匮乏的人生何以写作(创作谈)

2022-05-30 10:48臧海英
诗潮 2022年8期
关键词:火葬场烟囱经历

臧海英

真希望自己是那个被神选中的人。显然,我不是。我的写作是那种一厢情愿式的。没什么才华,没读过多少书,没经历过跌宕起伏,没去过什么地方……从哪方面看,我都是一个匮乏的人。接近中年才想起来写诗,小学生一样。想想几十年的人生,我都做了什么呢?一事无成,一无是处。那我所经历的又算什么呢?

就是在这样匮乏的基础上,我写作。不仅生命经验、语言技艺、眼界阅读匮乏,最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匮乏。写了十年之后,按说我可以算是开始进入写作了,但相反,我更迷茫了。愈加感到自己的无知与局限,许多方面仅仅处于一个启蒙状态。

现在,我越来越看重诗歌中的精神质地。在对心灵的不断省察中,我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暗面、羞耻感,面对自己的怯懦与匮乏。得承认,人是有限的,弱的。

匮乏的人生也是一种人生。匮乏在教育我。

在县城上班时,每次回乡下的家都会途经一个火葬场。那时候我的母亲健在,我还非常年轻,没经历过亲人逝去的悲痛。火葬场那两座巨大的高耸的烟囱,让我震惊不已。之所以震惊,是因为在我当时极其有限的阅历中,从没见过这样的大烟囱,至于与之相关的死亡问题则没有思考。

那两座巨型烟囱近来不断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来到我的现实,就那样耸立着。这个春天发生了和发生着的死亡,让我一度非常难过,焦虑绝望。别处的、别人的死亡与我有关吗?貌似没有关系,但又有着各种关系。我们不在现场,但每个人却都通过网络成为目击者,参与其中。令人恐惧揪心的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会成为他们中的一个,下一个。

虽然思考来得晚一些,虽然写作是另一回事,虽然距离写出来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但这些是关于“人”的问题。写作关乎生命、爱与死亡,关乎“人之为人”的一切。

……只要是关于“人”的。现实困境是,如何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活着和死去,拥有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像一个“人”去爱。怎么爱?什么才是爱?我只能说,我们还没有学会“爱”。我也没有。其实我不确定这里的“我们”是我和谁们。还是说我自己吧。

通过思考,我在自我教育。大师们在书中教育我。

我的猫也在教育我。它常常在房间里现出一种无聊游走的状态。或者蹲在窗前哲人一样沉思,望世界。并在想要与我亲近时跑过来蹭我。这些是一种“人”的状态,有时我在它身上看到母亲。

是的,我在各种事物上见到过母亲。她以另一种形态存在。死亡不是结束——母亲教育着我和我的写作。

败笔为生,我觉得一点也不悲怆,谁又不是失败者呢?面对浩瀚的宇宙,面對无穷的时间,个体渺小即逝,不值一提……

匮乏荒凉的人生,我期待透过写作,领受那么一点点光。

猜你喜欢
火葬场烟囱经历
看不见的“烟囱”
想的和做的不一样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烟囱里的客房
火葬场更夫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