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阈下的高校网络育人机制

2022-05-30 10:48纪炫羽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传播学高校

纪炫羽

摘要:文章主要探析传播学视阈下的高校网络育人体系,并以传播学理论为切入点,分析高校网络育人手段,总结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育人体系的意义与目的。

关键词:传播学;高校;网络育人机制

一、全员育人:“意见领袖”与“把关人”

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育人机制常态常新,校园文化阵地主要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内容。宣传部、团委、学院共同管理新媒体平台,按学院分别构建新媒体平台,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双渠道管理,优秀学生代表做“意见领袖”,将思想价值引领纳入高校育人长效机制,贯穿教学全过程、各环节。

(一)“意见领袖”作用下的高参与度与高接受度

以高校新媒体工作为例,各学院挑选优秀学生成立新媒体团队,专门负责新媒体的相关工作与运营,构建各个学院独具特色的传递校园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平台。在汲取各学院优质文化信息的基础上,高校进一步监管,加上思想政治教育,把控好校级新媒体平台的“产出”,最终打造出合格的主流校园文化阵地。

优秀学生代表作为合格的“意见领袖”,会主动在网络平台提供信息,发表正确的观点,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承担教育输出和价值理念输出的重要作用。

由优秀学生代表制作、推送、拍摄的短视频,其思维模式更接近新时代的同龄人,容易形成良性的二次传播与推广,能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同时,新媒体平台符合高校学生的心理和传播学规律,能更好地将正确的信息、观点传播到学生群体中,对学生的思想认知产生正向影响。

无论是学生活动,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新媒体团队的学生在参与制作网络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无意中实现了“参与—产出”这一模式,将主流思想和相关意识形态转化为同学、好友更容易接受的内容讯息,从而达到高校网络育人的目的。

由优秀学生代表筛选出来的内容,不会是枯燥冗长的理论知识,即使主题看起来复杂、传统,但在经历新媒体平台的有效转化后,也会变得简短、丰富,容易激发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兴趣。同时,由高校教师、辅导员、分管领导逐级审核和“把关”内容,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互联网上接触到不良信息。教师和辅导员作为知识储备、阅历、生活经验更加丰富的“把关人”,产生的功能和效果也更加明显,他们审核出来的信息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使得新媒体平台推送的内容、信息更具有权威性。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加便捷,高校学生对新媒体平台上传递出来的讯息接受度较高,推崇新媒体平台的教育模式。这是因为学生有着大量的“碎片化时间”,乘车间隙、排队打饭的过程,甚至是等待上课的前几分钟,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去思考耗时过长的事件或是沉浸式学习,大多数学生会打开手机中自己常用的软件,浏览一些最新信息,如朋友圈的推送、抖音上的短視频、篇幅较短的微博等。高校应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帮助学生快速了解立德树人的理念,获知国家安全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可以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互动。

此外,高校学生虽然在信息环境内,但是拥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学生消耗“碎片化时间”的心理主要体现在时间管理满足与情感满足。在开放式的新兴媒介形态下,学生作为受众,可以依据自我需求主动寻找符合条件的媒介,5分钟可以阅读完的推送,30秒可以浏览完的短视频,都能带给学生时间管理方面巨大满足感。而在情感满足方面,关系相近的学生往往会与好友共享、讨论与交流自己获取的信息,这正是信息分享行为达成的自我表达和利他需求满足,随手转发推送或短视频带来情感满足的同时,还能带来获取信息、表达自我的满足感。

(二)新媒体时代下地位发生变化的“把关人”

教师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的主力军,也是最贴近、最贴合学生群体的角色。在新媒体平台上,教师和辅导员应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严格把关新媒体平台推送的信息,仔细审查与筛选每一条内容,确保为学生推送正确、权威和具有导向性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媒体时代,学生有太多可以自主获取信息的途径,“把关人”应侧面把控内容和引导学生,而不是高压管控或是长篇大论的说教,避免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和辅导员应通过正能量的积极引导和底线把控,使网络育人机制形成良性循环。如针对学生筛选网络信息能力较弱的情况,教师和辅导员应通过正向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想政治育人落到实处,让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和处理问题,使学生既关注社会民生发展,又能传播主流意识形态。

二、全过程育人:课堂内外,生活之间

传统的全过程育人模式通过课堂教授、作业布置、实习讨论等形式,实现育人目的。而在新媒体时代,全过程育人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教育形式更加丰富。

(一)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度摒弃传统的书本理论知识,利用新媒体的多种特性,创新教学模式,关心学生的正当需求,选取合适的议题,开展沉浸式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参与完成议题的过程中自主领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麦库姆斯等学者提出“网络议程设置”,认为媒介传播不仅可以告诉受众“想什么”和“怎么想”,还可以将碎片化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帮助受众构建出社会现实的认知与判断。

因此,在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候,高校新媒体平台应只提供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教师和辅导员不再承担议题“设置者”的角色,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分析和探究议题,再结合当代学生接收各类信息的新媒体渠道,最终形成具有多元化的议题内容,传播具有新生代活力的信息。

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是教育模式的革新。当学生成为主体,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新媒体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议题设置,能使学生更容易深入思考,从而从思考转向行动。

在新媒体时代,教育形式不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内。教师通过新媒体平台,能将正能量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使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做到课堂内外、生活之间全过程育人。

(二)从单向到双向,过程互动化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具有极大的自主性,教师不再承担单方面的传播者角色,核心信息源地位发生变化,教师和学生成为共同主体。

不仅如此,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也发生转变。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征集议题,将议题策划的主导权下放给学生,学生也可以针对热点问题提出疑问,寻求答案。一方面,教师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中寻求内容供给的创新,把握好底线,做好正确的引领。师生不再是传统的主动传授和被动接收模式,在思想上也更容易产生共鸣。此时,学生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念,教师再甄别学生选择的议题,给予客观评价,能更好地实现教学,并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达到网络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回应议题,成为新媒体的议题设置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的互动作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在新媒体平台通过评论、转发或共享,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然而,教育传播推广的深度有限,部分新媒体平台可能存在娱乐性大于学术性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网络育人的监管和把控,一旦发现不良信息,应及时处理,确保学生接受积极向上的信息,通过自我思考,实现自我价值。

三、全方位育人:效应与群体归属

(一)信息环境下的效应

学生接触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环境是有限的,在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的今天,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局限在学校内部,这就意味着人际传播的主体场域被限制在学校内部。

然而,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这在高校环境中尤为明显。学生日常学业任务繁重,课余时间参与的也通常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或是事务,所以自己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无法与他们有关的全部环境或是事物都保持密切联系,所以十分依赖新媒体平台了解信息。因此,高校应积极建设新媒体平台,为学生创设积极向上的信息环境。健康的高校信息环境能将立德树人理念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学生的群体归属感较强,具有较高的忠诚度。

以开展思想政治教学为例,高校可以固定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时间、拉长时间维度,教师做到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做到常态化思想政治学习。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针对重要讲话精神敢于发表言论,从而引导学生坚定信仰,施展才干。

(二)多渠道传播路径带来良性反馈

高校内的传播途径较为多样化。如通过媒体传播功能组建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为每个学生制订和推荐符合其需求的信息内容。在多渠道传播路径带来的教育模式变革下,新型的教育模式能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进一步利用新媒体平台呈现的大数据,针对性地引导不同性格的学生,最终实现长效的育人机制。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育人机制包括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高校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开展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思想政治系列理论学习等,或者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婷.对微博意见领袖的分析[J].新闻传播,2016(2).

[2]劉家宝.“微时代”语境下高校辅导员传播力的构建[J].新闻战线,2015(3).

[3]赵俪芃.新时代高校新闻舆论育人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21.

[4]顾郑军,滕宇,梁庆,等.传播学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J].科教文汇,2022(10).

[5]廖金英.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想政治改革设计探讨——以《新闻学概论》案例教学为例[J].今传媒,2021(7).

[6]田秋生.实践育人与协同育人——地方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探索[J].青年记者,2020(28).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传播学高校
传统媒体正能量的传播学探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