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中东之行尴尬收场

2022-05-30 10:48
雷锋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东国家中东地区王储

新闻事实:

当地时间7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结束了任内首次中东之行。期间,拜登对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国进行了访问,并且与多个海湾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会晤。不过,这次有些姗姗来迟的访问成果寥寥,整个行程遭遇多重尴尬。

在以色列,以色列总理拉皮德要求拜登在伊朗核问题上“划底线”,拜登顾左右而言他,让以色列十分失望;在会见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时,巴方提出了多个诉求,都被拜登以“时机不成熟”为由拒绝,会谈氛围十分尴尬;在访问沙特阿拉伯时,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明确向拜登表明,试图通过武力,将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将适得其反,应当尊重各国不同的价值观。而其让中东石油国增产的目标,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点评:

访问中东前,拜登曾在媒体发文表示,希望中东之旅“揭开一个更具希望的新篇章”。拜登幻想通过此次访问,既让中东盟国出人出枪建立地区防卫机制,又让地区盟国加大石油产能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而美国自己遥控指挥,显然高估了自身影响力、错估了地区形势,必然以尴尬收场。

在沙特参加“安全与发展”峰会时,拜登宣称,美国不会离开中东,留下一个将由俄罗斯或伊朗来填补的真空。这句话,从正面理解是美国的警醒,换个角度解读,就是美国的中东政策越发不得人心,折射出其在中东地区的霸权早已今非昔比,中东由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正趋于终结。美国想继续迫使盟友“选边站”,也很难收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经过多年发展演变,中东在安全上已形成了美俄并立的二元结构,在经济上则形成了中美欧并立的多元格局。而随着自主意识不断上升,中东国家愈发珍视国家主权独立,越来越倾向于寻求独立自主发展道路、反对霸权政治。在巴以、叙利亚、能源、伊朗、价值观、科技、军售等领域,中东国家的战略自主显著提升,均与美国拉开距离,背后反映了全球格局的变化、美国外交重心的转移和其他域外大国政策的调整。沙特王储穆罕默德的话,更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即视感,不仅凸显了美国和沙特之间日益增长的信任赤字,也折射出地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对美国政策的不满。而英国BBC也毫不留情地指出,“拜登此次行程可能会再次提醒人们,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正继续缩小”。

不难看出,尽管美国从未离开中东,但中东国家对美国的观感上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如果继续秉持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处理中东事务,美国将会越来越被中东国家嫌弃。

(供稿:呂德胜   责任编辑:吴维满)

猜你喜欢
中东国家中东地区王储
深化传统友谊共谋安全合作创新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探究
欢乐出行
中东国家政治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及未来前景
沙特阿拉伯更换王储
废黜王储
中东地区未来商业航空领域缺口巨大
中东地区硫磺报价继续上调
中东地区9月份硫磺合同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