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管理”视角下 大学生四级寝室网格育人模式

2022-05-30 01:45陈伟何婷婷陈道俊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寝室学生党员

陈伟 何婷婷 陈道俊

[摘 要]学生党员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新时代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可以挖掘的核心骨干和重要力量。党建引领育人目标下,构建以学生党员为核心的院系党委负责人-辅导员-党员网格员-寝室长四级寝室网格管理模式,发挥“党建+管理”育人合力,提高党建引领育人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网格管理;学生党员;寝室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7-0052-04

“网格化管理”概念来源于网格技术在管理领域中的运用,将互联网络、计算机、数据资源和对象联系为一体,提供一体化服务。多用于城市和社区管理中,是将所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状的管理单元。[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社会基层治理的网格化,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网格化管理技术不断成熟,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和基层党建都已引入这个技术。寝室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学生寝室的分布状况,将寝室所在的不同区域划分为一个个网格状的单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

一、学生寝室网格化管理的普遍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高校寝室网格化管理通常为院系自上而下分层分级构建网格,每级网格配置管理员,形成一级由院系党委负责人统筹、二级由辅导员主抓、三级由学生班委负责、四级由寝室长辅助,落实对寝室每一名同学的管理。其中,辅导员是核心环节,对于学生精准信息的把握、向上级领导地报告和反馈、潜在问题的处理要及时、准确、得当;班委是关键环节,班委上传下达,发挥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难题。一方面表现为寝室网格化管理中思政教育工作力量不足,辅导员与学生的配比一般超过1:200,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关注到寝室里每一位学生的动态,辅导员更多精力放在学生群体的“两头”,工作学习各方面拔尖的一部分学生和学习生活各方面靠后的学生,形成纺锤形,中间大部分是没有得到精准培养和教育的。[2]然而思政引领不能两头抓,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全体大学生,辅导员工作需要有力的后备军;另一方面,班委的水平和素养参差不齐,能力也有强有弱,尤其是低年级班委,缺乏工作经验、很多信息不能及时反馈给辅导员甚至是缺乏反馈意识、敏感度不高,在管理和服务班级同学方面,尤其是做思想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难以精准化,达到管理和育人理想水平,需要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来提升学生寝室网格化管理水平。

二、设置学生党员网格管理员的可行性分析和意义

学生党员大多来自政治素养高、成绩优异的班干部,他们理想信念坚定、成绩优异、积极参加校院各类活动和比赛,是经过组织选拔和培养,择优发展,政治素养过硬、觉悟高、服从性好。笔者从学校相关部门随机抽取某学院某年级整体学生,做分层整群调查统计,发现237名大学生,分布于37间寝室。对上述37间寝室有党员存在的12间和无党员存在的寝室25间的所有非党员同学做了活动参与、评奖评优、违纪情况的调查和统计。如表1所示。

通过对比发现,在有党员存在的寝室,非党员的活动参与率(青年大学习95.7%、太极拳38.3%、五四合唱31.9%)高于没有党员存在的寝室非党员的活动参与率(青年大学习84.1%、太极拳18.8%、五四合唱20.6%);在有党员存在的寝室,非党员的评奖评优率(55.3%)高于在没有党员存在的寝室非党员的评奖评优率(37.6%)、违纪率(2%)低于在没有党员存在的寝室非党员的违纪率(5.3%)。党员所在寝室非党员学习氛围好,学风优良(活动参与率高、评奖评优率高,违纪情况低) 。

设置学生党员网格管理员,具有现实意义。第一,实现学生支部基层党建工作与管理育人工作深度融合,使学生管理工作效果进一步纵深到底,横向到边。既丰富了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基层党务工作走群众路线的实践内涵,为党组织发展、培养、教育、管理学生党员提供了有效路径。第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推动寝室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帮助学生党员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思想道德修养、在行使党员权利与履行党员义务过程中增加自身党性修养的双赢效果。党员深入寝室,可引导非党员在思想、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不断创造条件向党组织靠拢,为组织发展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础。第三,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党员安全稳定责任制的施行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变被动为主动,灵活有效应对假期、双休日、无课等学生危机事件高发时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以學生党员网格管理员为核心的四级寝室网格管理模式概述

(一)模式设置

分级建网,将学生寝室建设工作分为四级网格单元,一级网格由学院书记、副书记构成,统一指导和负责学院寝室建设工作;二级网格由辅导员构成,统筹规划,具体分工;三级网格下设管理员若干名,由学生党员构成,是四级网格管理模式的核心;四级网格下以寝室为单位设立寝室长若干名。

(二)模式及工作要求

1.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对四级寝室网格管理模式的统一管理与规划。四级寝室网格管理模式下,制定完善规章制度,成立工作小组,发布名单,安排专人负责,专项经费支持;加强对各级网格的指导与协调,制定具体可行的运行细则,辅导员负责指导与督促,促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3]

2.四级管理模式建立后,各级管理网络要认真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现层层监管,确保实现各网格区域无缝隙覆盖,不留盲点。积极深入学生,摸排信息,切实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小,形成台账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及作用,学生寝室网格化管理是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探索,是促进学生寝室安全文明和谐友善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各级网格员的管理和培训,提升工作技能和责任意识。

4.借助统一的信息平台建立动态汇总机制,形成报告制度,在对信息平台的管理上,按照“统一受理、分类处理、逐级上报、监督反馈”原则进行管理。

四、以学生党员网格管理员为核心的四级寝室网格管理模式下工作的重点

(一)加强安全稳定工作

安全和稳定是学生管理工作重点,无论是传统寝室管理模式还是以学生党员网格管理员为核心的四级寝室网格管理模式,核心工作不能改变。加强安全稳定一要做好宣传教育,利用多种渠道,进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公寓管理规定》、法制知识、消防安全知识、校园安全知识、校园文明行为、一训三风等的宣传教育,培养法制观念、安全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二要提升各级网格人员安全稳定工作信息报送能力,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安全稳定的信息并進行分类管理,按类、按时报送辅导员和学院,特别是要关注重大活动、敏感时期、突发事件期间的舆情动态,落实零报告制度。三要每层网格人员的管控工作,落实重点人员的教育管理和防控稳控措施,做好消防检查和日常巡查工作,看护、管理网格内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设备等,发现损坏及时报修;履行好请销假制度,清点到寝人数,检查寝室卫生、安全状况;关注寝室成员心理健康状况等。

(二)强化管理服务工作

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和服务实效。建立台账制度、学习制度、评比制度、报告制度、督查制度、帮扶制度及宣传制度,以完备的制度规范引导学生寝室网格化管理有序进行,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建立全面动态的学生信息库,并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方面面的困难,实现学生服务管理无缝隙覆盖,不留盲点,强调“服务在先、管理在后”的理念。增强学生党员网格管理员的纽带作用,吸收、组织学生参与寝室管理,把学生自我管理放到适当位置,为学生提供锻炼交际能力的机会,促进五育并举。通过吸收学生参与寝室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健全楼长、层长、室长制度,定期召开寝室长会议,传达学校和学院政策精神、新文件的学习活动,开展“明星寝室”“标杆寝室”的评比等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使学生从管理客体变为管理主体,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 有利于学生自觉遵守寝室管理规定。[4]

(三)持续培育优良学风

寝室氛围与大学生学习和在校发展具有较强相关性,良好的寝室氛围能够促进在校大学生全面发展。培育优良学风,营造优秀学习氛围,可以对在校大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5]四级寝室网格管理模式下,一要加大宣传。挖掘并抓住关键学生,树立优秀典范,宣传寝室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要加强制度保障。深入贯彻我校印发《安徽医科大学“安全文明和谐友善学生宿舍(楼)”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落实奖惩制度,将学风建设成果优劣纳入寝室评比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过程。三要增强监督。辅导员和学生党员网格管理员要深入寝室,走访摸排网络娱乐、手机游戏、睡懒觉等现象严重寝室,集中整治,制定帮扶计划,探索学风建设途径。四要突出帮扶。以党员进寝室、结对共帮扶为途径,安排学生党员网格管理员联系对应寝室开展结对帮扶,积极深入了解所联系寝室同学的学习状况,针对帮扶和提升。

(四)打造特色寝室文化

加强思政教育,突出寝室文化建设内涵。通过学生党员网格管理员,结合“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铺”“党员之家”“党员形象墙”、党员寝室挂牌等方式,激励、监督学生寝室的文化建设;借助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互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寝室文化结合起来,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寝室文化活动形式,营造优秀的寝室生活交往氛围;[5]结合时事政治、当下热点、传统节日等主题,拓宽活动形式,通过党员活动日、主题党(团)日活动、寝室文化大赛等形式,举办文明创意收纳、感动瞬间分享、寻找最美室友等活动;依托丰富多彩的寝室文化建设活动,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将“家文化”引入到寝室成员的相处之中,提高学生寝室归属感与认同感,靠智慧建造一个和谐安宁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共同成长、共同进步。[6]

(五)实现思政和党建深度融合

探索辅导员办公室建立在学生寝室机制,笔者所在的学校,辅导员办公室设置在学生寝室楼层的一端,是所在院校的优良传统和亮点所在,使得思政工作一直有效落实。近距离接触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表现, 及时发现问题, 能够有效实施对策,及时解决问题;利用学生党员网格管理员,进一步强化学生寝室内的思政工作实效。例如建立学生党员网格管理员值班制度,辅导员不在办公室的时段内,由学生党员网格管理员就近轮流值班,真正实现辅导员思政工作“二十四小时在线”,使寝室真正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新阵地。将学生支部党建工作,建在学生寝室,是进一步促进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将党团组织建在寝室,是一种可行性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党员网格管理员队伍作用,积极探索在寝室建立党团组织,充分调动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积极性,[7]使之成为党团建工作的有力抓手,扩大党团组织的影响力、辐射面、渗透性,强化党团组织在学生寝室内的育人、培养和凝聚作用。

构建以学生党员网格管理员为核心的四级寝室网格管理模式,理论上可行,实践方面也具有可操作性,蕴含巨大潜在价值。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高尚道德情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8]积极探索此类模式,对于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升主观能动性,发挥党员先进示范作用,深化寝室网格化管理,助推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青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政社关系构建与演化逻辑-从网格化管理到网络化服务[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55(6):117-125.

[2]刘蓝蓝.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的模式及成效[J].学理论,2016(5):134-135.

[3]方麗娟.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学生安全管理机制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2):160-162.

[4]刘春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寝室[J].理论界,2007(2):141-142.

[5]蔡伟.浅析寝室氛围与大学生在校发展相关性[J].才智,2018(4):97-98.

[6]叶青.推进自治组织建设提升公寓育人功能-以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6(18):169-170.

[7]崔婷婷.党员联系寝室制度的探索与实践-以台州学院物电学院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3):174-175.

[8]贾绍俊.新时代要继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兼从社科普及的视角和路向[J].池州学院学报,2018,2(1):36-40.

(责任编辑: 杜家和)

College students' four-level dormitory grid education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ty building + management education"

Wei Chen1  Tingting He1  Daojun Chen2

(1、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Province,230032

2、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Province,230032)

Abstract:  Student party members have politics strength, professional excellence, strict discipline, and positive work style, which is the core backbone and important force that can be excavat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to do a good job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work quality and efficiency. Under the goal of party building leading the education of people, we will build a four-level dormitory grid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head of the party committee of the department with student party members as the core- counselors- party member grid members - dormitory chiefs, give play to the joint force of party building +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improve the refinement level of party building to lead the work of educating people, deep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ultivate and carry forward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Key words:  grid management; student party members; dormitories.

猜你喜欢
寝室学生党员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寝室闹鬼记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述学测评”提升学生党员党性意识
基于AT89S52寝室防火报警系统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打开一扇门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