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提高随文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2-05-30 10:05劳秋兰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识字方法随文识字语文教学

劳秋兰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课标对小学生识字量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学生识字难度和压力增大。目前,“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效率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很多教师将随文识字引入课堂实践中,通过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分课时识记生字、以境引字、依托媒体识字等策略,找准随文识字的关键点,让学文与识字巧妙融合,有效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關键词]语文教学;随文识字;识字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30-0019-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很多教师将随文识字引入课堂实践中。随文识字的主要理念就是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使识字不脱离特定的语言环境,并在形式多样的认读中提高生字反复出现的频率,从而达到识字目的。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充分运用随文识字模式,利用教材优势给学生创造广阔的语言环境,让识字和语言同步发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有侧重地学习生字,能够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随文识字教学。

一、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识字的一般步骤为:拼读生字的字音→用识字方法记住生字→运用生字(检测读音或遣词造句)。其中,“用识字方法记住生字”这个步骤是随文识字的“重头戏”。目前,最常用的识字方法有以下几种。

1.拆字法识字

这就是学生经常说的“加一加”识字法,即把生字拆分成几个部分,看生字是由哪几个字或偏旁组成的。比如,“和”字是由“禾+口”组成的字。

2.形近字识字

这可以称之为“比一比”“换一换”“减一减”识字法,即用学过的字形相似的熟字与生字进行比较,在对比中识记生字。如学习“岭”字,学生可以给其换部首,组合成“领、零、玲、铃、龄、冷”等字,在比较中掌握多个形近字;学习“垂”字,可以用“睡”字减去“目”的方法来识记。

3.同音字识字

这是把相同字音的汉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识记。如将“已”与“以”放在一起区分识记。

4.扩词识字

这是给生字组词,通过一字多词来识记生字。

5.编字谜、口诀识字

这是根据生字的字形、字义,通过编字谜来识记。如学习“春”字,教师指导学生这样记:“三人一日游”或“三人看日出”。学习“告”字,教师出示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

6.编故事、歌谣识字

这是通过想象,利用生字的各个偏旁编成小故事或歌谣,帮助学生识记。学习“藏”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编故事:一位忠臣遭坏人追杀,躲在草丛里,一手握瓦片,一手握刀戈;通过创编儿歌“有女就是娃,有手挂图画,有虫是青蛙”,教师引导学生区分识记“娃、挂、蛙”等字。

7.看图识字

这是通过课文插图或课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从而识记生字。如学习“沿”字,教师先展示小河的图片并解释“‘沿就是‘边的意思,看,小河的岸边就叫河沿”;再展示一只碗并解释“碗口的边就叫碗沿”;接着,引申提问“那床边叫什么?”,学生回答“床沿”。这样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沿”字,学生就能轻松识记。

8.联系生活识字

学生学习了生字,联系生活中自己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这个字,进而识记生字。

9.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

这是运用形声字的一个偏旁表读音,另一个偏旁表字义的规律归类识记生字。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小青蛙》一课,教师让学生观察生字“清、晴、睛、情、请”,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发现这些字都带“青”字,读音与“青”相近,而偏旁则表示不同的字义。

10.字理识字

这是根据汉字的演变规律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形成记忆,从而有效识记生字。这种方法需要教师提前搜集材料。

此外,还有很多有趣又容易操作的识字方法,如做动作法、找近义词法、找反义词法、联想法等。

指导学生自主识字,目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识字。在教学过程中,从字形的识记到字义的理解,都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比较,教师所做的只是适当地引导和充分地肯定。在这样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分课时识记生字,平衡识字与读书的关系

为了解决学生识字压力过大这一难题,我们在实践中探寻出了“分课时识记生字”的策略。因为新课改对低年段的识字写字要求是“多认少写,识写分流”,每一课要求学生会认的生字很多,所以教师就要把所有要识记的生字分散到各个课时里指导学生识记。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课要识记的生字有17个。为了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平衡识字与课文朗读的关系,我在备第一课时的时候,只选取了“假、转、爪、趟、猪、闷、受、骗”这8个作为本节课要识记的生字,而其他生字放在第二课时进行学习。这样分散学习的安排基于以下考虑:(1)第一课时的教学要完成认读生字、读通课文、扫清阅读障碍、了解课文大意的任务,就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读书。如果要求学生在第一课时就记住所有生字的话,光识字这个环节就会消耗完整节课,学生读书时间和写字时间就得不到保障。(2)整节课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讲解如何记住生字,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3)“假、转、闷”是多音字,学生在一开始读课文时就要读准确,因此教师要在第一时间正音。(4)安排在第二课时识记的生字,在第一课时的学文过程中也要指导学生拼读并读准字音,在第二课时理解内容、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再指导学生随文深入识记。只有这样,整节课的学习才不会显得枯燥乏味、零散无章,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读书和写字的时间。

三、以境引字,让学文与识字巧妙融合

汉字不单是线条组成的符号,更是融音、形、义、情于一体的表意文字。教师精心创设与课文相契合的识字情境,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何创设情境引出生字来帮助学生识记呢?教师可以通过把握以下时机创设情境。

1.单独分散引出

如果课题有生字,就在一开始学生字。读到哪句话,就把这句话里的生字单独提取出来,先读一读、记一记、扩扩词、说说话,再放回自然段中读好句子、理解字义,让识字为阅读服务,在阅读中巩固生字。

2.段落集中引出

教师让学生先读文章段落,再把段落中的所有生字集中提取出来识记,交流识记方法,最后让生字回归课文当中,进一步通过读文检测学生的识记效果。这种方法适用于同一段落中有多个生字。

3.最后集中引出

课文学完,学生读得有感情之后,把学过的所有生字集中提取出来,再单独认读识记。

4.多种方式引出

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方式,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选用不同的生字引出方式。如在交流初读情况时引出,在看图或谈话过程中引出,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引出,在展开故事情节的过程中适时引出等。

以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的教学为例。

师:一说到古诗,我们就会想到一位非常出名的诗人——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写的一首诗。(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题目,引出生字“宿、寺”)

师:课题中有两个生字,谁能带大家读准字音?(一名学生领读)

师:字音读准了,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宿”的字理图,讲解“宿”的字义并组词)

师: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过“寺”?(展示寺庙图片)

师:原来题目的意思是说,诗人夜晚住宿在山上的寺庙里。李白住在山上的寺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请自己读一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自由读古诗,感受到山寺“高”的特点)

师:从哪里看出来山寺高呢?(学生回答“危、高百尺、摘星辰”)

师:“危”和“辰”是本课生字,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引出生字“危、辰”。字理识字“危”,理解字义,组词;“辰”对比“晨”,理解字义,组词生辰、时辰、星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说明了什么?

师:让我们把生字放回诗句中并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山寺的“高”。

师:站在这高楼上,李白本该高声吟诵一番,但是他却有怎样的表现呢?(不敢大声说话)为什么呢?( “恐惊天上人”)(引出生字“恐、惊”)

师:这句诗有两个生字,这两个字都带有“心”字,表示这两个字都跟心情有关。“恐”表示害怕,“惊”表示惊动。请给它们组词。(学生组词)诗人不敢大声说话是因为害怕吗?(学生说是担心惊动了天上的人)

(学完整首古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师:不知不觉中,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刚才学习的生字吗?(引出所有生字,集中展示,学生通过“开火车”的游戏识读生字)

以上课例,就选用了不同的生字引出方式。教师先从诗歌情境入手,再跳出情境,最后又回到诗歌情境中,自然巧妙、不留痕迹地引导学生认识了生字、学会了读书,从识悟情,达到了文与字的完美统一,让识字与学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先读透语言文字,把握阅读重难点,再分析生字,找准字与文的结合点,抓住重点字词引导学生感悟课文,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识字。

四、依托媒体,让生字识记更具实效性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因为年龄小,知识储备和语言积累不足,很难通过独立创编字谜、口诀、故事、童谣来识字,更别说是字理识字了。大多数学生只能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换一换”、扩词识字或者看图识字、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和联系生活识字等方法,因为这些方法相对简单。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前准备好能够帮助学生识记生字的资源。

1.准备字理识字的图文资料或小视频,让识记更深刻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神州谣》一课,识记“州”字时,教师运用字理和比较的方法指导学生识字。教师先出示“川”和“州”两个字并提问:“这两个字长得这么像,它们有什么关系呢?”在学生说出这两个字的异同之处后,教师再出示河流的图片:“瞧,‘川就是河流的意思。”接着,教师出示一幅河流中间有陆地的图片:“再看这幅图。在河流中间有一小块陆地,这就是最早的‘州。后来,它就慢慢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州字。所以啊,这‘州字最早的意思就是河流和水中间的一小块陆地。它比‘川多几个小点儿,就代表小岛了。”这时,教师展示古文字“州”的演变过程图,并引导学生拓展延伸识字:“在生活中,你们听过或见过这个‘州字吗?”当学生说出钦州、广州、 苏州、杭州等地名时,教师借机补充:“‘州是过去的一种行政区域名称。”通过图片和多媒体的形象展示,加上教师的解释,学生对“州”字的理解和记忆变得非常深刻。如此,识字不再抽象,学生的识字效果更佳。

2.准备字谜、口诀、小故事、童谣等资源,让识记更有趣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识记“卖”字,教师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了猪八戒买西瓜的小故事:“一天,猪八戒带着十元钱到街上买西瓜。他挑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卖瓜的老板说十元钱一个。猪八戒把十元钱给了老板,自己抱着西瓜回家了。卖瓜的老板得到了十元,所以‘卖字头上有个十字,买瓜的猪八戒少了十元,所以‘买字头上没有十字。”听了这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学生不仅记住了“卖”字,还学会了区分“买”和“卖”。

依托媒体,识字过程变得形象有趣,学生对字义的理解不再抽象,且学得兴趣盎然,识字更具实效性。

在语文课堂中,采用以上策略激发学生的識字兴趣,能够提高随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林飞凤.小学低年级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探讨[J]. 新课程(上),2019(12):18.

[2] 雷秀萍.如何处理低年级识字课中识字与阅读的关系[J].华夏教师,2020(14):42-43.

[3] 王朝芹.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3(1):75-76.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识字方法随文识字语文教学
浅探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兴趣激发,让学生乐识字会识字
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