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松:扎根海岛二十五载 春风化雨育桃李

2022-05-30 10:48郑丽敏姚俊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象山县手球青松

郑丽敏 姚俊

今年是陈青松坚守海岛课堂的第25个年头。自18岁站上三尺讲台,陈青松辗转了5所海岛学校,从一线教师成长为象山县鹤浦镇中心小学校长。从教期间,他有过不少调离的机会,但还是选择留在小岛,做一个海岛教育的追梦人。

辗转5所学校以校为家

1997年,陈青松从奉化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鹤浦镇吉港小学工作,成为学校里最年轻的教师。当时,学校教学水平不高,师资力量紧缺,陈青松在执教语文的同时,还要执教体育和音乐。那时,“娃娃脸”的陈青松,看起来仍有几分学生样儿,家长嘴里时不时会冒出一句“这个老师小年轻”。陈青松感觉到家长的调侃里带着一丝质疑,他在心里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教出模样来。他拜学校的老教师为师傅,创新教学模式,优化作业布置,提高教学质量。经过一番努力,他执教的毕业班成绩冲到全镇前列,使这所原本默默无闻的偏远学校在当地有了响亮的名声,家长们又惊又喜。从此以后,没有家长再叫陈青松“小年轻”了。

第二年,陈青松调到了镇上的南六小学。2001年,南六小学撤并,他成了四都小学的老师。那时,学校经常组织和其他乡镇学校的联合教学活动,陈青松积极参与。为把课上好,他在备课上下足了功夫,一堂课总是磨上七八遍。陈青松坦言:“在四都小学执教期间,是我专业成长较快的时期。”后来,陈青松又先后在高塘学校、鹤浦小学等海岛学校任教。2008年,他再次调回四都小学,这一次,他从一线教师成为校长。

陈青松以校为家,爱校如家。从分配工作的第一天起,陈青松就一直住在学校里。他住过只有三四平方米的小阁楼,住过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仓库,可他从不介意。除了生活必需品,宿舍内只有一张床和一张书桌。直到2010年他有了孩子后,学校给他安排了一间20平方米的小套间,住房条件才有了改善。学校就是他的家,办公室是他待得最久的地方。经常是他出门时儿子还没醒,归来时儿子已睡着。孩子就读的幼儿园离学校只有1公里,可3年内他只去开过一次家长会。说起这些,陈青松愧疚地笑了,好在妻子也是老师,理解他为学校的付出。他说:“从第一次站上讲台,我就被孩子们清澈的眼神打动了,做老师,有责任感,更有成就感,每次看到学生们取得成绩,我都很高兴也很欣慰。”

读书与运动“两手抓”

“海岛与城区的物质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教育理念上的差距仍不小。”陈青松说,“读书与运动相结合,才能让孩子身体与心灵齐成长。”

2009年,鹤浦小学引进手球项目,建起了手球场,成立了全县首支校园手球队。第二年,鹤浦小学12名学生在全国小学生手球錦标赛上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此后,鹤浦小学手球队多次登上全国性比赛的领奖台。

2012年,陈青松担任鹤浦小学校长,在全校推广手球运动:给每个班级购买手球,建立三个层次的手球社团——兴趣社、入门社和竞技社,开展手球联赛、手球宝贝评选、手球儿童画比赛、手球征文等活动,让更多孩子参与这项运动,并拓展其教育功能,形成校园文化。2015年,鹤浦小学被中国手球协会评为全国手球传统学校。学校坚持每天一小时大课间活动,每月一次小型体育比赛,每学期一次大型体育比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在阅读方面,鹤浦小学规定学生每天阅读半小时,师生每月共读一本书,学校每学期组织开展讲故事、做书签、作文比赛等主题活动。学校里有5个阅览室,分布在校园各处,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阅读。陈青松要求孩子们不光要看文学类的书籍,还要看科学、数学等课外书,要读杂书,人人争做“小博士”。

在陈青松的努力下,学校已构建起包含魅力手球、运动健体、三操固体、思维拓展、科学技术、生活实践、书香伴行、文化艺术等8类活动的校本课程体系。

创造条件为年轻教师引路

2012年,象山县教育部门改革教师招聘调配机制,实施海岛等偏远地区学校教师定向招聘新政,规定每年60%以上的新招教师要被分配到乡村学校。这意味着每年都将会有十几名新教师充实鹤浦镇的教师队伍。

陈青松说:“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生力军,他们的专业成长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他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铺路搭桥,尽力缩短“磨合期”。他成立鹤小学堂,以老带新;多方奔走,引进专家蹲点帮扶;为青年教师“量身定制”发展规划。同时,他作为发起人之一,倡导同质同类学校联合开展乡村教师培养,推动多所乡村学校“抱团取暖”,实现持续发展。

陈青松总说,每个老师都想成为优秀教师,校长要尽最大力量帮助教师追求价值的实现。青年教师黄巧巧说:“每个月,我们各个教研组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陈校长经常帮我们联系宁波其他地区的一些优秀班主任、教师来我们学校交流,帮助我们快速成长。”付出终有回报,这所海岛学校的老师们不断创造成长纪录——教坛新秀达到两位数,第一次产生县骨干教师、县名师、市骨干教师,第一次有了县级、市级和省部级课题……

“对偏僻海岛学校来讲,办学最大的困难是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年轻的老师要离开海岛,去更广阔的地方发展,学校在放行的同时,也祝他们有更高的成就。但只要年轻老师在海岛一天,学校就要努力让他们快乐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快速成长。”陈青松坦言,年轻时看着同伴一个个调离海岛,他也曾想过离开。然而,最终选择留下来是因为,他觉得作为海岛孩子的启蒙者,引领孩子们不断成长,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身边的同事们轮新了一批又一批,他却像自己的名字“青松”一样,一直屹立驻守在海岛。他甚至卖掉了象山城区的房子,安心坚守。

近年来,象山县均衡城乡师资配置,强化教师待遇保障,全面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象山县财政每年安排2400余万元用于发放农村教师各类津补贴,海岛学校教师收入平均高出城区教师2.5万元。此外,象山县教育局持续推动上挂下派、顶岗学习、名优骨干教师支教等措施,组建了20对“教育共同体”,实施城乡教师结对培养,逐步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海岛教育发生着变化,鹤浦小学也在发生变化:长鼻子校车、塑胶跑道、人工草坪球场、多媒体教学器材……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

25年坚守在海岛学校,陈青松用勤奋踏实追寻心中的教育梦想,他收获了学生的尊重,赢得了家长的赞誉,先后被评为象山县第五届名校长、宁波市首届骨干校长、“浙江好人”等。他说:“我喜欢当老师,我愿意在海岛做一辈子老师。”■

猜你喜欢
象山县手球青松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inding Force of Electrostatic Coated Grinding Wheel
丰收歌
浅析手球运动训练中的问题及对策
叫醒太阳公公
我国高校手球运动发展策略研究
林青松
象山县教师作品选登
手球进攻技术的探讨
Asymptotic Behavior of the Drift Coefficient Estimator of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riven by Small Noises
基于动态分析技术的手球比赛表现指标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