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

2022-05-30 10:48樊琦
共产党员·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总书记时代

樊琦

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重要论断意蕴丰富、内涵深刻,我们需要深入学习领会,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续写新时代发展的壮丽篇章,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深刻把握“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根本保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具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中之重、要中之要。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和国家才有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领路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面对国内改革发展面临的众多新矛盾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智慧、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谋划国内外大局,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及时果断提出重大战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重大任务,率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砥砺前行,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全面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也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实践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全党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有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的领路人,是党和国家之幸、人民之幸、中华民族之幸;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中华“复兴号”巨轮必将劈波斩浪、扬帆远航,驶向光辉的未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十年伟大变革提供了科学指引。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指引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实践中,充分显示了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形成的共同意志,是必须始终坚守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不断增强维护“两个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真正做到情感上衷心爱戴核心、思想上高度认同核心、政治上绝对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紧紧跟随核心;必须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創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好不好,自己走了才知道。想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满怀希望地设想,修建16万公里铁路,修建160万公里公路,建设3个世界级大港,但当时人们多将其视为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铁路密布、高铁飞驰,公路成网,世界级大港十有其七,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先生当初的设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习近平总书记总结说:“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深刻重塑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格局与趋势。中国道路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征程上,只要我们脚踏中华大地,坚持胸怀天下,继续奋进在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上,就一定能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进一步证明,只要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正是按照这样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不懈努力、久久为功,不仅努力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且着力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千方百计增加人民福祉,为人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今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最终体现在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了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体现在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上。

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辽沈战役纪念馆时,在一组“东北解放战争人民支前统计”数据前驻足良久。他感慨地说:“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同国民党的大决战,既是兵力火力之战,更是民心向背之争。辽沈战役胜利是东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来的,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的由衷感怀,道出了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内在逻辑和制胜密码。回望这十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从实现摆脱贫困的千年梦想,到贡献“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从打赢防洪抗震救灾的应急之战,到抗击百年不遇的世纪疫情,人民的支持参与,始终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在这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前,我们只要始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共同奋斗,就一定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坚持自我革命,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打铁还须自身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于把我们党打造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保证每个支部都成为坚强堡垒,每个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空前力度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自我革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刹住了诸多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各种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带动了全党全社会风气整体转变。新时代十年以铁的事实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判断:“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腐败是社会毒瘤,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坚定,坚决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肃清流毒,以党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新时代十年间,我们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去疴治乱,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不敢腐的震慑充分彰显,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自觉显著增强,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不断巩固。2014年12月,習近平总书记在镇江考察时,74岁的崔荣海老人紧紧握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手说:“您是腐败分子的克星,全国人民的福星!”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

作风问题、腐败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只有利剑高悬、震慑常在,才能永葆党的肌体健康。新征程上,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我们必须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厌倦情绪,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松劲念头。只要全党永远保持吹冲锋号的激情,保持永远在路上的韧劲,积极探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贯通融合的有效载体,就一定能打牢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猜你喜欢
总书记时代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总书记心系千万家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三任总书记哀悼105岁老红军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