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三重逻辑

2022-05-30 05:34张丹张春波金宇晨林然
理论观察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张丹 张春波 金宇晨 林然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力求构建以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要职责便是用党光辉历史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去鼓舞和激励学生。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教材的深度融合是提升教学的必然要求。从价值逻辑审视、问题逻辑判断、实践逻辑分析三重维度出发,将其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传承伟大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学生政治素养,激励学生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中担负起历史使命。

关键词: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新课程标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中图分类号:G41;D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8 — 0046 — 04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征程中锤炼彰显的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实践中孕育践行的卓越品质,是引领中国共产党人接续探索、持续奋斗的精神旗帜。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准探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机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三重逻辑,不仅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得以在守正创新中增强高中思政学科的吸引力及实效性。

一、价值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政学科教学过程,使其充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加强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这对于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时期,加强高中生的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文化自信、引领高中生健康成长具有特殊重大意义。利于进一步提高新课标要求下思政学科教师专业素养,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符合实际教学需要,利于推动中国精神传承。

(一)有利于高中生明确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1]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总体方向以及新时代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新的论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2]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在融入高中思政学科教学过程中从精神谱系本身出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其内在的主体逻辑,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融入,让高中生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进一步理解教材中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相关内容。让高中生更加坚定自己人生之路的发展方向,承担起新时代青年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付的一份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利于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学生进一步具备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有利于高中生学习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緊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也更加复杂。”[3]高中生的价值观目前正被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针对当下具体情况,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系列精神的集中展现,其具体精神内涵在高中思政学科课程内容中分布广泛的实际现状,把精神谱系融入教学不仅体现高中思政学科的学科特色,而且有助于师生更好地把握总体思路,理解课程内容,梳理知识脉络,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传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载体之一,有助于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中国各个发展阶段的实践历程,同时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确信社会主义道路代替资本主义道路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坚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材《哲学与文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播提供了理论价值引导,进一步推动高中生在自主辨析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下的学习与实践,确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有利于高中生把握中国精神的核心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抵抗、奋斗、复兴历程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中国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源泉。中国精神是一个国家理想、智慧、意志、情感、传统的重要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彰显了一个国家的生命力、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百年来,党的精神谱系的创造者、践行者、赓续者,总能根据不同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具体要求,焕发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气象。尤其在《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梦》这一章节教学中,明确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中国精神最主要的传承者、弘扬者、创新者,决定了中国精神新的发展趋向,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不断开辟了中国精神的新境界。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政学科教学中,通过教材内容与精神谱系相结合,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脉络,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之情、担当之志和报国之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顽强拼搏、奋斗进取、爱岗敬业等的精神结晶,是不断实践中淬炼和砥砺的中国精神的精华。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通过利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学科课堂主渠道,明确新课程标准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中国共产党人用浓厚的爱国之情凝聚起的伟大精神、时代之魂传递给学生,激励他们自觉将个人梦想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及自身时代使命紧密结合起来,以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砥砺奋斗。

二、问题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存在困境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有利于更好地推进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但在实际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认识深度不足,教学设计及具体实施等环节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情况理解出现偏差,导致教学过程呈现浅显化、片段化和应试化等现象,学生通过学习仍缺乏对其中精神品质的深刻理解,致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

(一)认识阶段:专业教师认知深度不够

高中思政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一种教育教学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教学过程中时,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层面,教师未能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生成脉络,未能明确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作为一系列精神的集中展现价值,导致教学过程中融入环节资源引用生硬、师生互动过程缺失等现象产生。在教学主体层面,教师由于自身年龄、授课年限以及学校培训情况等具体问题的影响下导致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表达方式不够鲜活,仍然存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意识导致教师不愿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的情况出现,未能充分展现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手段利用层面,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信息传媒资源的迅猛传播,高中生接受信息的方式日渐多样化,但高中思政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运用单一的讲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产生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

(二)设计阶段:议题设计环节挖掘不足

当前,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教材依据具体时代背景、任务要求以及学生总体发展规律来编制内容,但是其中辅佐知识理解材料并不能适合每个地方的具体实际。所以在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过程中在议题的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在适用对象方面,没有充分适合学生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教学过程中的议题选择没有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贴近学生生活实境,未能很好地烘托教学情境,导致学生缺乏热情,缺少感悟。在针对教材内容来说,缺乏必要及目的性,只是单纯为实现新课标的教学任务而设置议题,并没有充分考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中思政学科教材内容相联系导致议题缺乏讨论的价值,这不仅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在各个议题之间的设计层面,缺乏逻辑性,引用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以及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价值意义,但议题多而杂导致学生既没有完成教学目的,也没有达到教学提示的关键作用,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性的发挥,产生对知识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疏离感和陌生感,不利于接下来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

(三)实施阶段:课程实施环节类型不多

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要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新的任务与要求。重点将学科内容与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得教材内容活动化。但在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学活动开展类型单一,将教学“活动”与“学科”之间的关联相割裂。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依托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知识开展活动,具有明显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质。通过课程活动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时缺少学科知识的铺垫,未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实施过程重点为开展活动,当前教学实施过程未能明确不同活动形式各有其特点和意义,教师并没有按照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开展调查实践、志愿活动、职业体验、研学旅行等习得素养的活动。而仅仅在课程实施中应结合与中国共产党人精谱系有关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来选择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实施中呈现轻视课堂活动的现象,忽视了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针对活动提出的具体要求。

三、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有效路径

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需要把握高中思政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要从提高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理论旨趣、增强教师阐释宣传能力、创新融入方式、构建活动型课堂、优化融入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把握向度、彰显温度、选准角度,进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一)以提高教师素养为具体要求,增强教师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切实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想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其融人高中思政学科教学,首先,必须打牢自身专业基础知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史相关专业素养,特别是要加强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主题的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对精神谱系内涵的理解,不断增强高中思政学科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教师除专业理论素养以外,此次新课程标准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活动型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都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基本内容,将教学内容活动化。在议题的选择、活动课程的設计开展,以及在对学生加强核心素养发展评价过程中,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开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教师通过根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动课堂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二)以设计议题教学为主要抓手,提高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认知

议题教学是此次新课程标准下提出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关键点和灵魂。在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课程时,要以议题为纽带,明确其教学提示的关键作用。议题的设计要与课本具体内容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结合,呈现确定的认知性提示,以及可选择的活动型提示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以此明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旨。议题不等同于每节课的课题一样,而一般为该节课具体内容的教学提示,以生活化情境为切入点,以具体章节知识为主线,比如在讲基础课第二章节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理论重点,介绍爱国主义的内涵作用,学生必定觉得枯燥乏味。这时可以将本章节议题确立为“思考铁人精神中爱国的具体体现”,通过了解“铁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一种中国共产党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具体表现之一,在高中思政学科课堂中将他的“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忘我精神中的“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进行宣讲,引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崇敬和认可,使学生对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敦促高中生牢记自己的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不懈奋斗。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知识,同时又达到了教学目的,从而提升高中思政学科的教学效果。

(三)以构建活动型课堂为主渠道,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现实体悟

卢梭就主张让儿童回归大自然,鼓励他们在活动和经验中学习。“19世纪末,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通过开展各种体现儿童主体性作用的活动引导儿童完成课程的学习”[4]。将中國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时,以构建活动型课堂为主要渠道。在活动型课堂主体层面,秉持着尊重学生的经验、学生的关切、学生的自主选择的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自行建构知识过程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活动型课堂主导层面,明确教师利用教材与精神谱系之间的深刻联系,基于高中生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可塑性等特点,积极倡导教师转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政学科的教学方式,加强活动型课堂的引导。在活动型课堂具体实施层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精神谱系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把握历史及现实资源。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让学生利用活动型课堂进行实践,感悟周边中国共产党人在奋战过程中保留至今的历史古迹,或者书籍、文字。真实踏入当时的环境,迈入当时的情境,使得高中生在真情实感中把握先辈的英勇,在真实场景中感叹先辈们的无畏,在真情实感的流露中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明确“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5]。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充分把握有关的知识,深入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

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提升高中思政学科课程的实效性、吸引力以达成教学目的,必须掌握三重逻辑及内在联系。从价值逻辑出发,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同高中思政学科教学内容的内在契合价值。以问题逻辑为导向,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及具体教学环节的症结所在。将实践逻辑作为主抓手,坚决落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教学中的实现路径。这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 考 文 献〕

[1]陈旭.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遵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J].人民论坛,2019(11):6-8.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4]陈美兰.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理念与创新[J].江苏教育,2018(75):21-23.

[5]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N].人民日报,2021-05-16(01).

〔责任编辑:丁 冬〕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
给每个孩子一双腾飞的翅膀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