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工人有力量

2022-05-30 10:48朱红
党史文汇 2022年8期
关键词:工人竞赛职工

朱红

在抗美援朝和大规模社会改革的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深感加快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部署和“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指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人民日报》在社论中提出:“增产节约不仅仅是解决某种困难的临时手段,而且是建设我们国家的根本方法。”

山西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全局出发,掀起增产节约的热潮。1951年11月,陶鲁笳在山西省、市干部会上作题为《把增产节约运动在全省各地普遍地开展起来》的讲话中提到,要贯彻增产节约的明确方针,带动各项工作继续前进,在工业领域中提出“工厂要实行经济核算,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办法”“劳动模范要成为节约模范”“在工人中要肃清一切封建思想”。山西省总工会号召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组织全体工人根据厂矿具体生产情况定出具体计划,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全省工人积极响应山西省委和省总工会号召,以主人翁的姿态热火朝天地开启了增产节约运动。“每一秒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这种充满时代精神的口号彰显出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广大工人的地位和劳动积极性获得极大提高。

通过建章立制做到增产节约

建章立制是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保障。陈云在主持东北经济工作时就提出,将“贯彻企业化原则与实行管理民主化”作为改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作。山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做到了以下3点。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例如,晋中解放后,晋华纺织厂逐步确立了厂党委对企业的领导。厂党委在增产节约运动的各个时期主动作为:在运动开展前,与一线工人谈心谈话,了解工人的思想顾虑,并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在运动中,结合各小组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及时推广先进典型,为增产节约任务的完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太原钢铁厂(简称“太钢”),厂党委拟定相关草案,召开职工大会与全体干部职工讨论,成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对于工人来说,工人阶级地位的提升让他们充满获得感。太钢工人们都说:“解放前没人看得起我们干苦力的,有了管委会和职代会就不一样了,工厂里的大事小事我们也能说上话。”

二是建立生产责任制。首先,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业务学习,提高其业务水平,并规定具体的职责范围。例如,晋华纺织厂的供应部门、纺织部门和细纱车间都订立了联系合同,各车间和各部门通过联系合同建立了责任制度。其次,在生产过程中建立小组长负责制,克服了过去小组责任不清或无人负责的问题。再次,建立各工种间的交接班责任制,做到工作中交接有序和行动统一,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太钢出台《太原钢铁厂各单位工作职责试行条例》,以条例形式明确了企业各部门和下属单位的工作职责,规定了车间干部和普通职工的义务与权责范围。职责条例的颁布、执行,有力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三是建立经济核算制度。从各地的经营实践可以看出,公私企业通过清理物资、实行经济核算,可以降低成本,提升资金周转率,达到增产的效果。例如,1951年11月,太鋼由厂党委统筹负责,成立清产核资支会,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教育,向基层职工宣讲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动员他们积极参与。落实经济核算工作首先是清理财产,其次是核定资金并发动群众寻找浪费现象,同时对积极参与这项运动的职工给予奖励。太钢通过经济核算工作,重新评估了全厂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总价值,其中固定资产估价从227万元增加到331万元,流动资金周转情况也得到改善。据报道,1951年山西省工业界的流动资金经过初步核定,节省了77%,半年的利润就超过1949年、1950年的总和。

通过技术革新实现增产节约

技术革新是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关键。山西省工人阶级在生产一线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机会,主动学习,刻苦钻研,参与机器设备的维修改进,有力地促进了增产节约运动。

一是改进生产技术。大同煤矿原来大部分矿井采用的是人工和房柱式采煤方法,1951年全面实行了机械化的新法采煤。通过举办割煤机操作、电钻打眼、机电检修等各种培训班,训练385名技术工人。后来又开设掘进、回采、机电检修等不同工种的“先进经验传播班”,当年9月份全矿20多个机电检修小组的事故次数比6月份降低86%。该矿80%的小组建立起技术研究制度。由于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机械能力的充分发挥,1951年第三季度该矿职工平均生产效率比第一季度提高71%,全矿因增加生产、降低成本而为国家节省的资金可折算为680万斤小米。

二是减少浪费。太原铁路工厂通过全厂职工大清扫,从全厂各角落回收各种成品、半成品及废料367吨。此外,在不影响生产的条件下,该厂职工展开了修理废车运动。职工们在长满蒿草的废铁堆里发现了破车架,又捡出一个锅炉和一副动轮,劳模马成林重造了发电机,铸铁组也新做一套汽缸,铸铜组做好注水器和汽笛,一个可以正常使用的火车头就修好了。太原铁路工厂职工仅在一次大清扫中节省的资金就约合282万斤小米。

三是推广先进经验。劳模是增产节约运动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的先锋。全国劳模马六孩在大同煤矿首先采用“多孔道掘进循环作业法”。过去掘进工人在一个巷道中掘进,每放完一遍炮后,必须等到硝烟散尽,搬运工人将崩下来的煤运出去,清理完工作面后才能继续掘进。实行“多孔道掘进循环作业法”,每个掘进班组在开凿正巷的同时,可以开凿一个平行通风巷,并每掘进二三十公尺再开一横巷以利通风。因此,掘进工人在甲巷放完一遍炮后,可到乙巷工作,不必等待。这样,掘进效率可以提高一倍左右。在推广劳模经验交流会上,一些老工人不服气,认为马六孩学习使用电钻不到一年,打眼放炮的技术远不如自己。马六孩没有生气,而是根据各个班组的具体情况与老工人一起研究。通过相互虚心学习先进经验,8月份该矿每个班组的掘进效率都较6月份提高30%以上。“马六孩多孔道掘进循环作业法”在山西阳泉和河南焦作、河北井陉等煤矿重点推广后,各矿重点推广组掘进速度在原来基础上提高2至3倍,最高的提高了5.8倍。

通过生产竞赛蓬勃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山西省总工会发出开展竞赛,搞好生产,以实际行动“努力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建设强大的经济力量”的号召。得到全省广大职工的热烈响应。

一是与全国同行业单位进行竞赛,即兄弟单位写来挑战书,注明生产任务和其他保障事项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例如,天津铁路管理局石家庄分局列车段向太原分局列车段发出挑战书,注明“自11月8日零时起至11月30日24时止,为消灭事故月”,在派班、运输、客运、货运、乘务等方面提出52条具体保证,例如保证乘务中不睡觉,严守劳动纪律,准时到段,摘挂迅速正确,实施互查互检复唱复示制度,爱护旅客货商,做到灭絕事故等。太原分局列车段全体乘务人员摩拳擦掌,积极应战,回复应战条件:“全体职工更加团结,努力学习,熟悉本行业务,消灭事故,搞好生产完成冬运。以实际行动服从组织分配。致函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鼓舞士气。快装快卸争取100%的列车正点。”

二是省内工业战线开展的生产竞赛。1950年11月5日,太钢炼钢部532名职工率先向全市各机关、工厂提出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的挑战:“全市各机关各工厂的兄弟姐妹同志们,我们向大家提出爱国主义的竞赛运动,以实际行动作为表示…… 遵守劳动纪律,保证不出事故,11、12两月为国家增产200万斤小米的财富。我们提议各机关各工厂的同志们以实际行动参加到这个神圣而又伟大的运动中来。”挑战书发出后,太钢耐火材料厂、太原棉毛织造厂、太原洋灰厂、东山煤矿、省印刷公司等单位立即响应。大原电业局第二发电厂340余名职工一致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应战,保证11月、12月不停一分钟电,煤耗降到1公斤,保障工厂安全,团结一致完成增产任务。太原洋灰厂回复:“保证不出责任事故,防止特务造谣破坏,坚决在11月20号以前完成全年生产计划,争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由此,山西掀起一场广泛的生产竞赛热潮。

三是企业内部不同班组间相互竞赛。例如,长治华丰铁厂各部门相互展开竞赛。职工班发出挑战:我们班全体在爱国主义运动中,要全部完成第四季度生产任务,并愿与各班展开友谊竞赛,条件是:“提前完成200部解放式耘锄,质量件件合乎标准样式。用料上要做到专料专用,减少废料。爱护工具各尽其责,保证工房设备安全。”工务科亦提出:“督促帮助各班清理原料,检验各班成品要及时。为迅速了解各部门生产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各种报表要提前完成。”此外,翻砂班、钳工班、机工班、经营科也都订立竞赛计划,共同提出:“提前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减少报废等。”

广大职工群众在生产竞赛中普遍做到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推广互帮互助精神,将满腔爱国热情和劳动热情投入到生产节约、技术改造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

山西工人在增产节约运动中的贡献

一是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1949年,我国财政收入只有支出的1/3,通过增产节约运动,至1952年底,国家财政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在山西,广大工人通过不懈努力,仅1951年全省工业生产总值就提高33.67%,劳动生产率也提高14.66%。省营厂矿平均每个职工创造出的生产价值,1951年比1950年增加18%。在太原,两年间东山煤矿产量提高100%,钢锭产量提高200%,洋灰产量提高250%,面粉产量提高330%。太钢炼钢部提出“春节不减产不出事故”的口号,仅在一周内日产量就3次打破纪录。晋华纺织厂棉毯年产量也创纪录,提高89%。1951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表扬大同市有关企业提前完成工作任务、支持抗美援朝的先进事例。

二是提高了广大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和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在这次运动中许多厂矿以改进技术管理为中心,充分发挥了广大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人们不论在上班途中还是回家路上,都在思考着怎样提高技术,实现增产节约。在增产节约运动中,由工人主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发明创造之多前所未有。

三是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广大工人阶级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继承和发扬勇于斗争、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团结协作,争先创优,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以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建设祖国强大工业贡献了磅礴力量。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离不开物质文明的积累和精神文明的升华。前进道路不可能是一片坦途,必然要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要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牢牢把握时代主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建功立业。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工人竞赛职工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我看竞赛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