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汉口路

2022-05-30 10:48何菲
食品与生活 2022年7期
关键词:扬子大楼饭店

何菲

每次去汉口路,只要时间许可,我总会去申报馆大楼或“扬子饭店”坐坐。

在我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里,汉口路申报馆大楼底层开了沪上港式茶餐厅翘楚“新旺茶餐厅”,其招牌菜啫啫鱼头让我回味至今。那是解放日报社报人们宵夜或小酌的食堂。再后来,此地成了欧式复古咖啡餐厅“THEPRESS”,雕花穹顶,黑白灰马赛克六边形地砖,内饰与大楼建筑的原有调性相得益彰。

尽管这几年纸媒寥落,我与《解放日报》及其子报的联系已不太多,但每次去汉口路我必去解放日报大厦对面的申报馆大楼坐坐,心里会非常柔软,似乎还能感受到曾外祖父儒雅温煦的气息。

我的曾外祖父凌树焘(1880-1956),字子屏,浙江富阳人,清末民国教育、书画、报业界人士。曾历任上海市立西城小学(1958年该校改名为“蓬莱路第二小学”)首任校长、上海南洋商业专门学校监学等,并协助刘文渊、许铸成创办上海青年书画会;1927年受《申报》总经理史量才聘请,加入申报馆务管理团队,助力《申报》冲顶全国报业之最,直至1942年荣休。出版有《翰雪楼画评》和书法作品若干存世,书工魏碑。曾外祖父即使到了晚年,还是妥妥的型男,不仅在于貌,更在于气。

在“THEPRESS”喝杯桂花拿铁,吃块巧克力熔岩或百香果芝士蛋糕,黑松露薯条也好,就是一顿美好的下午茶。配上一份海鲜意面,一份早晚餐就解决了。他家的早午餐也毫不敷衍,薄底比萨、培根、温泉蛋地道实在,从不缺少它的知己。

上海的汉口路曾是全国报业中心:汉口路309号是申报馆大楼,1872年著名的《申报》创刊于此;汉口路300号是解放日报大厦;汉口路274号解放前是《新闻报》大楼,解放后《新闻报》改名《新闻日报》,20世纪60年代初并入《解放日报》。

山东路是汉口路上的一条狭窄枝杈,当时叫“望平街”,连接南京路到福州路,短短200余米。新中国成立前,在山东路与汉口路区域这片弹丸之地有10多家报馆,除了上述报纸外,还有《民立报》《民强报》《时报》《天锋报》《神州日报》《晶报》《上海画报》等。1872年,英人美查在汉口路望平街转角的砖木结构二层小楼里创办了《申报》。1916年,中国报业泰斗史量才斥资70多万银两推倒重建了一栋拥有100余间房的五层大楼——申报馆大楼。这幢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的建筑也成为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缩影,《申报》也成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最具影响力的报纸。

在“THE PRESS”喝杯桂花拿铁吃块巧克力熔岩或百香果芝士蛋糕黑松露薯条也好就是一顿美好的下午茶

曾经在这片报馆麇集的地区,每天凌晨1点左右,附近食肆出没着许多通宵编稿、排版的各报馆编辑和校对员。一壶善酿佐以豆腐干、荷包蛋、花生米便可醺然。席间大家交换着信息,发发时政牢骚,然后踏着醉步各自散去。21世纪的最初十来年,报业依然保持着熬夜的传统,如今,纸质报纸连同老报人常去宵夜的深夜食堂早已不知所踪。

从颜值和知名度来说,汉口路当属上海的第二梯队,但她的气场不可名状、气质深不可测。

狭窄的上海汉口路是报业街、海关街、金融街,满满的历史、墨香与传奇。虽然长度仅1 500米左右,却因信息量巨大而显得既深且长,波澜壮阔,风云诡谲。

汉口路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西藏中路,连接外滩与人民广场。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黄浦江畔开辟了英租界。清朝江海北关所在马路被命名为“海关路”。1862年,英美租界合成公共租界,决定用中国省名和城市名分别命名南北向和东西向马路。1865年,海关路更名为“汉口路”,至今已有157年。

在汉口路,有1927年落成的海关大楼,海关大钟的每一次敲响都昭示了上海的声音、觉醒和力量,其四代变迁连接成一条通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有1908年竣工的中国第一家中央银行大清银行旧址,1912年中国银行在此宣告成立;有1921年建成的中南银行大楼;有1928年竣工的四行储蓄会大楼;汉口路151号为原浙江第一商业银行;汉口路422号曾是中国最早的证券交易所。

汉口路193号是原公共租界工部局,这栋大楼见证了上海各个历史交替的时刻,它曾是公共租界内最高行政机构,1945-1955年是上海市政府所在地。上海沦陷时,它被汪伪用作上海伪市政府,光复后是上海特别市的市政府,上海解放后,成为新中国最早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1949年5月28日,陈毅市长和上海解放前夕国民政府最后一任代市长赵祖康在此举行了新旧上海市政府移交仪式。此后,赵祖康成为新上海政府第一任工务局局长。至今此地仍为许多上海市级机关使用。

“二战”结束前的上海是全球情报人员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是“远东第一情报之都”,多方势力盘桓牵制,进行着合作与争斗,是全球政治风云的小镜像。而当年行政机构、报馆、洋行、饭店、舞厅、文人学者、革命之士、明星富商、情报人员、各路洋人、基督教徒云集的汉口路,也是谍海风云的真實发生地、场景地。

1933年开业的“扬子饭店”是一朵时间的玫瑰,复古怀旧,静水深流,有着考究的外表,耐人寻味的细节,独特的小阳台、浴缸、玫瑰舞厅以及无数传奇韵事。她是上海建筑遗产级历史酒店,凭借欧洲30年代装饰艺术风格蜚声全球。不久前被列入“全球历史酒店成员名录”,而此次的列入,也是将上海建筑遗产推向世界的重要里程。

“扬子饭店”坐落于汉口路740号,曾被誉为“远东第三大饭店”,蜚声海内外,毗邻邬达克设计的远东著名教堂“沐恩堂”,曾是政客、富商、名媛的社交场。阮玲玉在人世间最后一夜的流连地就是扬子饭店,也可以说“扬子饭店”是她的归途。她在著名的弹簧舞池与男友唐季珊尽余欢,与好友们挥手作别。风起于青萍之末,浪起于微澜之间,能想见当夜箭与靶绝美的纵横恣意,风露婆娑,恰逢因果,而这家酒店的股东之一,正是富商唐季珊。阮玲玉去世后,《申报》曾有一篇报道:“前夜尚在,扬子酣舞”。

“银嗓子”姚莉曾是扬子舞厅的驻唱歌星,一曲《玫瑰玫瑰我爱你》使得这位外表朴素清纯的姑娘一举成名。此曲后被改成英文歌曲,由美国男歌手FrankieLaine(弗兰克·莱恩)灌成唱片,荣登1951年美国流行音乐榜榜首,也是中国流行音乐首度驰名世界。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离分。这样美好的夙愿在民国女明星中,能实现的人少之又少,但姚莉是个例外,她一生相对平顺,结局非常美满。“扬子饭店”是姚莉的福地,正是在那儿邂逅了她的一生伴侣——当时董事兼副总经理黄志坚的儿子黄保罗,两人携手一生,风雨同舟。“扬子饭店”为纪念这段美好的婚姻,将名曲《玫瑰玫瑰我爱你》保留下来,用作客房的背景音乐,也旨在以玫瑰之名,推动海派文化的传播。

“扬子饭店”有太多宝藏,作为古董级酒店,她玲珑秀美,不会轻易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像手纹一样深藏起来,在被烙印进钢窗的纹饰、楼梯的扶手、沙发的材质、阳台的风格、女掌门人微妙的劉海弧度中惊鸿一瞥……每一道印记都是海派遗风的伏藏品。

脆皮乳鸽是经典粤菜,也是鉴定一家粤菜餐厅是否地道的标志菜之一。窃以为“扬子饭店”中餐厅的脆皮乳鸽是沪上一绝。“一鸽顶九鸡”,这里的脆皮乳鸽色泽红亮剔透,皮脆亮如玻璃,咸鲜多汁,肉质灵动,味感丰富,毫无油腻之感,让人食之忘俗。

我与“扬子饭店”几乎是一拍即合的。总觉得会在这里发生些什么,与自己的人生将产生某种更深层次的键连,而不仅是吃饭、住宿与拍照那么浅层。曾看过一部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一家历史悠久的酒店让男主人公回到70年前,重温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第一次踏入“扬子饭店”时,我下意识想起这部电影,甚至脑海里还回荡起了电影插曲,这种感受奇妙而走心。这些年,高兴了,沮丧了,得意了,失意了,我都会在“扬子饭店”和申报馆大楼消磨一些时光。总会觉得自己的心情,她和他都会懂得。

至今汉口路给我的感觉依然十分复杂,难以言喻。各种中西新旧业态比肩,庙堂与江湖貌似融合,本土与国际仅一步之遥。机关、银行、酒店、报社、教堂、商厦、民居、玉器行、珠宝店、茶馆、瑜伽馆、茶餐厅、小型食肆、深夜食堂、便利店、烟纸店、武馆、中医馆、中古店云集。周边阡陌密布,高低错落,纹理凹凸不平,纵横捭阖,值得细细揣摩。其中既有历史的纵深、政商的跨度,又有市井的烟火、文化的暗流和潜在的可能性。既有“王宝和”大闸蟹的鲜腴,也有埃塞俄比亚罕贝拉G1豆子烘焙出的咖啡香。走在汉口路我有时会片刻恍惚,误以为身在香港,只是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评弹蒋调和湿凉的黄浦江风提醒我:这里是上海。

猜你喜欢
扬子大楼饭店
扬子石化:呵护好醉美“蓝鲸蓝”
《和平饭店》打破套路 步步为营
从小饭店到40家店 四年天天排长队
LCT ONE大楼
长富宫饭店
长富宫饭店
大楼
省电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