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劳动教育发展

2022-05-30 01:53
语文建设 2022年7期
关键词:特性劳动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也历久弥新。其中勤劳、务实的优秀劳动思想,指引并支撑着中国人民铸就了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在此背景下,继承传统而又面向未来的劳动教育显示出非凡的意义。在我国的教育制度中,劳动教育也一直被视为创造幸福生活的第一教育,与德、智、体、美并列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时代的进步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和期许。因此,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无疑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有益尝试,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由吕品田著的《动手有功: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手工劳动》一书,将维护劳动对人的文化哲学意义与手工劳动的人文特性联系起来,针对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展开理性讨论,构建了新时代劳动价值的发展观念。

全书可分为四个部分。作者首先从哲学层面阐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论述了劳动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持续性、实现性和承担性以及创造人自身的意义,并且强调劳动同时也是人对世界艺术的或审美的掌握。接着独辟蹊径地从手的解剖学特征入手,通过对手的综合结构特性、生存本体性质以及延伸人的劳动技术形式的分析,揭示了手工劳动的特性和意义。进而分别围绕人和工具的关系、动力的空间与时间的关系,解析了手工劳动中的物我关系、人文意味、艺术蕴涵及其对人生的作用与影响。最后集中探讨了手工劳动的当代意义,就手工劳动相对现代生产技术体系的动态关系、价值目标调整、一般审美倾向和四种实践形态及其实践意义等问题做出了深入而具体的论述。

该书针对劳动的文化意蕴以及劳动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论证,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富有创见的思路和策略。作者认为,将文化育人作为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才能把握劳动教育的未来和方向;应结合教学实际构建起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体系,以实践体验为主的教学策略以及“内外兼修”的实施路径,并辅以丰富多元的评价方式,从而达到更高效的、多维度的劳动教育的目标。

内外兼修中的“内”,主要是指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体作用。学校教育中的劳动教育主要通过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来完成。根据学校教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的特性,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传统手工劳动活动,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发挥各学科中劳动实践相关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品质。

相应地,“外”指的是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方式。在家庭劳动实践中,鼓励学生加入以家庭为单位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节日庆典活动中去,充分体会手工劳动的生活价值以及人文意味。而在社会劳动中,学校以及社会可以借助劳动榜样的精神感召力来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

综上所述,该书从劳动教育與文化内涵的内在联系切入,通过分析传统的劳动理念、劳动教育的价值,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探索了劳动教育与文化育人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对于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极具开创性价值。

猜你喜欢
特性劳动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有意义的一天
色彩特性
生之意义
进一步凸显定制安装特性的优势 Integra DRX-5.2
热爱劳动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