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22-05-30 17:12黄小燕
师道·教研 2022年8期
关键词:钱塘江信息技术思维

黄小燕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人文性学科,涵盖了听、说、读、写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信息技术因其储存信息多、覆盖面广,可以将声音、视频、图片等资料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在感性认识、情感体验、课堂内涵充实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将新锐的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带领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中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巧拨“触发点”,创设情境

语文学科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只有当学生愿意并且乐于置身一定的情境氛围中深入地了解、理解,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感受,才能真正融入語文课堂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内心需求,注重情境创设,利用信息技术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巧妙点拨学生语文学习的“触发点”,让学生与学习对象、学习形式产生情感共鸣。

在上《观潮》公开课前,我了解到班上没有一个孩子去现场看过钱塘江大潮。没有亲临钱塘江的经验,没有亲眼目睹潮涨潮落的景象,单单依靠课文中的插图、文字或者发挥想象,学生很难形成切身感受。我从网络上搜索不同时期、各种形态下“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再精挑细选,经过后期的加工、剪辑,最后把“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三个动态微视频呈现于学生眼前。学生通过观看有声有色的微视频,仿佛置身在钱塘江畔,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潮扑面而来的壮观景象。

二、落实“语用点”,掌握学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增强学生语用能力,需要大力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而在课堂中,高效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就是很好的途径,可以大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我在教学生写作修辞手法时,首先会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再应用PPT构建一张修辞手法的思维导图,里面涵盖了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通过一些事例进行说明。学生根据这张“思维大网”,很快在自己的头脑中理清了思路,认知的过程简明了,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更深化了。这样的思维导图无疑是一个小小的知识宝库,打印出来可以供学生不断地学习研究。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或教学内容,不断地充实,优化完善,宝库里的宝藏就会越来越多,学生对各类知识点的掌握也能做到胸有成竹。

三、延伸“拓展点”,开阔视野

教师要紧跟信息时代的大潮流,运用信息技术强大的整合功能,打破以往教学方式中时间与空间的束缚,立足课文内容,延伸“拓展点”,从而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情,上网查找并下载相关的素材,如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国内外社会热点、动植物大奇观等,后期剪辑、加工,制作成小视频;精心制作PPT课件,开展一些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博大精深的诗词王国里,掀起“飞花令”的浪潮等。这些教学资源包精巧实用,将之发到班级微信群、共享邮箱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既可巩固语文知识,拓宽思维空间,又能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新时期,只有让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实现课内外的沟通,才能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充分展示语文课堂的魅力。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要永葆创新、改革的意识,巧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张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J].学周刊,2015(09).

[2] 王友仙.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5):185.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科研重点项目“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课题编号:2020ZQJK030)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钱塘江信息技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钱塘江观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申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