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探讨

2022-05-30 17:12乐晓华
师道·教研 2022年8期
关键词:浅层深度理念

乐晓华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深度学习视域下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中是否采取深度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以及深度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被应用到何种程度的现状,以此来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问卷设计

为了了解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本研究编制了两份问卷。一份是针对教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浅层次学习现状调查问卷》,问卷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认识等几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份问卷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包括教师在教学中秉持的教学理念、对深度学习的认识及对教学过程的把握程度等。另一份是为了了解初中学生基于深度学习的语文学习现状,研制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调查问卷》,问卷由15道單项选择题组成,共分为三部分:学生的深度学习倾向调查、学生的深度学习行为调查和学生的深度学习策略调查。

(三)调查对象选取

1.教师调查对象

研究选择来自广东省珠海市各个区,各个层次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过程中,共有144名教师参与调查,最终有效问卷的数量为141份,三个年级的教师人数基本持平。

2.学生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的问卷调查对象为广东省珠海市初中学生,随机抽取多个学校的初中学生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770份,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二、深度学习下初中语文教学调查结果

(一)教师问卷调查情况

根据问卷设计,教师问卷结果分成教师教学理念、教师教学认知和教师教学方法三大类来进行讨论分析。

1.教师教学理念调查结果

教师教学理念主要调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遵循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针对“你目前坚持的教学理念是( )”这一问题,所有老师都有自己坚持的教学理念,共有135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占到95.74%。

针对“你认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 )”这一问题,其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素养得到提升,14.18%的教师认为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3.55%的教师认为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但没有人选择让学生理解知识。

2.教师教学认知调查结果

教师教学认知对应问卷主要调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深层次学习和浅层次学习的认知和理解。针对“在课堂教学中浅层次学习是指( )”这一问题,其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浅层次学习就是学生学习知识、识记知识和理解知识的学习,占到58.16%,还有26.24%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浅层次学习是教师教学生朗读课文、背诵知识点的学习。可见,大部分教师认为只关注教学目标的记忆、理解层面的学习是相对浅层的。但也有12.77%的教师认为针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运用和评价能力的学习是浅层次学习。

针对“你认为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浅层次学习状态情况是( )”这一问题,其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认为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浅层次学习状态普遍存在和大部分存在的教师共占到约91%,可见,大部分教师认为浅层教学依然充斥着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一旦不注意,便很容易导致教学的表层和粗糙。还有8.51%的教师表示不太清楚,也与上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相对应,部分教师对什么是浅层次学习并不了解。

针对“深度学习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 )能力为主”这一问题,从数据可以看出,94.33%的老师认为深度学习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为主,这与深度学习的概念和要求也是匹配的。

针对“你平常在教学工作中听说过深度学习的概念吗?”这一问题,95.74%的老师都有听说过深度学习的概念,有6个老师表示没听过或不知道。55.32%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教学,34.04%的教师认为较有必要,还有近14位教师认为没有必要或者无所谓。

3.教师教学方法调查结果

教师教学方法调查主要调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喜欢和目前使用的教学方法。针对“你最喜欢利用的教学方式是( )”这一问题,结果显示62.41%的教师喜欢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31.21%的教师喜欢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授课,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喜欢讲授方式授课的老师占4.26%,还有2.13%的老师采取其它的一些教学方式。

针对“你目前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这一问题,其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可以看出,39.72%的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29.79%的教师使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而使用讲授法的教师占16.31%,使用其它方式的占14.18%。

(二)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学生问卷共15道单项选择题,采取五点记分法,分为“非常符合”“符合”“一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五个等级。

1.深度学习倾向调查结果

深度学习倾向包括五个题目选项,主要调查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感受,其总体分析如图5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学生认同度最高的一点是“当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比较有趣时,我就会很认真地学习”,这也说明学生对教学资源充满期待,教师精心和充分的准备能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第二,66%的学生认为有时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就像看一部非常棒的小说一样令人兴奋,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也能让学生保持好奇和动力。第三,只有3%的学生不认同“学习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学习能带来愉快、满足的感受。”因此,总体上来说,学生的学习倾向是积极主动的,是能感受到趣味和意义的。

2.深度学习行为调查结果

第二部分是学生的深度学习行为调查,其总体分析如图6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五个行为中与学生实际情况最符合的是“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遇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而与学生实际情况最不符合的是“上课前会充分地预习”,只有16%的学生认为非常符合,还有9%左右的学生上课前完全不预习。而针对回顾反思,只有17%的学生认为非常符合,学生的回答总体得分偏中,表明学生对反思的表现和重视程度都一般。针对提问行为习惯,不符合的占8%,完全符合的也是17%,说明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都有待提升。

3.深度学习策略调查结果

第三部分是学生的深度学习策略调查,其总体分析如图7所示。

从学生的学习策略上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主动性欠缺的问题,缺少目标性,只有18%的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只有15%的学生会对某一問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分析,可见学生把学习时间和内容比较多地局限在课堂上,而不太注重课后的扩展和深化,这是深层学习能力欠缺的表现之一。大约95%的学生都喜欢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获取想要的信息,这也是新时代学生的特点之一,体现了其良好的信息素养。约94%的学生都会把对知识的理解作为评价的标准。

三、深度学习下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深度教学认知不够深入

整体而言,绝大多数教师对深度学习处于听说过或不了解的状态,对深度学习的理念认知不够深入,大都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中表达对深度学习理解。可见,深度教学理念已经得到较多教师的认可,部分教师具备一定的深度学习理念。绝大部分教师对深度教学是认可和积极的,愿意在教学中去尝试使用深度学习,只有少数人持否定和无所谓的态度。

(二)教师教学方法欠灵活

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尽管绝大多数老师喜欢的教学方法多样,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的初中语文教师仍采用“讲授法为主导”作为课堂的主要授课方式。被调查教师在使用讲授法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对自主学习、情境法、对话法、讨论法等其它方法的使用,但又产生了一些活动形式化的问题。总之,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面更加多元化,但是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缺乏整体的设计,多侧重知识点的传授,并不能达到教学方法使用的最大价值,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三)教师教学过程欠深层

调查发现,现实的教学过程出现不够深层的问题,91%的教师都认为课堂教学中浅层次学习状态普遍存在,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实施环节过于表面,教学深度不够。很多教师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以及对课堂的控制,而忽略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较多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不同内容的教学过程把握不够准确。

(四)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从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学习倾向总体上是积极主动的,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和价值。可以看出,学生对一成不变的教学缺少新鲜感,只有积极主动的探索所学课程知识,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点未建立起浓厚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只有少数学生会主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到查缺补漏。大多数学生仍然需要老师的推动才能继续前进。

(五)学生学习策略不丰富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深度学习策略的应用不够深入。首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建构整合,多数学生对于零散的语文知识只是偶尔进行归纳和总结,而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其次,学生更偏向于接受知识,把学习时间和内容比较多地局限在课堂上,而不太注重课后的扩展和深化。对于初中语文来说,语言的运用能力需要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如果只停留于书本上和试卷里,没有了实际应用,深度学习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深度学习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一)更新教师的深度教学理念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教师教学理念是开展教学的指导和方向。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在基础教育层面上也倡导着以培养学习者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而进行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学校不断的更新其办学理念,及时地关注前沿的教学理念,重视国家颁布的关于教学改革的决策,认真学习并实践相关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规划,重视使课堂教学由表层走向深入,以此来确保学生的深度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

语文教师也需要及时学习前沿的语文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倡导学校为教师们提供一定的条件让其定期接受相关理论的培训,并鼓励教师们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所学到的新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进而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二)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深度学习并不是自然发生的,它需要促发条件。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教学实施能力都将影响初中语文深度学习的实现。初中语文课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学科教学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所要达到三维教学目标所需,对某一课时的教学活动所进行的预先计划。拟定科学化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综合各个方面的教学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具体而言,包括对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把握、学生基本学情的了解、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等。其中,为达到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拟定科学的教学设计的同时,应把握好最为关键的三个“深度”——深度分析课程标准、深度分析教材内容以及深度分析学生需求。

(三)提升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教学实施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实施是教学理念落地为实践行动的重要环节。学生要在这一环节产生深度学习行为离不开教师的深度教学。具体来说,一是任务和问题化。把知识内容转化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好的学习任务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并有益于学生和教师的深度互动。通过设计有挑战的任务,学生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释问题,或者分析推理、沟通交流,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二是增强情境性。在学生的成长方面,使学生从解决课堂知识问题的能力转向提高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学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情境选材,设置以解决生活化中的情境问题。以帮助和引导为学生对提出问题的理解、促成问题解决的实施。

(四)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初中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深度教学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完整深刻地处理知识,增强学生知识学习的意义感、自我感和获得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批判反思能力。学生的参与使语文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更有意义,教师的教学功能得以实现。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进教法,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课堂学习由浅层走向深度。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浅层深度理念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探究
包气带浅层地热容量计算方法商榷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