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模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2022-05-30 20:21陈喜凤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单位

陈喜凤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就是其中之一。笔者在本文就小组合作模式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展开论述并提出建议。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些教师依然要求学生以背诵、机械记忆为主,或者存在学科不平等现象,把道德与法治的课时让给语数英主课,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个性解放,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偏离了教育轨道,没有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没有进行适度拓展。这样,教师带头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也难以产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把这门课程当做“休息课”来放松疲惫的身心,自以为考前背背就可以得高分。还有些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非常弱,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小组合作模式应用策略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翻转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提升教学效率,比如进行翻转课堂,而且通过多媒体还能够随时随地为学生答疑。

翻转课堂是新兴的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模式相辅相成,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例如,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的主要内容是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成长、怎样成长,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用画重点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把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生动地展示成长的意义,比如尊老爱幼、帮助同学,等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表演这些片段,亲身体会,换位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再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学时代》时,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新的学校,新的环境,老师是新的,同学是新的,学习环境是新的,甚至还有的同学住宿了,好多好多新的因素集聚在一起,你们应该怎样调整心态让自己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呢?小组讨论完毕后,小组代表再在班级内说明自己小组的观点。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知识来源于生活,反作用于生活,道德与法治学科亦是如此。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能让学生真实体会到现代社会的德育与法治在生活中的意义。例如,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的主要内容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家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怎样孝敬父母?为什么要孝亲敬长?为什么会与父母产生冲突?亲子冲突的危害有哪些?怎样解决亲子矛盾?等等。对于这部分内容,课本只是单纯地给予理论性的介绍,缺乏实践指导。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以小組为单位,开展以爱老师、爱父母、爱国家为主题的辩论会,也可以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重要又特殊的节日开展演讲活动。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走访社区等,通过校内与校外联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开展实践要以小组为单位,一是同学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危险;二是能够降低任务的难度,取长补短。

3.课后作业应用小组合作模式。

课上和课下学习都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完成课下作业。

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画出、写出、拼出、做出“宪法至上”,表达自己眼中的宪法。“如何理解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是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等等,这些都是关于这一单元的讨论话题,要求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理论,通过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见解,然后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看法。采用这样的小组合作模式能促进学生思想的解放,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小组合作模式也需要家长配合,让家长辅助学生、监督学生。这样,家校合作能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提升。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教育课程,本文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课后作业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等方式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单位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看错单位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协办单位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