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策略

2022-05-30 13:17杨玲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教育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理念中越来越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行为习惯,在这种背景下,劳动教育非常重要。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劳动过程,积极主动地完成劳动任务。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 小学教育;劳动教育;劳动习惯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这个年龄阶段,除了学习学科知识,素质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多数教师将精力放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对劳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很多学生的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等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以,在推行新课程改革之后,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更多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丰富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当前小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的主要目的依然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非考试类的教育活动多有忽视,而劳动教育属于思想品德与素质教育的范畴,教师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劳动教育内容相对较贫乏,很多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自身的劳动技能也相对较弱。[1]

(二)学生家庭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父母对孩子比较宠爱,很多小学生在家里基本没有劳动机会,家长对劳动教育大多也不太重视,导致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不强。

(三)劳动教育内容落后

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劳动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更好地保证劳动教育的效果,就需要引入更多先进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学生在参与劳动活动的过程中,自身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会随之提升。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时候,教育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同时没有充分参与实践,学生很难真正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意义

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以下针对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意义进行具体分析。

(一)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当前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学生除了学习知识,锻炼身体素质也是非常关键的,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忽略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加强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之后,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和提升,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2]

(二)能够增强学生的毅力

大多数劳动活动都有一定的活动量,学生在完成劳动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毅力。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之后,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更好地完成劳动任务,久而久之,学生的毅力会增强。[3]

(三)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这个年龄阶段,很多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所以在小学教育中,三观教育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之后,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的三观也能得到很好的建立。

三、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具体策略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除了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以下针对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一)改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与成绩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就需要教师认识到传统教学理念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教育教学理念,提升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劳动教育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4]所以,教师在改变教学观念时,首先需要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劳动光荣”的理念,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劳动热情,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劳动活动,从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其次,需要加强劳动教育的宣传,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多讲解一些名人事迹,如袁隆平为了研究杂交水稻不辞辛苦亲自照料田地,屠呦呦历经千辛万苦发现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奖等故事,或者从学生的身边情况入手,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实际案例给学生讲解,让学生从别人的事迹中领悟“劳动最光荣”,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劳动教育活动。

(二)重视劳动教育设计,将劳动教育与日常教育结合

在任何形式的教育中,做好教育設计都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保证劳动教育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开展劳动教育之前,需要结合日常教育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相关劳动设计,保证劳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首先需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劳动活动,包括学校日常劳动、班级劳动、家庭劳动等,将劳动视为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提升学生劳动的自觉性。其次,需要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项目,然后结合相应的劳动教育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5]最后,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时候,要给学生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念,然后将劳动教育有效地渗透于日常教育中,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和道德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家务,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多设计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清理街道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同时能提升学生公众责任意识和素质。

(三)明确劳动教育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想要更好地保证劳动教育效果,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就需要充分明确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然后将相关原则融入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相关研究表明,当前劳动教育中,通常需要遵守的教学原则包括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所以,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首先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方针,明确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将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等育人目标融入劳动教育中。其次,需要有效地遵循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遵循当前的教育规律,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更好地提升勞动教育的实效性。再次,劳动教育也需要遵循时代特征,也就是教师需要将当前科技发展及劳动改革等内容引入劳动教育中,注重新型科学技术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将合法劳动意识融入学生的观念当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科学精神。同时,在劳动教育中,综合实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还需要将各方面的力量集中起来,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让劳动教育更加多样化和规范化。最后,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活动,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保证劳动教育效果。

(四)保证学生的劳动时间,加强多方合作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订相应的劳动实践计划,同时保证学生的劳动时间,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参与实践的机会。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自身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等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也就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而想要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机会,就需要将多方合作模式引入劳动教育中,让社会、家庭、学校等有效结合,学生的参与感会更强,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例如,可以引入家校共育模式,给学生布置一些劳动任务,然后利用放假时间,让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同时需要加强针对家长的宣传教育,让家长也能充分认识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孩子完成家务活,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让孩子尝试自主完成个人事务,从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五)建立健全的劳动评价制度,加强对劳动教育的投入

在素质教育中,劳动教育属于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可以将学生的劳动素养评价融入综合评价中,然后结合当前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劳动情况和结果进行记录和评价,并且进行公示。[6]通过这种方式,将劳动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也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除此之外,也需要加强劳动教育经费的投入,引入更多劳动教育器材,并且建立健全的耗材补充机制,进一步提高大众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此外,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教育风险分散机制,更好地保证劳动教育的开展,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小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所以,为了更好地保证劳动教育的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需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对劳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进行改革,并且将多种渠道引入劳动教育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钱冬梅.小学生劳动习惯培养策略探讨[J].新智慧,2019(17):116.

[2]张静.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意识[J].明日,2019(35):384.

[3]卢贺军. 如何培养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J]. 人文之友, 2019(21):184.

[4]蒲得喜.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学周刊, 2020(15):151-152.

[5]朱粉琴.浅议小学生养成教育[J].中文信息,2019(3):115.

[6]周宏亮.教育新时代下小学生劳动教育再出发[J].求学, 2020(8):68-69.

[作者简介]杨玲(1972—    ),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市姑苏区少年宫,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劳动教育。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小学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分析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