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村里看变迁

2022-05-30 10:48江轩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志愿者村民党员

江轩

鄞州区姜山镇东光村曾是脏乱差的“城中村”:外来人口众多、环境治理困难、违章搭建频发。而今,在党建引领下,经过一系列环境整治、村庄治理探索,东光村实现了华丽转身。近年来,东光村环境整洁,治理有效,还获得了省级善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整治村容村貌

漫步东光老街巷,沿河可见典雅的三进庭院,布局规整、气势恢宏,有着江南水乡特有的风韵。村民们说,这是上海纱业巨商边文锦的老宅,已有近百年历史。老宅客厅前,三眼桥半截古朴的桥墩保存至今。20世纪30年代,村里的东新街非常繁华,是鄞地大集镇之一,汇集了上百家店铺,涉及运输、货栈、药材、日杂等各行各业。

1993年,利用土地征迁款,东光村开始扩建村级工业园区,增加厂房出租面积,村级经济造血功能进一步加强。1996年,东光村进入县级小康村行列。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0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超5万元,成为姜山镇名副其实的经济强村。

然而,这么一个富裕村,近年来环境问题却一直遭人诟病:密密麻麻的楼房、相互交错的电线、脏乱的街巷、随手乱扔的垃圾、停放无序的车辆……一段时间里,东光村在大家眼里,是个典型的脏乱差“城中村”。

2018年,姜山镇全面启动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工作,每月对各村走访打分,评出“红黑榜”。当年4月,东光村上了“黑榜”。

东光村党支部书记陈八君痛下决心,要摘掉“脏乱差”这顶帽子。他召集党员、村民代表开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会上,他把问题抛给了大家:“早改被表扬,不改被处罚,大家说吧,选择哪个?”

村班子成员很快达成一致意见:既然要改,那就彻底地改。

听说村里要整改环境,88岁的老党员王富华表态要冲在第一线。他先从自家环境着手,拆雨棚、铲牛皮癣。“刚开始,很多村民不支持,但这件事认准了就要去做。我作为党员就应该带头。”王富华说。在他的带动下,邻里乡亲也开始行动起来。

地处东光村的姜山菜市场,面积超4500平方米,每天人流量超万人次。菜场设施破旧,环境嘈杂脏乱,经营户普遍存在违法搭建现象。借此良机,东光村积极配合镇里做好拆违工作,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修补村里的墙面、路面、绿化,并进行菜市场提升改造。点点滴滴的变化,让改造渐渐赢得大部分村民的支持。

如今的东光村,背街小巷干干净净,花花草草将村庄装扮一新,穿梭于空中的各种电线、电缆,被统一收纳于黑管之中。村里还利用空地建了185个停车位,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为巩固改造成果,村庄建立长效机制,全村46条路,条条都设有“路长”,他们在加大巡查力度的同时,也接受村民的各种反馈,及时处理村民提出的问题,维护村庄环境卫生。

◎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近几年,在不断探索基层治理路径中,东光村形成了一套治理新模式。坚持治理全域化、整体化,将全员联动、权责联通、队伍联建、活动联办、问题联管的方法融入村庄治理中,构建起充满生机活力的基层治理体系。

东光村实行党小组包村,党员联户,密织基层治理网络,以服务村民为中心,组织党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常态化工作。面对台风、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情况,党员、志愿者积极行动,分类分工,全方位开展各项工作。

村中的“说事长廊”,已成为村民日常议事讨论的主要场所。每月15日的“集中说事日”,群众找问题、提建议、说办法;干部讲政策、听意见、解困惑,面对面解决大事小事。“村民议事厅”“说事意见箱”“说事微信群”等逐步覆盖流动人口、辖区企业商户等群体,成为全域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途徑……2019年以来,村委会共收到村民意见建议40余条,90%被采纳。

同时,东光村正在倾力打造“村社商企”联建互通的立体党建品牌,以“强班子”“强领航”“强纽带”“强文化”“强公益”“强经济”六个工程充实党建内涵。

2021年11月,东光村与宁波乐因邻生活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数字化服务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项目将围绕东光村村民生活链服务,为打造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现代社区,建设充满文化智慧、互信和谐、包容自治的“温度社区”打下基础。

其中,针对出行不便和独居老人,宁波乐因邻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智慧养老终端和紧急呼叫设备应用——智能云控屏,系统如果监测到老人家中有异常,将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提供紧急服务。

在东光村,不缺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借助“鄞领志愿”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社工帮带、积分奖励等方式,东光村积极培育志愿者团队。目前,全村注册志愿者人数达432人,成立了垃圾分类宣传队、金剪子理发服务队等12支志愿服务队和芬芳腰鼓队、象棋队等8支文化志愿队。

通过队伍联建、活动联办、平台共享,东光村有效整合银行、医院、商户、企业等多方资源,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了“阿拉之家”等五大志愿服务联盟,打造了“保护钱袋子”“健康有约”等16个志愿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72次。

◎法治护航产业发展

2019年,东光村仅用40天,便将17家低小散企业搬离,将12600平方米工业区违建拆除,打造“东光中心”双创双服产业园。其间,东光村坚持党建引领,党员、村民代表群策群力,在工作推进、动员搬迁中,出谋划策,积极发挥作用。

目前,园区已有125家大小企业入驻。园区结合全域国土空间整治,全面推动工业发展空间改造提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抢抓发展机遇,在推进产业治理中逐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在“东光中心”双创双服产业园有个法律服务站。站点联合浙江金道(宁波)律师事务所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包括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帮助企业草拟、制定、审查或者修改合同、章程等,帮助和指导企业制定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制度,处理劳资关系、劳动争议、工伤赔偿案件等。“有了这个法律服务站,企业的各项制度都能得到规范。”宁波市鄞州姜山镇兴华机械仪器厂的负责人励国仁说。

法治理念融入东光村生产生活,让乡村治理更精准有效。东光村在2019年成立普法工作室,工作室由2名法律工作者、4名“老娘舅”、10名志愿者组成。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日常为村民开展法律援助、进行普法宣传、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下一步,东光村将以法治护航乡村发展,以共建共治共享推动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志愿者村民党员
志愿者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志愿者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