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经济大盘仍需努力

2022-05-30 10:48刘艳美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2年8期
关键词:张瑜发力消费

刘艳美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情况?下半年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重点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多位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7月15日,备受关注的中国经济半年报公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GDP为562642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GDP为292464亿元,同比增长0.4%,增幅较一季度回落4.4个百分点。

“二季度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2022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不利影响明显加大,经济发展极不寻常,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严重冲击,主要经济指标在4月深度下跌,5月降幅收窄,6月企稳回升。

一系列扎实稳住经济政策成效明显,中国经济克服超预期因素不利影响,呈现企稳回升态势,稳住了经济大盘,成绩来之不易。

分省份来看,第二季度,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6个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增长。部分地区受疫情冲击较大,上海、吉林二季度GDP同比分别下降13.7%和4.5%,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2.5%和7.6%,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政策效应显现,我国经济体量大、市场空间广、发展韧性足、改革红利多、治理能力强的优势将进一步发挥,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发展态势。当然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国内三重压力犹存,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经济持续恢复还要付出不懈努力。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情况?下半年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重点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陈宪、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冰及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予以详细解读。

出口和投资在发力

张海冰认为,现在的情况是,出口很给力,投资在发力,消费很乏力。

从净出口来看,6月份出口增速达到22.0%,上半年增速有13.2%,贸易顺差又创新高,可以说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这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国家全产业链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动态清零的优势。下一步我们还是继续看好出口,但需要注意的风险是,如果西方市场出现衰退,可能会对外需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投资方面,目前各种稳增长政策还是以投资为主,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二季度增长4.2%,都保持正增长。在最困难的4到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也是正增长,发力的态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短期来看,投资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现在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就是房地产投资。上半年,无论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还是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22.2%)和销售金额(下降28.9%),都出现负增长态势。最近,这种停贷、断贷的事件也逐渐引起各大银行包括金融管理部门和更高层的重视。相信这个问题不是很大,通过各方协调可以得到解决,不会构成系统性风险,但是也应当引起重视。

最后看消费,无论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居民消费支出,表现都不是很好。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0.7%的负增长,二季度整体下降4.6%。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扣除价格因素影响,上半年实际增长只有0.8%,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还下降了0.9%。

表面上看,消费受疫情管控措施的影响,有些城市可能对人员流动有限制,公共场所都封闭了,影响比较大。但实际上,消费更多是受居民收入增速和收入预期影响。我们未来的增长动力结构在发生变化,以投资稳增长不可持续,这种情况下消费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目前来看,消费这方面的转机还没有出现,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货币政策还是以内为主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下一步国内利率政策会不会有新的改变?张瑜分析,这个问题先要看美国加息的背景是通胀,现在美国通胀率是9.1%左右,虽然看高度感觉跟1980年大滞胀时有点小差距,当年顶点是14.8%;但是看宽度,已经跟1980年差不多了,超预期的通胀风险在增加。

有人认为美国通胀现在是不是一定见顶了、到拐点了?张瑜觉得这个判断太早了,还是应该对美国通胀的风险保持充分警惕性。

在国内“传染性”上,前几次我国跟美国货币政策大反向的时候,就是我国偏稳增长、偏宽松,美国偏紧,比较典型的像2015年、2018年,基本上三年一小次。当时会被动一些,因为那个时候汇率不够有弹性,现在汇率弹性够大,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可以因为汇率弹性加大而得到更好的呵护和保证。

对国内货币政策的看法,张瑜认为还是以内为主。现在汇率在6.7、6.8左右,距离前期敏感位7.2还有可以接受贬值或弹性加大的空间。只要内部需要,我们用汇率弹性去保护或捍卫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个问题是不大的,因为目前还是有战略纵深的位置。

消费补贴的步子应该更大一点

现在从消费端和投资端来看,大家都遇到了对未来的预期、对未来信心的问题。下一阶段拉动消费和投资,特别需要注意什么?

张海冰称,消费这一块,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纾困和帮扶措施。但我们分析后发现,这些政策基本都不是鼓励消费政策,而是就业帮扶政策。

比如你开一家奶茶店,给你减免一点房租或缓缴社保,让奶茶店可以开下去,员工也得到了就业機会。这当然是必要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消费者不进店消费、没有客流,这种情况下继续开下去,实际上是继续亏本,对小微企业等维持生存是不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呼吁消费政策能够真正从需求端发力,消费补贴的角度应当步子再大一点。不光是现在部分地方出台的消费券措施,在需要的时候,还应当从全国层面对低收入群体、包括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一些行业群体进行补贴,提振消费信心。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一定要正视投资增速不可持续的问题。张海冰在疫情之前和一些专业机构做过一些调查,各地在发专项债过程中都觉得很困难,困难在哪儿呢?就是没有项目。很多地方为了完成申报任务或拿到资金,就会出现部分项目“注水”的情况。

我们要建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也好,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也好,都必须消费更多发力,让消费更多增长。短期来看,消费要真正从需求端去发力,改善居民收入状况和收入预期。长期来看,稳消费、促消费,要有适当的体制和机制保障,提高居民收入,包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等,都是促消费的长远措施。

要给企业信心

市场主体是稳经济大盘的“细胞”。对于企业来说,下半年如何应对挑战和机遇?

陈宪觉得,对于企业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活下去。怎么活下去?首先还是要给企业信心。虽然现在短期矛盾很集中,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没有变的。比如出口超预期的增长,还有很重要的外商投资数据,这都说明中国经济中长期向好,企业要有信心。

中国经济还在进行很多结构性调整,企业可以从中看到自己应该怎么顺势而为,思考产业发展放在什么地方、发展的重点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增长还是很快的。

在有信心的条件下,活下去的具体办法,就是拿到现金流。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和“从0到1”的企业,是有条件的,手里是有筹码的,因为各种创投资金、产投资本还是很活跃的,也是有资金的。

服务业领域要进一步发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全年5.5%左右的增长目标,怎么看下半年经济走势?张海冰称,下一步,应该在服务业领域进一步发力。从今年来看,三大产业中,农业是很稳的,工业增长也不错,相比之下,服务业面临更大的困难。

上半年第三产业的增长是1.8%,二季度则下降了0.4%。第三产业是承载就业最大的产业,就业影响着大家的收入,收入影响着消费,消费又反过来影响GDP增长。下半年希望疫情防控措施更加科学化,让居民能够上得了街、进得了店,能够把钱花出去,让困难群体也有钱可花。这样,对下半年的稳增长局势将是非常有利的。

(编辑 周静)

猜你喜欢
张瑜发力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40年消费流变
AttitudestowardsSinintheScarletLetter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人文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小公鸡应该学打鸣
我家有个“潮”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