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体育教研活动“三度”推进策略

2022-05-30 00:21蔡景台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温州市教研体育教师

蔡景台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工具,尤其是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催生了教研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线上教研活动成了各级各类教研部门及学校的首选。为了突破线下教研的局限性,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顺势推出了系列线上教研活动,先后开展温州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半月谈”线上公益活动、温州市中小学体育关键问题解决“线上月讲”活动以及体育与健康学科“百场万人携手行动”等教研活动。笔者分别从广度、深度及效度上阐述上述新的教研活动范式,供教研活动设计者参考。

一、线上教研活动的广度:跨区域联动

线上教研活动的广度是指参与教研活动所涉及的区域范围,以及各区域内的教师参与人数。以笔者发起的温州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半月谈”线上公益活动(以下简称“半月谈”活动)为例,每期活动时间固定为每月的1日与15日晚19:00~21:00进行线上直播,该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把跨区域联动的优势尽可能地发挥出来,通过互联网把不同区域的教师串联起来,从而实现优质教研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共享共融。

一是,“半月谈”活动内容丰富。在“半月谈”活动策划之初,幕后团队就通过实名问卷调查对温州各县市区部分骨干教师进行调研,并且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半年12期不同的活动主题,有教学观点、教学经验、学科知识或个人成长故事等,这些主题在一定程度上能与一线体育教师产生共鸣。二是,“半月谈”活动范围广。在确定了12期活动主题后,确定12名来自温州不同县市区的骨干教师负责其中一期的活动,由此成立12个工作坊,每个工作坊负责人(坊主)根据本期的主题自行选取省内外不同区域的8~10名教师组成工作坊成员,并由坊主进行分工:1名主持人、2~3名分享教师(时间约20分钟)及负责材料收集活动报道撰写的教师等。三是,“半月谈”活动嘉宾阵容强,每期的活动由幕后团队邀请1名专家,对分享教师进行点评,有特级教师,也有来自大学的教授。四是,“半月谈”活动突出公益性。无论是幕后团队还是分享教师以及每期活动的点评专家都是无偿进行,一群怀有共同梦想的体育人通过线上教研无形中凝聚体育人更强大的精神与力量,传递榜样的正能量。

如,“半月谈”活动第14期的主题为“言传身教,以体铸魂——记体育人的影响力”,承办本期活动的团队来自郑经明工作坊。本期活动由3个部分组成,分为团队介绍、体育人故事分享及专家引领。由主持人发起线上10群联播,并介绍郑经明工作坊团队,随后开始体育人故事分享。第1位分享者以“尚武修文,以文会友”为主题,讲述了一个体育人开办读书会对身边人的影响。第2位分享者以“以‘武之魂,筑人为心——记一个柔道教师教育行动对学生的影响”为主题,讲述了用柔道“精力善用,自他共荣”的“魂”收服学生的心,教育影响每一名学生,让体育从身体教育升华成生命教育。第3位分享者以“以‘武之力,行教育之本——记一个体育人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为主题,分享了他作为一名家长以体育兴趣为出发点,利用家长自身体育优势,通过鼓励和高质量的陪玩、陪游和陪学“三重境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一技之长。

浙江省体育教研员、省特级教师作为本期嘉宾进行现场点评。他对3名分享教师从育己到育人过程中的点滴积累和坚持的故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了“半月谈”活动持续开展对温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产生的深远影响。他指出在这一期活动中,一是探索出了一条线上教研活动的新模式,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新型平台;二是促进了广大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及时总结、反思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展示了体育教师说话做事的优良风采,必将促进体育教师自身的成长。

“半月谈”活动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29期,来自不同区域的91位一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或教育故事等进行了分享,并有29位专家进行了专业的点评,来自省内外的体育教师超过18000人次参与了线上网络直播学习,约5500人次进行了线上视频的回看学习。不同区域范围内的教师通过“半月谈”线上公益活动平台相互连接,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及时参与教研,教师之间有着共同的主题认同和目标认同,同时将各自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与智慧,甚至是困惑,通过“半月谈”活动直播平台在不同区域的教师中流动和传递,互相带动和影响。通过跨区域联动教研,形成线上教研学习共同体,使参训教师增加团队意识,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通过平台能够更好地被挖掘出来,产生“1+1>2”的效果,形成体育教育教学的合力,有力促使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促进体育课堂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线上教研活动的深度:关键问题解决

线上教研活动的深度侧重于学科关键问题的解决程度。对于教研活动的设计者而言,教育教学中关键问题的選题必须做到问题要明确、角度要细微、策略要精准,最好是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亟需解决的困惑,如“学、练、赛、评”一致性的思考、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如何做、大单元教学如何设计以及“双减”背景下体育教研新路径等。

疫情期间,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推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的“线上月讲”活动(以下简称“线上月讲”活动),已成功举办10期。“线上月讲”指的是每个月或每个学期针对一个特定的体育教育教学中产生的关键问题,由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邀请专家进行主题讲座,针对关键问题进行单刀直入式的剖析,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线上月讲”活动在网络直播群交流中研讨氛围呈环形上升,不断深化研训主题,如“线上月讲”活动第3期针对当前小学阶段体育学习评价的热门话题提出了“P+C”评价模式,主要描述学生经过学习后能知道什么、做什么、完成什么等,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估的特征,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基本依据。在第6期活动中,针对当前初中学生发展体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学生谈‘跑色变、教师谈‘跑忧心”的耐久跑教学策略讲座,有效解决了初中体育教师长期面临的学生体能教学困惑,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强烈反响,网络回看人数甚至超过了直播观看人数。

同时,“线上月讲”活动也会对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疑难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讲座,有一定的延续性。如,为有效落实《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浙江省纲要》)单元教学理念,精准解决教学设计中的关键问题,“线上月讲”活动1学期连续4期开展《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讲座。首期由浙江省特级教师进行讲座,他以“中小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切入点,提出了5个方面的内容:1.遵循“技术、体能、运用”3个维度构建单元的要求;2.遵循体育课堂教学3个特殊规律,课时教学目标要有递进,重难点要有梯度;3.凸显“方法是内容”理念,教学策略要体现“学练三个一”;4.妥善处理好“大单元”与“小单元”的关系;5.课时内容、课时目标、课时重难点与教学策略要高度一致。他从整体上对单元教学设计进行分析,重点讲述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解决策略。在此后的连续3期“线上月讲”活动分别从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开展体育与健康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专场讲座,让《浙江省纲要》理念在各个年段有的放矢、落地生根。

连续4期的体育与健康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线上月讲”活动后,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举办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评审活动,从各县市区参赛作品结果显示,参赛教师无论是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架构还是从理念的认识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期“线上月讲”活动结束后,参与教师均表示“这样的教研活动从一线教师需求出发,针对性强,干货多,收获满”。

三、线上教研活动的效度:多维互动

线上教研活动的效度追求的是教研活动后参与教师所获得的成长体验和影响程度,温州市“百场万人携手行动”就是一种直接而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实现途径。2016年上半年启动的温州市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教育等学科计划用6年时间走遍温州各个县市区,通过一百场活动使全市一万余名教师受益,简称“百场万人携手行动”。由于疫情的影响,主办方改成线上线下同步教研。

2021年6月3日,温州市综合各学科“百场万人携手行动”走进乐清活动举行,本次体育与健康学科活动的主题是“学练三个一的教学设计与思考”,因疫情影响,除了送教教师和极少部分教师现场参加,其他教师均线上参与研训活动,利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观摩。

观摩过程中,听课教师根据“学练三个一”有针对性地寻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单一身体练习、组合练习与游戏或比赛,并在会后研讨阶段积极进行线上连麦点评。如,听课教师针对《武术:基本手型步型的动作方法》一课,站在“线上”观摩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的“学练三个一”的教学策略,与观摩教师产生思维碰撞点和共鸣点。除了連麦点评,听课教师还在留言区进行交流探讨,这种多维互动模式推动了“学练三个一”理念的有效落实。线上主题研讨活动能够让参与的教师产生真正的思想碰撞与深度共鸣,实现线上教研活动的有效度。

基于网络学习的线上教研活动改善了常规教研活动的形式,为教研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半月谈”“线上月讲”以及“百场万人携手行动”等线上多元开放的教研模式,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能够更好地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线上教研为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教师自我发展、教师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学习环境支持,为体育教师教研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活动模式。

猜你喜欢
温州市教研体育教师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温州市特色街创建 初见成效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