢春春

内容摘要:综合性学习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第四学段的五个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第五个,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综合性学习的持续发展,更好地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育人”目标,前提是从教材、信息技术、家庭、社区四个方面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关键是活动统贯、由易到难、反复实践的合理规划,保证是细化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正确评价。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持续开展 基本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与内容第五个是“综合性学习”。这些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对综合性学习板块展开了探索与尝试。但囿于应试教育,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体验往往只局限于课堂上的时间,课外运用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所以,教师应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内外学习时间,推动综合性学习的持续性开展,获得多重教育价值。一方面,锻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提高教师对语文课程综合化学术指向的认识。

一.开发课程资源是持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前提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综合性教学的素材,《课标》要求“应该充分利用好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1]所以,语文教师应该要具备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主要从教材、信息技术、家庭、社区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利用教材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依照,初中语文教材,六册书总共安排了十五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有些主题,编者都给出了十分完整的素材,从开场白、教学目标、主次活动设计、到补充资料卡片、附录。教师可以充分整合教材中所给出的素材,引导学生开展小规模的实践活动。[2]比如,八上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开场白对诚信进行了相应的解说以及诚信的重要性,活动设计按照三部分进行:“引经据典话诚信”“环顾身边思诚信”“班级演讲说诚信”。每一活动之下都做了相应的补充,“古代关于诚信的名言和故事”、“关于中学生撞坏汽车的故事”、“演讲”的资料补充。通过教材上的提示,学生搜集了大量關于诚信的资料,不同小组汇总并整理所搜集的资料,讨论诚信对于个人、国家、社会的重要意义。通过以上的环节,学生可以进行讲述、访问、辩论、演讲诚信缺失带给社会的影响。这样一个小规模的活动既锻炼了参与活动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提高了。当然,作为执教者,对待教材,应该持有客观的态度,不能固守书本,教师要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比如:在八上综合性学习“的互联网时代”中,教材中提到的“贴吧、博客、萌萌哒”等词汇与当下的网络流行语不同步。所以,在这次主题中教材给出的提示显得过时,教师有权利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删减和补充。

(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语文教学注入了雄厚的资源,它的出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范围。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综合性教学。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相机、录音笔等电子产品将学生的听说读写素材记录下来,制作成二维码的形式放在班级群里。学生随时可以通过手机等工具互相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方便又快捷,同时还兼顾了输出和输入。比如:在九上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中,除了教材中的活动以外,引导学生自愿加入线上读书沙龙活动,学生将自己对小说中人物的理解做成自己喜欢的资料卡片;此外,还可以制作思维导图来整理自己对小说结构的理解;或者将自己对小说中某个感触颇深的情节进行讲解,录成视频放在线上读书沙龙平台上。教师定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成品进行线上展示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网络环境构建下的学习平台,使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只是单一的文字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使得教学的开放性和网络的多元性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3]

(三)利用家庭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

除了学校,家庭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领域,和家人一起参与学习活动,更能激发家长和学生的兴趣。以家庭的实践活动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辅助,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比如,在七下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就需要家庭的配合。让学生在家庭中参与孝亲敬老的活动,观察父母在“孝”文化上做出的努力,同时采访家庭成员对“孝”的理解,学生为家长做孝亲之事。所有这些在家庭中的学习,学生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此一来,学生对中国的传统“孝”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传承,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种集知识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对家长了解和参与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力的门径。

(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

整合丰富有效的社区教育资源,有利于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八上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学生为了本组成员所参与的项目成功申报,需要对相关文化遗产进行实地的调查、访问等。同时,还需要学生对当地的人文、自然、历史、资源分布等进行深入了解,学生积极主动地与社区进行了联系,在答辩会上,学生展示了精美的文化遗产资料卡,也谈了自己对保护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思考,多渠道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地顺应了综合性学习的理念。

二.合理规划是持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关键

纵观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可以概括为三类主题:传统文化类、语文生活类、社会生活类。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既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使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语文的学习,还能投身社会实践,加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结合实际情况,教师应该从整体上对教材的设计做一个合理的规划,使学生能在综合性学习中获得真实的学习成果。

(一)活动统贯,主题集中

初中语文六册教材中,传统文化类设计了5次,语文生活类4次,社会生活类6次。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每个学期都有不同的主题贯穿在教材中,那教师不妨对教材做一个调整,每个学期引导学生只做一两类活动,用这一两类活动将本学期的教学统整起来。比如:传统文化类中的“人无信不立”“以和为贵”“君子自强不息”这几次活动就可以统整起来,根据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教学。除此之外,语文生活类中那几次活动:“文学部落”“古诗苑漫步”“走进小说天地”也可以统整在一块,做成一系列的活动。社会实践类的活动也存在类似的规律,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教师没有多余的课堂时间来完成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因此,教师每学期运用课堂时间带学生做类别不一样的两次活动,并且引导学生对主题概念进行区别,然后利用课余、周末、寒暑假等时间让学生来完成相同类别的其他主题。如此一来,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二)先易后难,步步为营

综合性学习教学应该坚持先易后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入,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活动序列。综合性学习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获得,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相应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应起来。比如,教师在执教七上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时,这个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介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如果教师立刻用正常的教学方法来教学,学生很难接受。让学生自己搜索、整理资料,并且谈出自己对“交友之道”看法确实有点难。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性地解读教材中的卡片资料或者某一个历史典故,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的突破口、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交友之道”。随后,教师采用分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别谈谈他们对待“交友之道”的看法。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对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相应的指导,为他们解答疑惑、排忧解难。在“向朋友展示自我”这一环节中,教师也应该以身示范,引导学生自我介绍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使新同学能更加快速的认识彼此。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敢于表达自我、突破自我,通过教材资源的提示,使学生逐步深化对“交友之道”的认识。从教学角度而言,教师应该理清活动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三)反复实践,螺旋上升

实施一次完整的综合性学习,需要经历多个复杂的环节,耗时长,短则需要一周,长则需要一个月以上。因此,针对那些时间跨度比较大,要求略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得到全面提升的活动,可以进行反复实践。比如:七年级上册“文学部落”就是一个耗时较长的活动,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感受文学的诗意,活动设计有四项。由此可见,本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丰富,需要花费学生更多的时间才能做好。纵观六册教材,可以发现七下的“我的语文生活”、八下的“古诗苑漫步”以及九上的“走进小说天地”这几个活动都与“文学部落”有所重合。换句话说,可以将“文学部落”这一活动贯穿整个初中阶段,在它的活动基础上融合新的要求。这一活动如果能从初一持续到初三,还有利于推进整本书阅读学生能够对已经习得的技能进行反复实践。在此次“文学部落”活动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实践能力。只有反复的实践,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学生才能在一次次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进步。

三.正确评价是持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保证

正确的评价是综合性学习持续开展、提高活动质量的保证。能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在师生的交流中进一步升华,还能使师生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坚持正确的评价应该注意:

首先,要细化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该着眼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以及对学习方法的掌握。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要将教师、学生、自我评价综合起来。[5]由此可见,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目标、内容、方式方面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教师必须在课标的指引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价,而非主观臆断向学生反馈,口头表扬几句的敷衍态度,或者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随便给学生打一个等级。相反,教师应该将课程标准的要求渗透到综合性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构建一个多元、立体的评价机制,用“评价”来发挥教育功能[6]。比如,在七上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的附录处,给出了一份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表,这张表格契合了课标对综合性学习评价的建议。这一活动主题培养的语文能力涉及听、说两项,还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如“听话时有礼貌”“注意力集中”“说话时态度大方”“内容有条理”等)。在综合素养上,主要将“信息搜集”与“合作”能力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考查对象,评价指标涉及“能准确获得所需资料”“能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等,同时兼顾了学生、教师、同学不同主体的评价方式。通过表格不难发现,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依然是围绕学生的三维目标进行的。因此,正确的评价是教师将课标的建议作为评价的参考值,根据活动主题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细化在每一个环节中,对学生进行真诚的评价,兼具“生命化”“生本化”“多元化”。

其次,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综合性学习是一项过程漫长,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极力参与资料的搜集、整理、汇总与活动计划的制定,开展活动,整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一般课堂从未有过的“快乐”,努力地激发自己学习的最大能力,教师要对学生每一次活动的进步给予肯定。但是,努力了不一定会有收获,教师同样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虽然,综合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收获,但并不是说就可以忽视对结果的评价。长此以往,学生会被错误的认知导向,认为综合性学习是不注重结果的,只要参与过程的学习就行了。这样一来就背离了综合性学习的初衷。[7]总之,在综合性学习中应该将“评价”貫穿始终,关注学生在每一个环节的的进展,运用评价使学生进行更好的活动探究。

最后,师生必须明确,活动的评价并不代表活动的结束。相反,师生应该在评价交流之后,不断改善各方面的不足,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通过评价,学生对学习效果和疑难所在将会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的体验,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与保护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

综上所述,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理念的综合体现,在未来的教学中,这种以活动为依托、问题为导向、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中心的创新型教学内容,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以上三种教学途径的指导下,坚持“敢做”“真做”“巧做”,结合不同的活动主题,开发资源、合理规划、正确评价,推动综合性学习的持续开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真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2]蒙亮.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六种途径[J].文学教育,2020(03):1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4]靳彤.统编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编写体例及教学建议[J].语文建设,2017(10):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6]郑新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的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J].教学与管理,2021(11):106.

[7]胡丽桢.孙志满.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学业评价调查研究报告[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9):128.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基本途径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基本途径和一般模式
生态文明视野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析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论文本细读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