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数据环境下的室内设计研究

2022-05-30 10:48李杉周雅彤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室内设计大数据

李杉 周雅彤

[摘 要] 大数据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设计领域也深受其影响,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室内设计领域是设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文章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及室内设计应用案例,探索了后疫情时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大数据;室内设计;人工智能

后疫情时代,室内设计深受大数据影响。传统的室内设计不足以满足人们的室内生活需求,这给室内设计从业人员带来诸多挑战,同时带来新的机遇。笔者以大数据环境为切入点,通过对大数据信息的分析、总结与归纳,探索室内设计的新趋势,从而使室内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居住需求。

一、后疫情时代的室内设计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信息数据的作用尤为凸显。信息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传播媒介的频繁使用产生了大量信息数据。大数据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对消费记录、评价记录、阅读记录等数据进行采集与归类,再二次推送,从而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大数据商业运用第一人”维克托·迈尔认为,大数据信息变革着我们的生活,它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更为精确地发现更多的细节,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通过预测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创造更多的可能,这些可能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情感认知。

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健康、消费和资讯观念逐渐改变,室内设计需求也在转变,室内设计市场适应大数据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被再一次提及。

二、大数据环境下的室内设计

大数据环境下,庞大的数据总量为室内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充足的数据资源,也促进了室内设计从业人员思维的提升和理念的更新。

(一)室内设计主体的体验

室内设计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是室内设计的原则之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首先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其次是安全需求。人们对室内设计的需求由于疫情的原因被重新改写。

对于用户而言,室内居住环境会造就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温暖、舒适、压力、孤独等。室内设计需结合用户的情感体验,并包含空间、室内产品、绿化等个性化要求。用户通过信息数据、智能技术参与设计,设计师根据用户的反馈修改、优化设计,以此强调室内设计主体的参与感,从而进一步完善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二)大数据与室内设计相融合

居家环境是集生活、工作、学习于一体的空间,用户在闲暇时尝试新鲜的事物,如烹饪美食、健身锻炼、远程工作及学习等,以此获得精神的慰藉。用户对居家办公、娱乐空间的需求认知改变了,这要求室内设计从业人员着重考虑室内设计对生活变化的适应性,并加强室内空间的多用性、延伸性和灵活性,从而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迎接新的挑战。

室内空间常常有多种功能与含义,在大数据环境下,设计师通过深层次挖掘用户对不同空间的需求,设计符合用户偏好、习惯的室内作品,以满足用户对空间的功能性需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室内设计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系统收集、分析用户的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对用户需求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得出最能客观、真实反映其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数据。但用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这与室内设计空间相对稳定的特性相矛盾,所以要求室内设计从业人员需借助信息化平台,实时统计居家环境中各成员的需求,采集成员作息时间和行为习惯,让信息在室内设计的不同阶段顺利传递,保证室内设计方案的优化与改进。

(三)室内设计从业者的角色发展

大数据环境下,室内设计从业者必须与时俱进,提高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的能力,利用大数据满足用户需求。室内设计从业者需从数据库中全方位、全过程地分析数据,得到用户的个性化情感、心理倾向、实践能力等非结构化的数据,以此为系统开展室内设计提供保障。

室内设计方案是否达到目标取决于用户的评价,即对室内空间的评价或设计师的评价。传统评价通过定期回访、交流、调查、反馈等方式进行,很难对用户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的了解。大数据系统可以收集、整理用户的使用数据,为评价提供客观、真实的量化数据,同时可以提升室内设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希望室内设计从业人员能像张绮曼女士所言,根据空间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环境,运用物質技术与艺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让使用者心情愉快,便于生活、工作与学习的理想场所的内部空间环境。

三、后疫情时代大数据环境下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顺应后疫情时代的变化,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室内设计,开展促进家居智能化的研究,运用交互的方式推进人工智能的应用,从而促进室内设计行业的进步,是当下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室内设计的形式是多样的,室内设计初始阶段主要依赖手工描绘,对室内设计从业人员的手工绘画水平与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随着各类软件技术的开放和完善,室内设计逐步转化为依靠Auto CAD、3D studio Max等软件进行设计效果的呈现,但其主要着眼于工程的某个阶段,并不能从工程技术、施工工艺和构造角度上做全盘考虑,即无足够的技术能力加以支撑。如今,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与模拟,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对后疫情时代用户需求进行完整的分析及预测。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可将原本需要实地考察、组织施工的工作由人工智能系统在短时间内拟出多套方案供用户选择与决策,用于实现设计过程中各项资源的最优配置。室内设计从业人员也可以进一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为用户进行设计效果的高度还原,以此让用户与环境相互融合,达到设计效果与用户需求的完美契合。

对室内设计从业人员来说,直接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或虚拟现实技术与用户沟通交流,大大节约了室内设计中花费在抽象表达上的时间,可将更多精力集中在提高可视化效果上,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提升设计过程中各环节的效率,同时便于业主决策,减少返工量,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室内设计框架。

四、大数据环境下人工智能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人的思维过程的模拟,能够在各类环境中自主或交互执行模拟思维的信息过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如何到用计算机处理语言、图像等,可以促进仿真技术的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人工智能与室内设计的融合,都是室内设计革新的关键,也是室内设计的必然趋势。

(一)人工智能造就个性化室内设计方案

人工智能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应用为个性化室内设计方案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在室内设计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有助于室内设计从业人员理解用户的想法,也能更好地促进用户对设计的理解,加强用户和室内设计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

首先,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室内设计,通过打造用户个性化的服务平台,可以进一步增强智能设计服务的针对性。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会准确记录用户的行为数据并实时制定设计方案,从而进一步增强智能设计服务的时效性。

其次,人工智能是基于用户喜好提供符合实际设计需求的技术,设计作品具有在交互过程中被人们所感知,再反过来作用于室内设计的特质。

(二)人工智能在室内设计的合理应用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室内设计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契机,但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应根据设计因素与室内实际情况,进行适度、适量的设计,从而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空间艺术设计中的优势,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后疫情时代,室内设计强调满足用户使用层面的情感需求,保证用户在安全的室内环境中工作与生活。另外,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视、听、触、感等全面模拟,重点关注用户居住空间的空气质量、通风质量、光环境等,力求给予人们舒适的室内环境。

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室内设计从业人员在强调设计的功能性时也需兼顾用户的使用感。在室内设计中,开关是不可缺少的电子元件,人们通过开关控制室内设备通电或断电,如果多个开关并排设置,每个开关的控制范围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知晓。此时,在考虑用户偏好的基础上,通过使用遥控器或者声音控制就能有效解决问题,让用户获得舒适感。

(三)室内设计的自然生态运用

人类很擅长处理自然环境释放出的信号,也一直没有隐藏对大自然的渴望。自然界吸引着人类去探索,而室内设计则可以通过模拟自然界的环境,让人们感受到接近自然的空间。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空气、光线和绿化可实现室内设计的生态化。

室内环境中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空气的变化。密闭的卧室与流通的客厅的空气质量是完全不同的。门窗的设计是增加空气流通最为重要的手段,用特殊材料(在室内设计中使用的材料需兼顾设计与环保)制作的门窗,能够对空气流动速度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人工智能系统的运用,电子端的操作控制,结合新型的空气污染过滤设备(新风系统),能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消毒、杀菌、增氧、预热或降温。同时会对室内空气进行实时监测,智能调节室内空气。

视觉观察是人类感知世界、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而光线则是满足人类视觉感知的基本条件。室内环境中光线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和人工照明,光线的强弱会影响用户的舒适感。室内光线的营造,需要考虑自然光的变化,自然光比人工光源更适合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结合人工智能系统,灵活运用自然光,可以让室内空间达到最好的采光效果。通过模拟用户体验,考虑用户需求,合理布置照明设备,根据不同的室内空间均匀地分布光源,可以提高用户学习、工作、娱乐的效率,减轻光照变化所引起的视觉疲劳。

自然生态的设计离不开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让室内环境充满活力和生命力。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季节、时间的变化,为用户提供参考,在室内空间有选择性地摆放合适的植物,装饰室内空间,烘托空间氛围。同时,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房间的温度、湿度变化,保持健康的室内环境。人工智能系统还可以提供绿色植物的生长数据,协助用户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植物进行打理和养护,从而给用户以心理满足感。总之,利用植物的特点组合、搭配、装饰环境可以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带来持久的精神愉悦感。

后疫情时代,借助大数据环境下丰富的信息資源,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预测用户的选择偏好和情感趋向,优化室内空间资源配置,可以促进用户与空间的交互体验。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环境、优化环境,可以激发用户综合性、交互性的情感需求,进一步改善用户的工作、生活环境质量,从而达到既有功能感又兼具美感的室内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智祺.后疫情时代室内居住空间设计方法剖析[J].大观,2021(4):38-39.

[2]徐来,朱海昆.浅谈人工智能家居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0(29):174-175.

[3]孙钰洁.后疫情时代下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现实思考[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9):120-121.

[4]翟雷,邢国春.大数据环境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11):127-132,143.

[5]孙琪.大数据背景下室内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J].美术大观,2018(3):102-103.

[6]王冬梅.基于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艺术与设计研究[J].艺术研究,2021(4):77-79.

[7]王米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5.

[8]李苗.基于绿色设计理念下的室内设计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8.

[作者简介]李杉(1987—    ),女,江西南昌人,江西传媒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周雅彤(1987—    ),女,江西南昌人,江西传媒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室内设计大数据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作品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