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可舞性生活动作的提炼与发展

2022-05-30 10:48张思远
科学导报 2022年60期
关键词:性生活现象舞蹈

舞蹈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相伴而上,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发展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应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作品只有权衡好生活元素的运用与艺术美感的塑造之间的关系,才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和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分析了舞蹈创编艺术如何提炼可舞性生活动作,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开展舞蹈创编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可舞性生活动作的内涵与特点

  (一)可舞性动作来源于生活

任何一种艺术都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舞蹈也不例外。原始的舞蹈动作与生活动作有着难以分离的密切关系,原始的舞蹈动作几乎都是直接脱胎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动作。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抑或有喜怒哀乐,难免拍手顿足,情感溢于外表,但此时也只是作为表情达意的一种手段,是语言交流的补充和具象化;人们对生活有所感悟,要抒发胸臆,语言的表达不能尽其意,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在中国古代,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内核,那就是音乐的精神。诗、舞的本质就是音乐,有韵律的诗,有节奏变化的诗才有可能是好诗;没有韵律的肢体动作,只能是杂乱的指手划脚、搔首弄姿,也就没有舞蹈可言。

  (二)追溯可舞性动作的特点

可舞性生活动作的特点根据我所研究的得知主要发现以下几点:1.从根源追溯中国民间舞的动作受着人文地域、文化背景、宗教习惯、地理环境和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之中要了解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动作、动作是如何产生及发展的。2.从情感方面入手;把握好民族心态的情感,要通过对已经有的条件动作来对动作分析解剖、变化、扩展;3.从形式、风格、动态入手;我們要通过固定的程式,通过完美想象力来赋予舞蹈动作一个新的生命,来丰富舞蹈的内涵和更多的可能性。4.从对单纯动作本身的体验入手,来影响舞蹈动作的逻辑性。

  二、可舞性生活动作的捕捉与提炼

  (一)可舞性生活动作的捕捉

舞蹈塑造的前提就是形象捕捉,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想做好舞蹈形象的捕捉首先应观察及体验生活,细心提取舞蹈形象的人物、意象等的具体特征,并用舞蹈词汇将其拆分、排序等。在舞蹈起源之初,人类具有超强对自然界的模仿能力,在模仿中寄托着对世界的认知。如:早在希腊时期,舞蹈者通过模仿来感知生活,认为模仿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在模仿的过程中不仅仅考验形体能力,而且还锻炼舞者的艺术形象。模仿的内容众多,可模仿人或物的外在形态、性格、语言及心理等。若模仿人,就要熟悉此人的形态特征,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是温柔还是暴躁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够模仿的惟妙惟肖。若模仿动物,也应抓住动物的形态,从各个方面对其模仿。如:我国舞蹈家杨丽萍,其代表作《雀之灵》,在表演中对孔雀的形象塑造及表现十分形象,将孔雀真善美集于一身。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生活中孔雀形象的捕捉,将其应用到舞蹈编排中,并通过美丽的手势的塑造出灵巧的孔雀形象,利用胸、腰及肩等身体多个部位,使其巧妙配合,展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孔雀。

  (二)从生活中提炼舞蹈元素

1.选择生活中具有意味地现象

生活现象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舞蹈创作者将欣赏者日常感知熟悉的生活场景,运用舞蹈化的形式,利用组织、排列、抽象、浓缩等艺术手段表现出来,使欣赏者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

2.选择生活中有个性的现象

为了避免艺术创作中的主体雷同,需要编导经常逆向思维,换位思考,运用独到的现象来说明问题,针对有个性的现象有感而发,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安排巧妙合理。通过舞蹈中个性的现象,对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进行展示或者批判。

3.选择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

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有强烈代表意义的现象。舞蹈必须表现出大多数人的心灵体验与感受,比如展现人类所面临与关心的共同话题:两性的爱情与矛盾、民族情绪、贫穷与痛苦等。舞蹈《出走》正是这样一首发自心灵的故乡恋歌:兄弟两人外出闯离别故乡和亲人时内心有着激烈的挣扎。亲情难舍,故土难离,但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精彩诱惑。是守护着这片给予他生命和爱抚的土地,还是勇敢地去外面经历风雨、经历磨难。这个双人舞作品展现出这种内心矛盾的纠葛。而正是编导漂泊在外乡多年的思乡之情及其父辈外出闯荡的经历给了他创作的灵感。

  三、可舞性生活动作在舞蹈作品中的发展变化及意义

  (一)可舞性动作在舞蹈作品中的发展

舞蹈与音乐是一样的,全程都是以情调贯穿为始终的,在捕捉到的可舞性动态规律时,应使动态规律仅仅围绕这一意境,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并完美的延续下去。可舞性元素动作的发展应注意舞蹈主题动作的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保留部分舞姿、节奏及动力,还应必需有创新部分节奏等;因为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同时还应在元素动作中加入情感,状态使舞蹈形象动人,产生更多的可能性。以我个人参与的舞蹈《雨中恋》为例,该舞蹈主要是向观众展现面对新时代生活的年轻人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为契机,从而捕捉可舞性生活动作产生呼应。在该舞蹈作品中富有层次感及节奏感,还有鲜明的舞段都是围绕眼睛看到世界种种的形态动作开展各项变化,构造完美的舞蹈动作形象及元素动作发展。当然,每一个舞蹈都有自己的风格,同时也有自己的语言,因为每个人的思想也都不一样。在进行舞蹈创作时,一定要按照主题的方向进行扩展,应注重从整体上感知作品,一定杜绝出现东拼西凑的现象。

  (二)创作中汲取可舞性生活动作的重要性

舞蹈作品的创作是一个从生活中获得灵感、积累素材、提炼素材并通过舞蹈编排手段塑造鲜明的舞蹈形象形成独特的舞蹈作品的过程。优秀的舞蹈作品理应当贴近群众的现实生活也必须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感。舞蹈创作者只有从平凡的生活现象中发掘不同之处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才可以为舞蹈作品的创作提供坚实的基础。所以舞蹈编导在创作初期一定要深入生活练就一双敏锐的、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学会透过生活现象思考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为中国的艺术事业创作出自己的一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是在文化馆工作的近七年时间里的一些感悟和联系,一些前辈的理论基础进行加工攥写的,作为新时代的群文人希望在山西的广袤大地,百花齐放,百花争鸣,迸发出更多群众喜欢的贴近生活的作品,提炼和升华出更具时代空间感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卡琳娜.伐纳.舞蹈创编法[M].上海.

[2]房骅.艺术语言的结构阐析.重庆.重庆教育学院报.2011.1.

[3]刘青戈.现代舞舞蹈身体语言.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7.

(作者单位:山西省文化馆 张思远)

猜你喜欢
性生活现象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性生活有“ 八 忌 ”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美满性生活的秘诀
我和舞蹈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