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行笔有法

2022-05-30 19:47尹步桥
课外语文·上 2022年9期
关键词:双龙洞游历游览

尹步桥

★每个人都喜欢旅游,因为旅游让我们体验到生活不一样的精彩,狭义来讲,记录我们旅游踪迹的文章,叫做游记。但广义来讲,别有一番深意。游记体裁,表面是一种写景叙事的记叙文,但从深层次分析,它是一种值得品味的散文,明线和暗线贯穿着时空转换的游览场景,优美的如自然流水的文字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记金华的双龙洞》取自叶圣陶游记散文集《小记十篇》,本文兼具语文性和文学性,更是模仿写作的好例子。本文从线索、情景和模仿的角度出发,设线写“记”、用语绘“景”、聚笔抒“情”。

设线写“记”

游记类的文章需要我们把握好文章的主要结构和脉络,才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的游历娓娓道来,不至于突兀、不至于乱套。

潺潺溪流,抓住游踪主线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线索就是“溪流”,阅读全文,同学们能够跟随作者描述的景物和游踪,徜徉于潺潺水声中,这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只要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这条点明行文的主线和记录的顺序,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结构。这就能让我们以现代“资深驴友”的身份做一个旅行者,一步一个脚印,探沿途所见之美景,阅内外洞之神秘,满足自己探寻世界的好奇心。这就启发我们写游记类文章,一定要拟写好线索,有序记录自己的每一处游踪。

顺序写景,描写景物有序

游记类作文容易写成流水账,造成无序罗列、有意啰嗦的毛病。其实,我们的每次游览都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所以将游览叙事和记录写作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十分重要,以本文为例,看作者如何有序描写景物。(见表)

通过这份表格,同学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描写是十分有序的,不会浪费一墨一字,更不觉得啰嗦累赘,而是出于观赏景物的初心完整地记录自己的每一处游历,让我们也身临其境地“观赏”到双龙洞的美丽和神秘。

用语绘“景”

双龙洞坐落在浙江省金华市北郊西南山麓,周围林海莽莽,洞内外水流潺潺。本应该是本文主要的描写对象,但是作者选择将游历的整个过程都写了一遍,大有“导游”的色彩。

着墨双龙洞前美景。作者极力描写山之美,山之美体现了山上花的种类之多、之美。映山红与油桐花与山上沙土融为一体,如人工调色一般,顿觉“明艳”。

着墨双龙洞口气势。作者初见双龙洞外洞口,只感觉大、宽,至于大、宽到什么程度呢?在作者眼中,像桥洞、像人民大会堂,规模之大令人瞠目结舌,确实相当有气势,让人的魂魄仿佛都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直面孔隙的艰险。所谓双龙洞有外洞和内洞两个洞,而连接两个洞的就是这个艰险的孔隙。作者也只能“(身体躺着)贴着船底”,往内洞“滑行”,而身体上方的石头都仿佛向我挤压过来,看到这样的描写,我们也仿佛不能呼吸了,感作者之所感的那样紧张和恐惧。

浅墨内洞的神秘。内洞的神秘其实是各种姿态的石钟乳和石笋集合体,在昏暗灯光的照耀下,这些石钟乳和石笋都能在脑海中幻化成“神仙、动物”等各种名目,课文着墨“孔隙”内景,将游历之感、体验之情跃然纸上。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奇观描写是专注入心的。同学们要重点消化吸收“孔隙”和“内洞”的语言描写,其实作者的描写语言是朴素自然、准确传神的,还可以看看黄龙青龙的传说,以此进行联想,进一步理解双龙洞的历史意义。

聚笔抒“情”

游记类课文,重在描写生动优美的大自然,但所谓“千人千面”,每个人对于美景的感受和体验是不一样的,但作者选择了即景绘心,情感的抒发尤为真挚。所谓即景绘心就是在游历的过程中,每看见一处美景,就记录自己对这份美景的感受,这样能够让我们有“立竿见影”的表达效果,也更能及时地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比如作者初见山上的映山红,觉得它们特别有精神。再见溪流,仿佛溪流在“变着调子”唱歌,如一位戏者,如泣如诉,诉说着双龙洞的神秘;也像一位歌者,赞美着双龙洞的美丽。再见洞口,抒发对洞口“突兀森郁”的内心感慨;再到内洞石钟乳和石笋的千姿百态……无一不令人神往,都让人不约而同地感叹祖国山河的秀丽,也更能激发我们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这种即景绘心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模仿。

小试牛刀

同学们,这篇散文作为范文在同学们理解消化后,可以模仿写作,我们不妨把目光聚焦我们家乡的某一处风景,写一篇游记。当然在模仿写作的基础上,我们也要做一些灵活的修改,而不是单纯的改写,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我的写作个性和写作素养。

第一,明写作思路,布文章结构

写景的文章,要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来描写,这就需要在写作的时候交代观察的方位和游览路线。例如,我们写《游览故乡的名山》,可以先总写名山的特点之后,按照自己的游踪依次交代在上山路上—山腰—爬上山顶—下山的所见所闻。这样我们可以随着位置的转移,把移步和换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我们还可以用总分总的写法。先在文章的开头总写景物的特点,然后再分别具体描写景物的特点。最后,在文章的结尾再总写景物的特点。这样就能条理清楚地、层次分明地记录自己的游历经过,文章结构就会严密,过渡的表达也会自然得体。

第二,细心观察,及时记录

阅读完《记金华的双龙洞》,有的同学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作者明明是旅游,為什么能够将那么多的景物都一一记录下来,难道他带着笔记本吗?其实不然,这是因为作者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较为细心,这种细心的观察,将事物的特点已经明确“记录”在自己的脑海当中,同时,作者观察事物的时候善于从不同的方位去观察事物的特征,如在洞口采用了仰视的角度,所以看洞口就像是桥洞;看内洞的时候,采用平视,所以石钟乳和石笋尽收眼底。

因此,观察景物,不但要细心,还要注意选准观察点,让景物的描摹栩栩如生。

第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南朝时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写道:“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只有把自我情感融入自然之景,才会达到“景中有我”的境界, 从而更好地绘出独特之景来。例如漫步在山间,看见晶莹的露珠,你会由衷地感受到它就像珍珠一样闪烁在幽暗的岩石之中,你会感到它的晶莹闪烁之美。例如,行走在公园的某处角落,纷纷扬扬的树叶随风而起,你能感受它的自由轻松之美。哪怕是途经一处溪流,潺潺的流水声、冰凉的溪水都能让自己沉重的心情顿时释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正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样融情于景。所以,同学们在写景时, 一定要适时地借景抒情, 让笔下之景,渗透出自我的感情,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同学们,游记类文章就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有条理地记录下来,但又不是以“流水账”的形式一一记录,而是要处理好素材,用心去观察游历过程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走进自然的深处,聆听自然的灵性,同时记录自己的感受,以流畅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为大家呈现祖国山水的美丽和山河的壮丽,这样在情与景的交相辉映之下,才能将旅游之乐溢于文间,妙趣横生。

猜你喜欢
双龙洞游历游览
游金华双龙洞
我和叶圣陶先生游双龙洞
来,一次游览七个世界
游览乘法大观园
景美篇之行踪清晰
美术馆游览指南
随着脚步看风景
博物馆之探案游历
蚂蚁帝国游历记
游历阳光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