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外宣翻译策略探究

2022-05-30 10:48王振博孝红波
艺术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茶文化

王振博 孝红波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中国文化在经济交流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作为茶叶的起源地,更具备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为进一步扩大中国茶叶的海外市场,加强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文章从直接价值、间接价值、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四个角度对茶文化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并且深度挖掘茶文化的间接价值和精神价值,最终探索出开辟潜在茶叶市场的三种方法。通过多维度对比开辟茶叶市场的新方法和不同精神价值,探究扩大茶叶海外市场的新途径。进而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对比,发现当今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茶叶外宣翻译的实际情况与中国茶叶海外市场,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外宣翻译;茶文化;茶叶出口;间接价值

中图分类号:H315.9;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8-00-03

1 当今中国茶叶的海外市场

1.1 直接價值

中国是茶叶起源的地方,拥有精良的茶叶种植技术。因此,自古以来中国茶叶就作为商品、礼品出口各国,是和平友好的使者,传播中国对世界各国友好发展的期盼,促进中外文化的融合,同时中国茶叶也间接地开辟了国际市场,是中外友好关系的象征性产物,具有开创性价值。茶叶以商品形式出口世界各国,呈现巨大的市场价值[1]。从产量角度看,中国茶叶的产量呈稳步增长的趋势,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中国的茶叶市场不断扩大,出口量日渐上升。从质量角度看,中国不断改进茶叶种植方式,完善加工技术,中国茶叶的质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各国贸易额度也逐渐提高。从营销手段来看,我国正在努力打造民族品牌,在2021年《全球十大高端名茶》报告中,“竹叶青”作为中国品牌位居前十,可见中国茶叶品牌打破了最初的窘境,呈向上发展态势。中国茶叶带动了国际货币的流通,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1.2 间接价值

茶叶作为流通货物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茶叶能够带来的经济价值远高于当下价值。早在上古巴蜀时期,茶叶就已经出现,到如今茶叶已具有更深层次的价值[2]。就茶叶本身来说,其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但当今中国茶叶的热销往往与其口感、价格等因素相关,茶叶的药用价值被忽略,因此,开发茶叶的药用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茶叶市场[3]。发展与茶叶相关的旅游业也是拓宽茶叶市场的途径之一,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广且生长环境优良,因此可以将“茶叶采摘”融入旅游业,让国内外游客体会采茶的乐趣。茶叶种植与茶叶采摘同步发展,开发全产业链茶叶旅游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茶叶的发展还能带动茶具等衍生产品的创新。中国人喜欢饮茶,所以对茶具也很有研究。从古至今,茶具完成了由土陶到硬陶再到釉陶的转变,总体朝着更加精良、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同时期的茶具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和历史文化[4]。因此,基于不同的原料、工艺、文化背景,茶具展示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2 我国茶文化的价值

2.1 精神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也蕴含不朽的工匠精神。从茶叶种植角度分析,不同地域的茶叶生长要求也不一样。任何一种茶叶都对生长环境有严苛的要求,除此之外在茶叶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茶农要在种植过程中细心呵护茶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茶叶品质。从茶叶制作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茶叶制作技艺精湛,有很多领先世界的创造性工序,而且很多工序只能由人工完成。以武夷山岩茶为例,需要经过采摘等十余个环节,这些环节是对工匠们技术和态度的双重考验[5]。时间追溯到古代,中国人用茶作为聘礼,代表爱情的坚贞不渝。在古时,受制于种植技术,茶树一旦种植便不能更换位置,否则就不能成活,依托茶叶这种特性,中国人将其视为爱情专一的象征。此外,中国古人也用茶叶祭祖。亲人阴阳两隔,这时茶叶便作为沟通的媒介,通过敬茶哀悼逝者,以尽孝道。茶亦是节俭的象征,古人通过饮茶勉励自己,发奋图强,如晏婴在担任国相时,“食脱粟之饭”,除饭菜以外,还要有茶,时刻告诫自己要清正廉洁、砥砺品行。茶叶的精神价值深邃,值得不断追溯和发掘[6]。

2.2 物质价值

茶叶的物质价值可以从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两方面进行分析。在中医学当中,茶叶具有醒脑、祛痰等基本功能。古书中还记载了茶叶的其他功效。例如,《仁斋直指方论》中提到了治疗漆疮的方子。另外,茶叶对痢疾、疟疾等都有一定的治疗功效。茶叶的药用价值多元,因品种不同,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看,茶叶是在市场中流通的货物,它能够为各国带来经济收益,茶叶自出现以来,便凭借清美醇厚的味道,热销世界各国。随着需求量的不断提高,中国茶叶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其经济附加值逐年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3 茶叶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对茶文化精神价值的介绍和间接价值的挖掘

当今茶叶外宣,往往只是浅显地介绍茶叶的名字或者口感。但此类翻译方法具有普适性,不能充分展示中国茶叶的优越性。例如,黄山毛峰往往被译为“Yellow Mountain Fuzz Tip”,但是仅靠单词的拼凑并不能展现黄山毛峰的内在价值。黄山毛峰需要在每年的清明至谷雨期间采摘肥壮绿叶进行制作,并且其中含有咖啡因等多种物质,对减肥、抗衰老等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然而在宣传过程中却较少体现这些特点。对茶叶味道的理解因人而异,但是融入文化价值,却有可能改变外国友人对茶叶的态度。中国的茶文化不局限于茶叶味道或者品质本身,采摘制作、冲泡、茶具都承载了中国茶文化,但目前对这些内容的发掘与运用较少。以工夫茶为例,首先工夫茶需要使用特定的茶具,其次工夫茶的泡法十分严苛,包括21道工序,并且泡茶师傅的泡茶手法必须十分娴熟。而国外友人对工夫茶的了解往往停留在其字面翻译“Kong Fu”(工夫)上,难以领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因此,加强对茶文化价值的探索是开拓中国茶叶外销市场的重要突破口。

3.2 忽略了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差异

中国茶叶历史久远,其他国家的茶叶历史远不及中国。因此,不同国家对茶叶的理解各有不同,而且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差异较大,并不是所有国家的消费者都能充分理解中国茶文化,这就要求翻译必须充分考虑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从大文化背景来看,中国人奉行集体主义价值观,而外国人追求个人主义价值观,而这也体现在饮茶一事上。例如,就以茶待客来说,中国人往往会提前准备好茶水,客人到访就可以直接饮用,但是外国人更倾向于客人到访之后让客人自主选择饮料,除了茶叶同时还会准备牛奶、果汁等。从个例角度来看,不同国家的饮茶习惯也不尽相同。很多英国人热衷于喝茶,每天至少要喝4次,因此翻译应该凸显茶叶功效、品质。美国人更加注重快捷,很多美国人甚至只知道茶,并没有见过茶的样子,翻译就应该突出茶叶冲泡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根据当地文化进行翻译,才能最大限度地开拓中国茶叶市场[7]。

3.3 翻译工作者对茶文化的了解匮乏

在外宣翻译工作中,译者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很多译者忽略了茶文化的价值,也忽略了茶叶的内涵,只是着眼于字面意思的解释。这也并非译者本意,而是因为译者对茶叶的认知不够深入。首先,很多译者对茶文化不太感兴趣,即使着手茶文化的翻译,也不能够灵活应用不同的翻译策略[8]。例如,关于“龙虎斗”的翻译,很多译者将其错误翻译为“the fighting between dragon and tiger”。“龙虎斗”茶因其在冲泡过程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而得名,象征着热闹、红火。然而,大多数译文展示的只是一种争斗的感觉[9]。其次,译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缺少交流,外宣翻译缺少统一性,译者自身也不能确定该如何翻译,翻译缺乏系统性规定,使得受众对中国茶叶没有统一的认识,从而造成各种误解。最后,缺少对译者的统一教学,译者很难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挖掘中国茶叶的内涵,因此统一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要通过教学加深译者对茶文化的了解,使外宣翻译更加严谨。

4 茶文化外宣翻译新策略

4.1 有针对性地引入茶文化的精神价值

中国茶文化的精神价值力量具有持久性、可传承性。所谓持久性,即当茶文化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留下烙印且逐渐转变为热爱时,这种文化产生的影响力会持续存在。可传承性是人与人之间对文化的传播,当文化的精神力量足够强大时,这种文化会促使信仰该种文化的人不断宣传其文化价值,以文化促进市场的繁荣发展。但当下大多数广告语以直译为主,强调精简,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渗透茶文化,如工匠精神等。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针对性地融入中国文化同样重要。例如,龙井茶的译文为“Dragon Well Tea”,但是在很多西方国家,龙并不是吉祥的象征,而是一种暴力的代表,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将其转换为“Longjing Tea”,既表明了龙井茶,又尊重了各国文化[10]。

4.2 找寻文化共通点,搭建沟通桥梁

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但有差异并不意味着就要减少对外传播。差异不可避免,找到共通点才是化解差异的第一步。可通过共通点开辟出一条友好交流的路径,引领经济发展。茶文化作为中国的古老文化、世界共通文化,彼此之间的共通点有很多,寻找共通点的方法也有很多。首先,中国可以举办国际茶叶赛事、文化节等活动,了解世界各地的茶文化,尝试找到共通之处并作为突破口。其次,对比中外茶叶历史,从史料中探索共通之处。中外史料对比相对匮乏,既要考虑到新时代、新思潮,也不能忽视历史文化的力量。最后,通过品牌打开交流通道,应该着手打造引领国际的品牌。虽然“竹叶青”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但是中国茶叶种类繁多,需要更多品牌引领其发展方向。

4.3 增加翻译工作者的茶文化知识储备

针对茶文化译者专业知识匮乏的情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善。首先,在目的论视角下,可以加大对茶文化翻译的投入。经济是行业发展的基石,通过加大投入,增强茶叶翻译行业对译者的吸引力,同时促使译者将吸引力转化为研究茶文化的动力。其次,创作茶文化外宣翻译代表性著作,总结翻译策略,归纳翻译方法,尽可能地广泛收录,为译者的翻译工作提供统一的借鉴。最后,译者可以在茶学堂学习,或参加茶博会等活动,以增加茶叶知识储备。另外,为保障茶文化教学质量,可以设立教学机构,吸引更多茶文化爱好者,而这也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5 结语

茶叶源于中国,兴于中国,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随着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茶叶贸易更加频繁,翻译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文化逐渐成为市场争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茶叶出口的过程中,将文化融入翻译、增强翻译的灵活性、强化翻译策略需要多方的支持与配合,要让翻译作品展示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体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通过文化的力量让中国茶叶得到外国消费者的青睐,得到世界市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李亚平.浅谈丝绸之路中输出的茶叶与国外文化融合的意义[J].福建茶叶,2020,42(9):341-342.

[2] 朱自振.中国茶业历史概略[J].农业考古,1991(4):232-235.

[3] 黄丽凤,赵祎姗,靳波,等.茶叶藥用本草学研究[J].四川中医,2010,28(8):59-60.

[4] 苏旭.中国古代茶具发展中的文化传承[J].景德镇陶瓷,2007(1):34-35.

[5] 刘亚男.茶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启发[J].福建茶叶,2020,42(8):3-4.

[6] 魏登云,冉光彩.论中国传统茶文化精神内涵[J].兰台世界,2014(36):86-87.

[7] 杜学鑫.饮茶习俗与中西文化差异[J].福建茶叶,2018,40(8):367-368.

[8] 何智察.世界各国的饮茶习俗[J].冶金企业文化,2010(4):63.

[9] 周小勇.学术翻译中的译者注类型、规范及译者素养[J].上海翻译,2021(6):89-94.

[10] 高晓,白阳明.文化翻译观视域下的茶叶名称外宣英译研究[J].福建茶叶,2022,44(2):278-280.

作者简介:王振博(2003—),男,辽宁朝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翻译。

孝红波(1976—),女,辽宁铁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

向:英美文学、翻译学。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英语实用翻译研究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汉英外宣翻译中的本土化顺应策略
20世纪上半叶现代都市茶文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