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现状、特点与展望

2022-05-30 23:52刘可欣包意帆王红艳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

刘可欣 包意帆 王红艳

摘 要: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相关研究也成为当前学界热点。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库中所发表“三交”论文为研究对象,侧重从“三交”内涵、功能以及城乡人口双向流动中新“三交”三个方面梳理近十年来“三交”研究现状,概括出“三交”研究具广泛性、时代性和扩展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展望“三交”研究趋势。

关键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C912.5;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2)07-0038-06

2021年8月召开的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1],这从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称为“三交”)进行了定位。自2010年民族“三交”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以来,加强民族“三交”[2]的相关研究逐步引起学界关注。十年来,民族“三交”研究有何进展、显示出哪些共性特点、其研究趋势如何,相关梳理对于探索新时代民族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基础数据库,以“交往交流交融”为检索主题,以“期刊”为主要文献类型,以2011年1月1日到2021年8月31日公开发表于知网上相关论文为主要文献进行检索显示,与民族“三交”研究有关的学术论文共计587篇,其中收录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与中文核心期刊相关文章共计202篇。本文以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所收录202篇论文为重点样本文献,以全部检索到的587篇文献为基础样本,对近十年来民族“三交”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Method)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新型文献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强调“对传播所显示出来的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描述”[3]研究。内容分析法因其具有根据研究实际界定观察类别、对所研究内容可精准量化处理以及对被研究对象的非干扰性优势逐渐成为社会学研究中梳理特定研究主题、把握特定研究动态趋势的较为流行的研究方法。目前,該方法广泛应用于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央一号文件》以及特定研究领域与研究热点的深度分析。本文借用内容分析法梳理近十年来与“三交”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以期把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新研究动态趋势。

二、“三交”研究的整体现状

(一)“三交”内涵受到普遍关注

围绕“三交”内涵,学界从三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在辨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三交”内涵,如有的研究从具体形式、具体内容、本质要求三方面分别对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进行具体分析[4]。有研究认为民族“三交”具有层级递进关系,其中民族交往处于最基础层级,民族交流是民族交往的更深层递进,民族交融处于民族三交的最高层级,是民族三交的最深层递进,即属于“入心”这一递进层级的民族三交[5]。也有研究从民族“三交”内在逻辑出发认为不同民族从交往到交流再到交融的过程是民族关系不断提升和深化的过程[6]。二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三交”内涵以及“三交”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如有研究指出民族交往中的知、情、意的心理过程体现了“三交”内涵[7];也有研究指出民族“三交”是具有多重回路循环往复运行特点的心理机制[8];还有研究认为民族“三交”是基于民族交往心理中消除民族偏见和增进民族理解[9]以及强化各民族共有身份、降低群际威胁和减少民族偏见[10]的过程。三是立足于民族学研究中族群接触相关理论剖析“三交”内涵。有研究从族际接触的效力、最优条件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分析族际接触理论,并提出民族“三交”是关于中国民族治理成功经验与处理当前中国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政策表述,其内涵是促进族际互动、增进族际理解、达成民族团结[11]。也有研究认为民族“三交”应该立足于各民族群体之间日常生活与接触的交往中[12]。

(二)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探讨“三交”功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13],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旋律[14],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三交”的功能成为当前学界研究新的热点。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方面。一是关于“三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作用的探讨。有研究提出“三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由差异共生、互联交融、由多生一的交互性[15]过程,因此学界普遍认为民族“三交”在当前新型民族关系的建构、各民族全面构筑新时代共有精神家园中均发挥重要作用[16]。还有研究基于多民族文化交融认为民族文化交融有利于促进民族认同进而进一步增进国家认同,即在民族文化交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上得出民族“三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17]。也有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思想基础探讨了民族“三交”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与发展的作用[18]。二是关于“三交”在强化族际纽带、增进各民族共同性中的作用。有研究认为新时代各民族“三交”是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19]。还有研究通过辨析民族交融、民族融合与民族互嵌三者逻辑关系,指出民族交融是民族之间相互包容与接纳[20]的过程。也有研究通过辨析民族“三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提出多民族国家民族“三交”应重视多样性沟通、主张多民族群体之间共同性的增强、强调族际纽带的强化[21]。三是基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趋势道路,探讨民族“三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具体功能作用。如有的研究提出立足于当前中国国情与坚持中国特色民族政策基础上的民族“三交”实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动构建新型民族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22]。有的研究基于当前牧区民族“三交”实践图景[17]探讨日常实践中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三)城乡人口双向流动中新“三交”的研究

从民族“三交”来看,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进一步推动了各民族间的近距离接触。一方面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强化了城市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3],城市以及城市社区中新“三交”受到关注;另一方面在大力发展旅游背景下,从“城”到“乡”的新的流动模式深刻影响着民族交往、文化融合和认同构建,因此,在旅游流动背景下出现了由城市到不同民族跨区域中的新“三交”现象受到关注。城乡人口双向流动中新“三交”的研究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当前城市以及城市社区中新“三交”的研究。有研究关注城市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与共建共享的关系[24]。如有的研究指出随着各民族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社区,城市民族“三交”的前提是依法保护各民族权益[25],其社会结构需要适合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区“软”性环境特征。也有研究提出城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是进城多民族成员不断融入城市社区、持续推进当前城市民族“三交”的根本保障。还有研究指出城市中各民族深层次交往的增进、城市中不同民族平等主动交流的推进以及各民族相互交融中的深层次接纳是城市“三交”研究的重点。也有研究侧重关注城市多民族居民精神层面交融,提出通过协调“双联结”即通过协调城市社区多民族居民情感联结与利益联结来实现城市社区居民精神领域的交融与“三交”[26]。也有研究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通过分析民族互嵌型社区中族性结构因素并进而通过探讨民族心态秩序来研究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路径与互嵌型社区建设中的民族“三交”关系[27]。还有的研究以当前民族地区小城镇就地城镇化中牧区社区化为现实背景,指出牧区小城镇由于其特有的区位优势与历史文化优势,牧区小城镇在城镇化发展中,对牧区原有居民与小城镇临近地区其他民族人口都能形成吸引力与聚居动力,可以促进牧区社区中不同民族在经济交往、居处格局与文化共享等方面形成深度互嵌,以此展示牧区就地城镇化中牧区社区民族“三交”的微观机制与具体“三交”路径[28]。

另一方面是旅游发展中农村新“三交”的研究。有研究指出旅游背景下中国传统乡村社区日益突破地域共同体形态,并在旅游发展中形成具体“三交”场景[29],进而认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促进民族“三交”的重要形式[30]。也有研究指出大规模的旅游流动进一步加深了民族间的流动与交融[31]。如旅游文化作为新型文化形态[32],其中所包含的旅游主体、旅游客体以及旅游媒介三重要素改变了原有民族地区农村相对分隔的状态,逐渐将农村整合到更大的交流空间中,进而在民族“三交”中体现出独特的作用。还有研究提出旅游交流打破了乡村传统封闭性、加强城市、城镇、乡村各区域交往交流是推动各民族间“三交”的关键[33]。

此外,城乡人口大规模流动中,不同民族人口因流动现实而形成的族际通婚现象也将随之增加。如有研究指出多民族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率、通婚圈近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随着民族地区人口大规模进入城市与东部地区,这将为族际通婚带来更多可能并实现更加频繁、密切的民族“三交”[34]。

二、“三交”研究的特点

(一)“三交”研究的广泛性

从“三交”文献来源所涉及的相关学科来看,“三交”研究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19个相关学科领域,在“行政学与国家行政管理”学科中受到最为广泛关注,其发文数量占近64%,在民族学、政治学与文化学等学科中,“三交”研究逐渐增多,发文量共占16%。

近十年来“三交”研究更加广泛。2011—2013年关于“三交”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民族关系”“民族工作”方面。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到2018年,“新时代”“文化认同”“民族互嵌”“城市民族工作”“族際交往”成为“三交”研究的热点。2019 —2021年“三交”研究向“流动”“多元一体”“共同体”“乡村振兴”等方面广泛扩展。

“三交”研究的广泛性还体现在从文化遗产、网络空间、法理以及国外民族“三交”等角度开展相关研究。如有研究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交界地带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多民族交融区域,该研究指出以上地区非物质遗产文化具有同根、同源、同宗属性,进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历程的角度研究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存续与民族“三交”之间深层互动关系[35]。有研究以网络空间各民族“三交”新生态为主,探索了推动网络中各民族“三交”的新途径[36]。还有研究探索了促进民族“三交”的立法保障机制[37]。还有研究通过分析新加坡推进民族“三交”的模式探索国外“三交”[38]经验及其对国内“三交”的启示。

(二)“三交”研究的鲜明时代性

“三交”研究的鲜明时代性主要表现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探讨当下“三交”。

一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中心任务来探讨“三交”。有的研究明确指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思想的主线包括:加强民族“三交”、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从当前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角度指出了民族“三交”研究的时代性特征。还有的研究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涵括各民族“三交”聚合关系的实体[39]。也有研究在深入梳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的形成与创新脉络中,结合当前中国梦构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时代使命与国家发展战略任务,提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各民族“三交”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于各个民族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心灵。以上观点体现了当前“三交”研究的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二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通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三交”演变进程研究“三交”。有的研究通过梳理20世纪前、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段中华各民族交融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铸造的历史进程,指出当代民族“三交”是对新时代我国民族关系的创造性表达,体现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关系的最新发展[40]水平。也有研究立足于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建设,提出促进国内各民族“三交”同时推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41]。还有的研究结合民族地区发展的时代特征,专门分析总结了民族地区“三交”成功经验。如有研究认为内蒙古各民族“三交”的内在逻辑在于当地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三交”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特色民族政策的实施,“三交”的价值目标在于“两个共同”目标的实现[42]。也有研究认为新时代新疆民族“三交”必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文化建设以及创建更加和睦的周边关系等[43]。还有研究认为广西各民族“三交”成功经验在于广西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居住格局中孕育而来的各民族“在一起”的频繁“三交”实践[44]。也有研究指出多数民族地区是处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五通三同”的重点地区,因此,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为民族地区“三交”提供更多更新的机遇[45]。

(三)“三交”研究的扩展性

从“三交”主题发文数趋势(见图1)来看,2011年,相关研究开始陆续出现,但发文数总体较少,2012—2013年发文总计9篇。自2014—2016年相关研究发文量趋势较为平稳,2017年开始出现高速增长态势,2019年相关发文已达100篇。2020年以来,“三交”研究在发文量上又出现新的突破,2020—2021年8月31日共计发文225篇。由“三交”相关发文趋势图不难看出,未来“三交”研究仍将会保持高速增长、持续扩展态势。

从城乡人口双向流动来看,近年来旅游流动背景下民族地区“三交”研究进一步扩展。有研究以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接触西南地区藏、彝、苗、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并撰就《徐霞客游记》为例,再现了旅游中我国古代各民族“三交”情况[46]。有的研究探讨了旅游活动对多民族杂居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三交”的影响[47]。还有研究探讨了少数民族外出人员务工中的“三交”现状与特征[48]。

基于各民族“三交”历史经验传说的研究也逐渐扩展。有研究基于康定舊城地名“打箭炉”来分析清初康定汉藏民族共居交融下的地名、传说与信仰进而再现其中汉藏民族“三交”的机制[49]。还有研究以南岭走廊历史上中原汉人和瑶人在不同时期的“三交”互动为例充分体现了当地汉瑶民族融合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三交”图景[50]。还有研究表明多民族“三交”与地理环境多样性、生产生活相互依存且各民族关系具有不断深化的过程[51]。

此外,基于族际间生计经济资源共享、散杂居共生中“三交”实践的研究也深入扩展。一是族际生计经济互动中的“三交”研究的扩展。如有研究关注了滇南梯田农耕民族“跨相经营”生计中“三交”的实践机制[52];有研究以多民族共居村落中不同民族在经济活动中良性互动为具体案例,揭示了基于日常生活中民族“三交”文化生态机制[53],并进一步展示出农耕各民族共居“和而不同”社会的深层意境[54]。二是族际共生融入与散杂居共生模式中“三交”的研究。有研究通过构建“共生融入”结构模型来研究多民族流动人口共生力与经济共生融入之间关系[55];还有研究以“共生互补”为理论指出散杂居各民族共生互补性竞争与规则性合作机制[56]中的“三交”实践。

四、未来展望与思考

总结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发现,“三交”研究在如下方面仍需深入进行。第一,目前,学界主要从“三交”关系角度分析“三交”内涵,“三交”中所体现的各民族相互接纳、吸收、包容的研究仍需深入。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三交”的研究多倾向于宏观层面研究,围绕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深入挖掘族际“三交”的历史经验与典型案例的研究仍需加强。第三,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迁徙中国”[57]将成为中国人口流动的常态景象,如何在人口大规模流动中探索各民族“三交”的新规律、新特点,也将是未来民族“三交”研究的又一新方向。

——————————

参考文献:

〔1〕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 -08-29(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0-01-23(01).

〔3〕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24-225.

〔4〕金炳镐,肖锐,毕跃光.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66-69.

〔5〕马瑞雪,李建军,周普元,李蕾.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35-46.

〔6〕杜娟.从文化涵化视角看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6):51-56.

〔7〕李静.民族交往心理构成要素的心理学分析[J].民族研究,2007(06):22-32+107.

〔8〕李静,于晋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91-98.

〔9〕姜永志,白红梅,李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及实现路径—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07):212-218.

〔10〕高承海.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路径与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版),2020(07):215-221.

〔11〕郝亚明.西方族际接触理论研究及启示[J].民族研究,2015(03):13-24+123.

〔12〕赵心宪.交往:“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逻辑起点——兼及武陵地区民俗类国家级非遗交往功能问题[J].民族学刊,2021(03):29-36+97.

〔13〕何星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的形成与创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5-12.

〔14〕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01):1-8+123.

〔15〕纳日碧力戈,凯沙尔·夏木西.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互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33-37.

〔16〕郝亚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3):9-13.

〔17〕何生海.族群的文化交融及其国家认同——基于内蒙古牧区的田野调查[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34-45.

〔18〕高永久,赵志远.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J].思想战线,2021(01):61-70.

〔19〕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调研组.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学理思考[J].中国藏学,2021(01):16-26.

〔20〕王希恩.民族的融合、交融及互嵌[J].學术界,2016(04):33-44+324.

〔21〕郝亚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淡化族际差异抑或强化族际纽带[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3):56-65.

〔22〕雷振扬,陈蒙.论促进民族之间交往交流的前提与保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34-39.

〔23〕陈纪,朱珊.互动、支持、认同:城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构建[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05):72-77.

〔24〕吴泽荣.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与共建共享——以广州回族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06):32-36.

〔25〕李晓霞.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70年回顾[J].新疆社会科学,2019(04):23-32+148.

〔26〕袁淑玉,王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招好棋——为什么要建设民族互嵌式社区[J].人民论坛,2017(13):76-77.

〔27〕龙金菊.族性结构与民族心态秩序构建——民族互嵌型社区环境建设的社会心理维度[J].贵州民族研究,2019(02):56-61.

〔28〕李静,于晋海.从地域认同到文化共享——牧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实践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9(04):41-44.

〔29〕孙九霞,罗婧瑶.旅游发展与后地方共同体的构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101-108.

〔30〕宋博瀚,王文力.西藏旅游文化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探讨[J].西藏研究,2019(06):158-164.

〔31〕孙九霞.旅游流动影响下的民族交融与认同凝聚:对“多元一体格局”的再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75-86.

〔32〕冯乃康.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J].旅游学刊,1991(01):57-58.

〔33〕苏发祥,王亚涛.论甘肃藏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及其特点[J].中国藏学,2020(02):17-27.

〔34〕沈思,简小琴,徐世英.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现状[J].人口研究,2019(06):64-74.

〔35〕黄孝东,张继焦.明清时期蒙汉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基于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04):182-188+213.

〔36〕张立辉,赵野春,许华峰.网络空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途径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05):14-17.

〔37〕田钒平.通过科学立法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法理探讨[J].民族学刊,2020(04):13-26+120-121.

〔38〕陶砥.新加坡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模式分析[J].民族学刊,2018(04):50-57+112-115.

〔39〕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06):1-14+123.

〔40〕曹爱军.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中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9(03):1-9.

〔41〕马俊毅.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民族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11):28-35.

〔42〕乌兰哈斯.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J].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05):38-40.

〔43〕张文龙,王建华.新时代新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影响因素与时代转向[J].兵团党校学报,2018(06):98-102.

〔44〕杨军.广西多民族杂居格局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动空间研究——广西民族区域自治60年历史经验研究系列论文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2018(01):25-32.

〔45〕张大卫.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及其促进——以“一带一路”为背景[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21-24+154.

〔46〕管彦波.论《徐霞客游记》的民族地理学研究价值[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74-78.

〔47〕徐海鑫,项志杰.旅游对民族杂居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8(03):42-46.

〔48〕张立哲.新疆少数民族外出务工人员在当地交往交流交融实证研究——基于广东、江苏、安徽等地的调查[J].新疆社会科学,2018(01):79-85.

〔49〕石硕,邹立波.“打箭炉”:汉藏交融下的地名、传说与信仰[J].思想战线,2019(03):33-45.

〔50〕袁丽红.平地瑶与汉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南岭走廊民族关系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2018(04):156-164.

〔51〕尹未仙.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云南历史经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02):7-12.

〔52〕罗丹.相际经营与结社之道:滇南梯田农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55-64.

〔53〕袁東升.互动与交融:经济活动中族际关系的多维透视——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怎雷村的田野工作[J].广西民族研究,2018(03):133-143.

〔54〕袁东升.区隔与交融:资源利用中的民族关系[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8(03):55-66.

〔55〕袁年兴,许宪隆.长三角地区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6(02):72-83+127.

〔56〕许宪隆,张成.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共生互补观——关于散杂居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视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31-38.

〔57〕程梦瑶,段成荣.迁徙中国形态得到进一步确认[J].人口研究,2021(03):75-81.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The Status Quo,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on,Intercourse and Blending of all Nationalities

——Based on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CNKI from 2011 to 2021

LIU Ke-xin, BAO Yi-fan, WANG Hong-ya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010021, China)

Abstract: The 5th Central Conference on Ethnic Affairs clearly laid emphasis on the need to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intercourse and Blending of all Nationalities, which further indicated the essential role of inter-ethnic in the new era and forg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Relevant research has also become a focused topic in this academic research. Taking the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core journal library of CNKI Chinese from 2011 to 2021 as the object, this paper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Three Crosses and in the two-way flow of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in order to sort out th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he Crosses in the past ten years. Based on i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Crosses research with extensiveness, landmark and expansion,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research trend of it.

Keywords: The Communication, Intercourse and Blending of all Nationalities;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猜你喜欢
内容分析法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非正式学习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