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声中夏令新

2022-05-30 10:48查一路
阅读(高年级) 2022年8期
关键词:夏令晴日面点

查一路

夏天是一个热情而又丰富的季节。我们在夏天里忙碌着,奔跑着,欢笑着,然后,又不知不觉地长大了。下面,让我们跟随文章,来感受夏天的美妙吧!

初夏,从色彩和气息上讲,都是对春天的深化。新鲜的地气腾腾上升,熱浪澎湃。热,让我感受到时令之变,吟起陆放翁的《初夏绝句》,从中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初夏之味:“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春已过,落英化作尘泥,初夏亦同样清新啊,布谷鸟声声啼鸣,植物疯长,路边是无尽的桑麻。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在乡村,最欣喜初夏的到来。换上汗衫短裤,手脚自由。来到可以嬉戏游水的池塘边,眼前所见,高柳新蝉,薰风微雨,池荷榴花,琼珠清泉,一幅初夏图景。水,润而温,青蛙咕咕地叫,蜻蜓在水边像飞机一样滑翔。人与飞鸟、走兽与鸣禽,大地上的一切,瞬间热情高涨,忽然有着更旺盛的热力与生机。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麦子的气息,它们互相混合,散发出了馥郁香甜之气。麦子,终于在凝望中由青转黄,墙上的镰刀在子规的叫声中嚯嚯地磨得发亮,“晴日暖风生麦气”,晴日、暖风、麦气,生活也随之红红火火的。麦子,在大人、小孩的心中,是这个季节对人最美的犒劳。

麦地沟里多彩、丰富。虫们在土坷垃(泥土块)上奔走,这里有无数个种类和家族的虫子在忙碌,赶在小麦收割前,在土洞里搭建粮仓。杂草、不知名的绿色植物夹在金黄的麦子中间,挤满了狭窄的地沟。声、光、影、主配角都有,这个舞台从不停歇地演着戏,充满着动与静的奇幻场景,俯身观察,与它们交流,终日乐而忘返。

布谷鸟日夜唱着民谣,催人收割。月夜,荒野,沙沙声,麦子被一片片放倒,被磨成面粉,芬芳扩散开来,整个季节飘散的,都是麦子的气息。

我的故乡,有一种吃食叫“小麦粑”,是一种面点,但胜过所有面点。发酵过的面团,放在一种叫“粑叶”的青葱植物扇面上,上笼蒸。芬芳,在蒸汽中一点点吐出,熏醉了故乡的大人小孩。老家有位旅欧的长辈五十年后返乡,他说他沿途都闻到了小麦粑的香味,这一口咬下去,未嚼,泪就涌了出来。

夏的气息渐浓,我的故乡蒸出了一笼又一笼小麦粑,这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源于大地的杰作,一直被当作食神使者和时令精华,受到供奉。

瓜菜果蔬,在热力催促下,忽然跟随夏天成熟起来。收获时刻在路边、田园、果林。擦擦绒毛和露珠,顺手就能摘个瓜吃。桃子、杏子、李子、枇杷、杨梅都熟了,埋伏在绿叶中,热风一吹,熏熏然,酷似佳丽初长成,春意在心,面庞羞涩。它们成为这个季节孩子们的全部心思。

如今,我笑着挽起裤管,双腿满是尚未褪去的浅浅伤疤,这是当年果树的枝丫留下的划痕,它带着一种气息,沉淀在记忆中。

感受并怀念着初夏:渐渐围拢的热浪,空气中的小麦气,娇艳而成熟的果实,动植物体内的热力四射与激情涌动……初夏,是对春天的延续和补充。春已过,没有无憾,如秦观诗言:“芳菲歇处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思考:

作者认为“初夏,是对春天的延续和补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猜你喜欢
夏令晴日面点
面点的盘饰艺术研究
马学然作品
夏令果品入古诗
涂梅玉 让创意面点活起来
把握“重在建设重在实效”原则 实现“监督-回应-解决”良性循环——2018年“解放热线·夏令行动”的新探索
夏令营来喽
享受美味,吃“场面面点”
雨(节选)
5月,布谷声中夏令新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