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如下棋,妙手是目标

2022-05-30 10:48李东良
家庭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妙手院士医学

李东良

今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凭借一道“本手、妙手、俗手”的作文命题再度引发全民“文化思潮”。其实,我们临床医生对这3个词并不陌生,为医如下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目标,俗手要謹记。一个医生如何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达到妙手境界呢?这是每一位医生都应该思考和终身追求的目标。

做好本手,成就妙手

围棋中有“善弈者通盘无妙手”之说。其意思是:很会下棋的人,往往在一盘棋中很少使用妙招和绝招,但最终会赢得一盘棋的胜利。在这方面表现最为典型的是在世界棋坛称霸多年的韩国棋手李昌镐,他16岁就夺得世界冠军,连续15年无人能撼动他的霸主地位,人送雅号“石佛”。他下棋最大的特点也是让对手最头疼的是:不追求“妙手”,每一手棋只求51%的胜率,最终让对手无隙可乘,以致败局。

学医、从医虽然不是对弈下棋,但是要想成为能为患者消除病痛、解除痛苦的“仁心妙手”,也应该树立这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务实精神。在这方面,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被人们尊称为协和“泰斗”、湘雅“轩辕”的我国著名内科学专家张孝骞院士。张孝骞院士生前总说:“医学是学共性,而看病是看‘个性。在临床工作中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病人,为患者诊疗,就像是警察破案,不能满足于一次诊断,更不能‘先入为主,成竹在胸, 因为无论医生如何使自己的诊断符合疾病的实际状况,都只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某阶段病情的认识。”所以,张孝骞院士对待每个患者都能“因人制宜”,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体诊治方案。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鞭策自己每天学习,还要经常亲临患者床边询问病史,了解病情。张孝骞院士主张的学习不是埋头读书,他告诫学生,不要做只看书的郎中,而是要经常去病房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注重临床细节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张孝骞院士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去过北京协和院史馆的人都知道,那里至今还陈列着张孝骞院士的3样遗物:一摞发黄的小本子,一台截短管子的听诊器,一根已经脱了漆的竹拐杖。这些都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在临床工作中践行“本手”,成为一代“妙手”的见证。

谨记俗手,志存高手

“俗手”,在围棋术语里是指无特殊创意的围棋下法。从表面上看,俗手与正常下法所差无几,但实际上是错招,是不高明的下法。

虽然医生是人,不是神,在临床工作中出现“俗手”的情况在所难免。但是,由于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要将敬畏生命融入医生的血液中,深入骨子里,力求百密“无”疏,万无一失,最大限度地杜绝“俗手”发生。对于无法治愈的疾病,也要千方百计地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除了终身学习,刻苦钻研,掌握更多、更高、更尖的专业技术,还要有严谨的求学态度,以及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作为医生还要经常换位思考,如果躺在病床上的是自己的亲人或自己,我会怎么做?我国著名外科学家、心胸外科创始人、原北京阜外医院院长吴英恺院士曾经说过,“临床领域的成才要求,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出色地完成好本职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才会受到患者的信赖;二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学术上要不断提高,精益求精,才会受到同行的尊重和尊敬。”我想如果这两个方面都做到了、做好了,才能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最大限度地减少“俗手”,患者才能得到最安全有效的治疗。

不畏新手,渐成能手

围棋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习围棋要求从“本手”开始,基本功扎实了,才能下出对杀、巧活、收官等“妙手”,否则难免下出昏招、错招、败招等“俗手”。

所谓本手是指前人总结的一个行业或专业领域的知识经验。在医学上就是常说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在临床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积累下来的临床经验。对于年轻医生来讲,沉下心来做好本手工作至关重要,急于求成、“弯道超车”不可能打牢临床基本功。

医学虽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至今我们对人体、疾病、致病因素等知之甚少,远未完善,在医学这个浩瀚的领域里,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有无数技术需要探索、开发和应用。因此,医生在做好“本手”,谨记“俗手”的同时,也不能畏惧退缩,要在具有充分科学论证、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总结经验,苦练本领,掌握更多的绝招,逐渐由新手变老手,由老手成为“妙手”。

总之,从医之路要走好每一步,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成为能为人民带来安康的仁心妙手。

猜你喜欢
妙手院士医学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医学的进步
院士速递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棋王赛“妙手”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