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伏茶精神 ”助推“共同富裕”

2022-05-30 10:48陈先进张锡银
雷锋 2022年8期
关键词:鹿城茶点红日

陈先进 张锡银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着力打造“一鹿伏茶”品牌,以红日亭为代表的“伏茶精神”领跑全国志愿服务、引领社会新风尚,有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力、同频共振,红日亭相继荣获“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电影《红日亭》入选中央电视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展播影片。

从“参与者”到“享受者”, 精神财富在行善身影间接力传递

带头人构建精神坐标。被誉为“温州的精神高地和慈善地标”的红日亭,50年来风雨不歇,从最初的5位老人发展至今天的40多人团体,“亭长”孙兰香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红日亭里,红日亭俨然成为了她第二个家。同样,三乐亭蒋进福、复兴亭刘华明、庆年坊伏茶驿站等党员们,也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这座城市注入活力和温情。

接班人诠释大爱精神。在“红日亭”的示范带动下,从区域献爱到满城送爱,从个体献爱到团体集爱,从草根献爱到官方助爱,出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鹿城现象”。而今,鹿城大街小巷就有143个常规伏茶点,形成了特有的“温情地图”。夏送伏茶,冬施热粥,倡导移风易俗,开展慈善生日宴,仅红日亭全年举办公益喜宴130余场,成为“喜宴的网红举办地”。伏茶亭已成为高校和中小学校的爱心实践基地,每年暑假有近千名学生开展伏茶专题志愿服务。

组织者擎起大愛之旗。全力打造“好人”常态化“礼遇”机制,为伏茶点“干不动”的“好人”举行热闹的“退休”仪式,在元旦、春节等时机对“好人”开展慰问,为有需求的“好人”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发放低息贷款,组织“好人走进”系列活动,让市民零距离感受榜样的力量。

从“小盆景”到“大图景”,伏茶精神在慈善地标上扩散传承

由点到面,勾勒全区“伏茶地图”。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全区伏茶驿站有了“一鹿伏茶”统一标识和二维码,实现了一图一码一驿站,伏茶“爱心联盟”不断壮大。现鹿城主城区有143个伏茶点,平均每500米一处,增设5个疫苗接种点、6个农贸市场、18个brt站点、1个S1轨道车站,覆盖范围更广。鹿城还开出伏茶流动车,将伏茶送向全市。

由1到N,描绘全市“爱心风景”。 从“商行天下”到“善行天下”,越多的民间力量加入“爱心阵营”。目前鹿城有注册志愿者38万,入驻平台志愿服务队708支,数量居全省前列。这种大爱的力量,在对温州志愿服务精神延续和升华的同时,衍生出新的时代内涵。

由内到外,形成全国“精神图谱”。积极提升“红日亭”文化内涵和文明元素,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栏目播出“红日亭”专辑,编辑出版《伏茶——温州大爱的坐标》和《文明礼赞》等书,《红日亭》电影于2019年1月上映。唯一的国家级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专题报道采访红日亭老人先进事迹,引得数十万华人点赞热评。

从“精神富”到“双富足”  ,精神反哺在共同富裕中扎根生长

伏茶服务暖人心。一杯解暑伏茶,品出温州大爱。2021年8月3日,鹿城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红日亭启动“一鹿伏茶 温暖万家”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成立并授旗伏茶志愿服务队9支,开出伏茶专车10余辆,流动伏茶推车60余辆。各伏茶驿站累计提供1056吨伏茶,一万多人参与伏茶志愿服务,受益百万人。

志愿服务促发展。抗疫期间,红日亭、三乐亭等伏茶点率全市之先成立“防控查纠补位”志愿队,积极投入“三返”排查、重点卡口值守、文明交通、防汛抗台等服务,设立专门救助隔离点,流浪人员收治数占到全市60%。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背景下,伏茶驿站参与了基层治理,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物质精神齐帮带。直到今天,很多伏茶驿站从最开始的伏茶衍生到365天关爱行动,服务的项目有365天伏茶、365天早餐、节日食品、资助学生、深入基层、支援灾区等。如今,这些伏茶驿站从一个小小的伏茶点,蜕变成为不可或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据不完全统计,红日亭目前固定资助12名大学生、5个社区贫困学生家庭,平均每年赴各地开展扶贫帮困、帮老助老、助残送医等志愿服务460余场,服务社区50余个,惠及人数18.68万人,捐助善款70余万元。

(责任编辑:刘超)

猜你喜欢
鹿城茶点红日
书法作品欣赏
2022文博会鹿城分会场在我校浙江创意园隆重举办
有些东西是用来欣赏的
勤劳为国本 红日映中国
茶点选配指南
瞻谢公亭
祖国 你是喷薄的红日
那抹红
浅议茶点创新
威楚古镇·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