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下的小学语文戏剧教学法研究

2022-05-30 15:56刘铃铃谢萌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刘铃铃 谢萌

内容摘要:传统戏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采用戏剧教学法,不但能强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体来说,可以從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学习素养,挖掘教材资源,丰富学习路径,改变教学方式,增强学习兴趣,融入课外活动,拓宽学习视野等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文化传承与理解 小学语文 戏剧教学法

传统戏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界对于戏剧起源与发展的说法众说纷纭[1],但是大致可以看出,早在先秦,戏曲就已经萌芽,唐宋之际逐步成型,至元代走向成熟,直到20世纪引进西方的话剧,中国戏剧发展史才算完备。可以说,中国戏剧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见证。中国戏剧本身蕴藏了中国人的智慧和精神,其富于魅力的表现形式,喜闻乐见的表现风格,促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成熟和完善。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国革命开始,乃至中国的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一直注重弘扬、传承和提升。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采用戏剧教学法,设计富有情趣的戏剧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知戏剧文化,认同戏剧背后蕴藏着的中国人的智慧和精神,同时促成学生在生活中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不但能强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戏剧教学法的含义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戏剧产生的历史都比较早,跟祭祀、庆祝、娱乐、教育等有关。然而,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却是近代以来的事儿了。20世纪60-70年代,英国戏剧教育学者Dorothy Heathcote从表演中获得启发,设计和规划了一系列戏剧教学程序,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教学效果的提升[2]。Dorothy Heathcote创立的戏剧教学法概念由此在欧美各国兴盛,并传播到东南亚。

在我国,曾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曾经针对当时国人精神涣散,无团结力的现状,提出利用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编排新剧就是活动之一[3]。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在晓庄师范工作,期间支持成立了晓庄剧社,还亲自担任社长并登台演出。直至现代,在语文教育领域,也有不少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在推进戏剧教学法的应用。有的着眼于整体应用,有的着眼于某个分支领域。但是总体来说,戏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尤其是从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科素养培养角度讨论戏剧教学法的研究还不多见。

二.戏剧教学法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价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四个核心素养之一,指的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弘扬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4]。

众所周知,传统戏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对中小学生开展戏剧文化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总体来说,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角度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戏剧教学法,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1.促进学生感知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戏剧教学法,既需要从技术层面对相关的课文或者教学环节进行戏剧化改造,也需要让学生了解戏剧这种艺术形式,以及这种艺术形式背后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对戏剧教学法予以认同并配合执行。例如在开展戏剧教学法之前,配合视频、图片对学生简要介绍戏剧的由来,以及丰富多彩的地方剧种,让学生对戏剧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进而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心理。有了对戏剧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戏剧文化要素的感知,学生对教师即将开展的戏剧教学法自然而然就能接受。

2.增进学生认同传统文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戏剧教学法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因为小学生对模仿和表演有着天生的敏感,正好契合戏剧表演的内在要求。例如我们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摒弃以往陈年老套的“讲授+操作”的教学模式,先请学生把要写的作文情景表演一遍,然后请学生把表演的情景写下来。学生从此不仅会爱上写作文,同时也会对戏剧表演感兴趣,这样自然会增强对戏剧这种传统文化样式的认同感。

3.推进学生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要做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绝非一朝一夕一人一事之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戏剧教学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学生才会认同戏剧,以至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播和弘扬戏剧这种传统文化样式。例如在语文课戏剧教学法应用的基础上,小学课外活动环节开展相关戏剧表演活动,把语文课上学到的表演方法直接搬到课外,策划故事会、诗歌诵读、课本剧汇演等等。通过戏剧文化的学习和践行,小学生的心中一定会埋下传统文化的种子,将来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开花结果。

三.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戏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戏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践,学界已有不少讨论[5][6][7]。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戏剧是小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借助该载体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从而真正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为此,我们认为,可以从教育观念、教材、教学方式、课内外互动等四个层面,将戏剧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进一步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1.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学习素养

目前,由于戏剧教学内容在考试中鲜少涉及,教师自身对戏剧教学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因而对戏剧教学篇目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就谈不上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戏剧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与此同时,学生不仅会因为教师对戏剧教学篇目的漠视而忽略对戏剧的学习,也容易受到新媒体时代文化快餐的冲击而迷失自己,对戏剧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疏离感,更谈不上理解和传承戏剧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的戏剧文化素养,并身体力行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感化学生,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努力实现。

从宏观层面来说,新形势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精华,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都应该在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語文教师更是应该跟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在教育领域传承中华文明。

从中观层面来说,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四个核心素养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养工作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责无旁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了解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于语文学科教学标准的要求,其次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教学技能,最后要注重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对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因势利导。

从微观层面来说,戏剧教学法是经过实践检验并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无论是对于中学语文戏剧课文篇目的教学,还是针对小学语文相关课文篇目的教学,都已经发展出了一整套可复制推广的教学程序。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了解舞台说明、悬念、冲突、结构、台词等基本戏剧元素,并深入研究戏剧知识背后蕴藏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之应用到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挖掘教学资源,丰富学习路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凝聚了无数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心血和智慧,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语文教育教学各项活动的开展必须而且应该以教材为基础。以戏剧教学法的应用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挖掘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戏剧文化学习的路径。

首先,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篇目类型丰富,散文、诗歌及小说多种体裁皆有,童话、寓言、神话、古诗、文言等多种类型兼备。但从戏剧教学法的角度来说,并非所有类型的课文篇目都适合采用戏剧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视角,深入挖掘各类型课文中的文化内涵,灵活选择教材内容,融入戏剧教学法。大概来说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课文的内容有矛盾冲突。像小说、童话、寓言、神话都能满足需求。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课文《小英雄雨来(节选)》有描述雨来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的片段,情节曲折一波三折,非常适合采用戏剧教学法。二是课文的人物个性鲜明。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课文《猎人海力布》中,海力布为了帮助乡亲,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课文中的人物个性十分鲜明,如果学生创编戏剧进行表演,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小学语文教材从学段目标与内容来看共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戏剧教学法也可以从这五个方面开展设计。如小学低段的学习动物类汉字环节,可以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汉字所代表的动物的声音、动作和外形特征等,既让学生对动物类汉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加深了对汉字文化的了解,这也是戏剧教学法的体现。再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社会经验缺乏,社会认识浅薄,对写作缺乏热情。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也可以利用戏剧教学法创设直观生动、富有文化特色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丰富其生命体验,促使其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

3.改变教学方式,增强学习兴趣

戏剧教学法的本质不在于戏剧,而在于教学。这种方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旨在激发儿童学习天性,增强戏剧文化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能。目前的研究将戏剧教学法或者教育戏剧无条件、无差别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这样的研究往往没有认识到儿童的立场,没有区分儿童的发展阶段性特征。我们在利用戏剧教学法开展语文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学段特征[8],差异化地将戏剧元素有机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在第一学段,小学生心理发展上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特点,自控力较差,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低下。根据这样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应用戏剧教学法时,就不必拘泥于剧本编写、角色扮演的戏剧化流程,而主要采用“游戏”的方式,对简单的童话或寓言进行戏剧化改造,通过角色扮演、即兴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力和自控力。

在第二学段,小学生在心理发展上既具有形象性和具体性,又向抽象性和概括性发展,自控力加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初步提升。这个阶段可以对学生介绍戏剧以及戏剧文化常识,让学生了解戏剧的由来和发展,对戏剧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结合课文进行简单的剧本改编,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物特征,继而可以开展简单的戏剧表演,这样学生必然会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第三学段,小学生具备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专注力和自控力大大增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这时可以在前两个学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戏剧教学法。对于可以采用戏剧教学法的课文或环节,首先要分析人物,让学生了解和揣摩人物的外貌、性格、语言、动作等特征,其次是改编剧本,将人物和情节进行戏剧化表现,确定角色、台词、动作、场次,再次是实践展演,可以以教室为舞台,运用投影仪设置表演背景,学生分角色按场次上场表演展示,最后是师生点评,就表演效果进行总结提高。

4.融入课外活动,拓宽学习视野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内教学,课外活动也非常重要。语文教学不能囿于教室这一方天地,而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和生活。因此,除了在语文课内应用戏剧教学法,还可以将戏剧元素融入课外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我们认为,戏剧教学融入课外活动,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开展。

一是增设戏剧类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及时吸收最新教研教改成果,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创造性,受到多数学校和师生的欢迎。结合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培养,我们认为小学语文课程之外,可以开发和增设戏剧类校本课程,讲授戏剧和戏剧文化知识,让学生在课外也能接受戏剧文化的熏陶。

二是组建校园戏剧社团。在增设戏剧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还可以把校园内的戏剧爱好者聚集起来,组建校园戏剧社团,开展戏剧展演相关活动,加深学生对戏剧文化的认知,升华学生对戏剧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做好戏剧文化的传承。不少学校的实践案例给我们启示,在语文课上应用戏剧教学法,还只是传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初步形式,真正要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还必须从课堂走向课外,使得戏剧这种艺术形式走进学生的校园生活。

综上,传统戏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基于儿童认知的立场,采用戏剧教学法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不仅能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挖掘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方式,让自己的课堂呈现出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徐慕云.中国戏剧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马利文.戏剧教学法的起源、表现形式、类别与作用[J].中国教师,2011,(17):19-21.

[3]徐大军.张伯苓的戏剧教育观及现实意义[J].上海戏剧,2004,(11):27-2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5]贾飞雪.戏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戏剧,2016(9):152-155.

[6]徐征.戏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19(11):151+153.

[7]徐俊霞.戏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与运用[J].语文建设,2020(18):78-80.

[8]袁丽.浅谈小学语文学习的三个学段的评价[J].才智,2009(21):81+211.

基金项目:2021年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文化传承与理解视角下的中小学语文戏剧教学研究与实践”(2021-GX-374)。

(作者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红糟房小学校;重庆科学城第一实验小学校)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