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

2022-05-30 10:48胡庆国
健康之家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化检验应用价值

胡庆国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糖尿病患者136例,按随机数表分成常规组和生化组,每组68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检验,生化组予以生化检验,分析糖尿病相关诊断指标并综合评价其检验结果。结果  相较常规组的疾病相关指标,生化组的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以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C肽检测值都显著更低,而空腹血糖则显著更高(P<0.05);相较常规组而言,生化组的疾病检出率显著更高,而漏诊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  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结果都可作为糖尿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生化检验可作为进一步的诊断方法,其准确率更高,各指标的检测值更为稳定,很少发生漏诊情况,必要时还可进行联合检验。

关键词:糖尿病诊断;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应用价值

糖尿病患者虽以老年群体为主体,但有研究表明,其发展特点呈年轻化趋势,一方面与个体自身的遗传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饮食、作息等外界因素密切相关。处于初期的糖尿病患者不会表现出典型症状,虽自觉饮食和排泄习惯有所变化,但并未意识到自己可能已处于高血糖的状态,通常经健康体检才被发现。持续性的高血糖会累及患者体内多个脏器组织,对于心血管的影响尤甚,其并发症相对多样,且普遍较为严重。医学界尚未研制出有关糖尿病的特效药,现阶段患者通常需要接受终身性的药物控制。但其血糖水平可能在进食或其他情况下明显波动,为此还需要联合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的控制。早期诊断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系到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案的制定,还关系到血糖控制的效果,对于各类并发症的预防亦有重要意义。常规检验(主要指尿常规)与生化检验都属于临床最为常用的糖尿病检验方法,但各有优势及不足。为探究这两种检验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样本136例做了差异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糖尿病患者136例,按随机数表分成常规组和生化组,每组68例。常规组:男性39例、女性29例;年龄区间为56~68岁,均值为(63.52±2.35)岁;病程区间为1~12年,均值为(5.35±1.12)年。生化组: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区间为55~70岁,均值为(65.36±2.03)岁;病程区间为2~12年,均值为(9.46±1.63)年。对以上多个维度做差异分析,数据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有可比性,均在知情同意后纳入研究。

纳入标准:(1)自觉出现“三多一少”等典型症状后就医;(2)无免疫系统疾病及血液病;(3)认知功能及言语表述正常;(4)病案各项完整且无错漏。

排除标准:(1)哺乳期女性;(2)精神疾病患者;(3)合并造成肝肾功能障碍的疾病;(4)恶性肿瘤患者;(5)正处于感染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1.2 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检验:借助型号为UC-3500的全自动尿液分析仪。需提前对受检者做健康教育,以保证其尿液样本符合标准,即取适量的清晨尿液为样本,最佳量为10ml,采集后立即送检并经由专人及专门仪器处理,具体检验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法。

生化组予以生化检验:借助型号为BS-220的迈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叮嘱受检者在检验前一晚20点后禁食禁水,确保在第二日清晨能够得到纯净样本,不可服用相关药物;受检者血液样本需在其肘部采样,以5ml为佳,采样后迅速送检。

1.3 观察指标

(1)相关疾病指标:一方面为血糖水平的相关指标,例如空腹血糖,正常范围应当<6.1mmol/L;餐后血糖,需在用餐后的2h进行测量,其正常范围应当<7.8mmol/L[1];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应在4%~6%间;果糖胺,正常值应在1.64~2.64mmol/L。另一方面为血脂水平的相关指标,例如血清总胆固醇,正常值在2.85~5.69mmol/L;甘油三酯,正常值应在0.45~1.69mmol/L;血清C肽,正常值应在0.8~4.2μg/L[2]。(2)临床检查结果:统计两组的正确检出情况并做准确率对比,统计漏诊情况并做发生率的差异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相关检测结果分析

相较常规组检验值,生化组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以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C肽的检测值都显著更低,而空腹血糖显著更高,P<0.05,见表1。

2.2 检验结果分析

相较常规组检验值,生化组的疾病检出率显著更高,而漏诊率显著更低,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DM)的主要病症为高血糖水平,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代谢性疾病,其病程通常缓慢发展,其中以2型老年患者居多,且普遍表现为胰岛素分泌或利用障碍。对其病因研究,现阶段普遍认为是遗传及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患者在饮食方面的变化为多食、多饮及消瘦,排泄方面的变化为多尿。由于患者普遍缺乏疾病知识,为此在早期不容易被发现。而早期诊断有利于延缓疾病进展以及预防并发症,而治疗延误会加重病情与治疗难度。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最为基础的检验方法为尿常规检验,同时也适用于全身性病变的临床检验,还可以说明因其他原因而引起的尿液指标改变[3],例如某些肝胆疾病或是血液系统疾病。尿常规检验结果可以作为病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清楚地反映出患者于不同階段的病情控制效果以及预后。为提高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必须采集患者的清晨尿。这是因为受检者经过一晚上的禁水禁食,会得到较高浓度的尿液,各指标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同时,样本应当不少于10ml,最好取中段尿液以确保样本的纯净性。如果是女性受检者,一定要避开经期,以免样本中掺杂杂质。有研究表明,若在近期使用过抗菌类药物,也会影响检验结果。尿液样本的颜色为首要检查项目,除草黄色以外的异常颜色应得到重视。此外,还应当依据尿液样本的酸碱性、细胞比重及尿糖定性等项目的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生化检验是临床精密检验的重要方法,不仅可以对受检者进行疾病诊断,还可对其患病的严重程度做出分析。生化检验是基于生物检验理论及化学技术的一种临床检验方法,各项指标的标准值较为固定,检验人员需将检测值及标准值进行对比,再给出综合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时,必须依照标准流程进行血液样本采集。生化检验的重点在于有型细胞的检验,还可以对血液中的糖类及脂类做出全面评价。临床经验表明,采血时间的选择、体位姿势的保持、具体操作的控制都会影响生化检验的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1)疾病相关指标:主要分析了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且相较常规组的检测值而言,生化组的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果糖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血清C肽水平的检测值都显著更低,而空腹血糖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经生化检验的糖尿病患者其各项指标的变化都更为明显。(2)临床检查结果:相较常规组而言,生化组的疾病检出率显著更高,说明相较常规尿常规检验而言,生化检验的准确率明显更高,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进一步检验方法;且研究表明,生化组的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样提示了生化检验方法相较常规检验而言很少发生漏诊的情况。

查找文献时发现,有关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方法研究不在少数,通常是将尿常规检验结果和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如古广宏、郝秀春、苏炳森及苏小杰在2020年的研究中,同样选择了这两种方法进行结果对比,发现生化检验的阳性率要明显的高于常规检验,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分析,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常规组[4],P<0.05。这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再次验证了生化检验较常规检验的明显优势。尿常规检验在临床上最为常用,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疾病指标,但其涉及到的检验步骤较为繁琐,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很容易因久置而发生沉淀,进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虽然临床使用的检测仪器其精准度符合标准,但通常在进行进一步检验之时,还需要配合其他检验项目[5]。生化检验包含的项目多达三十多项,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检验时需要综合考虑其血糖和血脂相关指标,经由生物及化学技术进行检验而得到的结果更具参考价值,更加清晰地反映了机体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这对相似疾病鉴别以及辨别患者严重程度均具有重要价值;相较尿常规检验过程而言流程更为简便,可快速出结果,且结果更为准确。

综上,糖尿病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病情的反复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压力,为此需进行早期诊断,以达到阻止病情发展及预防并发症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证实,无论是常规检验还是生化检验,都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诊断依据。而由于生化检验具有更为简便且准确率更高等优势,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进一步诊断方法,血糖及血脂等疾病相关指标的测定值更为稳定,更为精准,漏诊情况相对更少。此外,也可考虑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

参考文献

[1]何芳.糖尿病诊断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24-25.

[2]王德生.常规尿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4):113-114.

[3]刘亚强,仝义娜,仝宜芳.分析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2):186-188.

[4]古廣宏,郝秀春,苏炳森,等.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9):115-117.

[5]王斐菲.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效果比照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4):186-187.

猜你喜欢
生化检验应用价值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干扰及纠正性回归分析
生化检验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及报告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及预防探讨
浅谈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