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22年高考乙卷理科数学第20题的多角度探析

2022-05-30 15:24金毅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解析几何

摘 要:本文从2022年高考乙卷理科数学解析几何大题出发,对不同解法进行探析并点评其特征,之后进一步深入探析本题的背景,提出了若干推广命题.

关键词:高考乙卷理科数学;解析几何;解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22-0083-06

1 试题呈现

题目 已知椭圆E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x轴,y轴,且过点A0,-2,B32,-1两点.

(1)求E的方程;

(2)设过点P1,-2的直线交E于M,N两点,过点M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线段AB交于点T,点H满足MT=TH.证明:直线HN过定点.

所以直线过定点0,-2.

点评 本解法从椭圆的参数方程入手,首先用参数方程表示直线MN,因为点P在此直线上,所以可得到两个恒等式,之后写出直线NH方程,借助刚才得到的两个恒等式,化简了直线NH的斜率和纵截距的表达式,最后算出定值.

在运算中,分式约分时约去sinα-β2,因M,N是椭圆上不同的两点,所以sinα-β2≠0.同时,在化简时还约去了cosα-β2,验证当cosα-β2=0时,点M,N关于原点对称,联立直线MN与椭圆方程4x2+3y2=12y=-2x,可得M32,-3,N-32,3,

T3-332,-3,H6-732,-3,所以直线NH的方程可写为y-3=2333-6x+32,当x=0时,易知y=-2. 所以,结论仍然是成立的.

命题2 已知椭圆E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x轴,y轴,且过点A0,-2,B32,-1两点. 设过点P1,-2的直线交E于M,N两点,证明:2kAB=1kAM+1kAN.

证明 根据探析5的仿射变换,可将命题2转化为命题1,故命题2成立. 注意,仿射前kAB与仿射后kA′B′的关系是kAB=32kA′B′,其它直线斜率仿射前后系数之比仍为32.所以,本质上命题2和命题1是相同的.

点评 命题1与2本质相同,均刻画了在切点弦与割线的构型之下的斜率关系.如果在解决这道高考题目之前得到结论2kAB=1kAM+1kAN,设直线AN和MT交于点H′,2xTyT+2=xMyT+2+xH′yT+2,可得到2xT=xM+xH′,所以,可得点T是M,H′的中点.所以点H和H′重合,题目也顺利获得了解决.

探析7(深入推广,探析一般情形)

命题3 如图3,对圆x2+y2=r2,Px0,y0是圆外任意一点,过点P作圆的切线,切点为A,B,并且过点P作圆的割线,交圆于M,N两点,线段MN与线段AB交于点Q,则有关系1PM+1PN=2PQ.

证明 根据探析5,可得N,Q,M,P为调和点列,所以NQQM=NPPM.设NQ=x,QM=y,MP=z,已知比例式为xy=x+y+zz,

Px0,y0是椭圆外任意一点,过点P作椭圆的切线,切点为A,B,并且过点P作椭圆的割线,交椭圆于M,N两点,线段MN与线段AB交于点Q,则有关系1PM+1PN=2PQ.

证明 根据仿射变换,设仿射变换前任意一点坐标为x,y,仿射变换后对应点的坐标为x′,y′,建立仿射变换x′=xa,y′=yb, 可将椭圆仿射为x′2+y′2=1.

点评 命题3,4为命题5奠定了基础,命题5将调和点列这种线段的比例数量关系逐渐转化为斜率表达式,斜率本质是用来刻画几何中的位置关系的关键量.

命题5 对椭圆x2a2+y2b2=1a>b>0,Px0,y0是椭圆外任意一点,过点P作椭圆的切线,切点为A,B,并且过点P作椭圆的割线,交椭圆于M,N两点,线段MN与线段AB交于点Q,则有关系1xP-xM+1xP-xN=2xP-xQ.

证明 作N,Q,M,P在x轴上的正射影,可知其正射影仍然为调和点列,故1xP-xM+1xP-xN=2xP-xQ成立.

命题6 对椭圆x2a2+y2b2=1a>b>0,

Px0,y0是双曲线外一点,当过点P切线存在且有2条时,过点P作双曲线的切线,切点为A,B,并且过点P作双曲线的割线,交双曲线于M,N两点,直线MN与线段AB交于点Q,则有关系1PM+1PN=2PQ,1kAM-kAP+1kAN-kAP=2kAQ-kAP成立.

命题8 对抛物线y2=2pxp>0,Px0,y0是抛物线外任意一点,过点P作抛物线的切线,切点为A,B,并且过点P作抛物线的割线,交抛物线于M,N两点,直线MN与线段AB交于点Q,则有关系1PM+1PN=2PQ,1kAM-kAP+1kAN-kAP=2kAQ-kAP成立.

4 进一步思考与总结

全国乙卷这道圆锥曲线问题以深刻的背景,清晰的表达,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图形鲜明,解法多样,层次多样的数学问题. 本题深刻地、综合地考查了学生直观想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有较强的区分度. 在平常的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对于背景结论的挖掘与反思,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阶段. 从几何到代数,再到算理,横向纵向多维比较才能真正做到通一类、会一类,研究透彻一类数学问题. 今后的教学应以数学问题为导向,深入挖掘,多面剖析,才能达到真正理解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献:

[1]金毅.圆锥曲线的思想方法[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1.

[2] 曹珏贇,叶中豪.调和四边形及其应用[J].中等数学,2016(01):2-7.

[责任编辑:李 璟]

收稿日期:2022-05-05

作者简介:金毅(1992-),男,硕士,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解析几何
智慧学习
用几何的观点解释线性代数问题
探究数学软件在解析几何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例谈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例谈超级画板支持下如何优化解析几何教学
《微分几何》教学的教改实践感受
《线性代数》教学中提高学生几何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