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气泡”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2-05-30 05:11罗洋洋汤文英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气泡价值观算法

罗洋洋 汤文英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在信息传播中应用越来越普遍。今日头条、抖音、腾讯新闻等平台都运用了算法推荐功能,以满足用户对内容的个性化需求。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信息分发的效率,满足了用户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但另一方面,因算法技术产生的偏见、算法数据收集对用户隐私的侵犯、信息偏食导致信息窄化等问题也一直饱受争议。人民网曾在2017年发表三篇社论文章批评了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为代表的智能新闻客户端。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大学生群体受“过滤气泡”的影响越来越深,研究“过滤气泡”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影响及应对策略十分必要。

一、“过滤气泡”生成的逻辑以及特点

“过滤气泡”这一概念,最早由帕里泽提出。帕里泽发现不同的用户使用谷歌搜索同一关键词,检索得到的页面和结果可能截然不同。他认为用户为了获取个性化服务,必须将大量有关个人的数据交给公司,新一代的网络过滤器可以根据后台数据推断用户的喜好,并根据用户浏览痕迹和反馈不断完善预测机制,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的信息世界,用户仿佛处在“过滤气泡”当中。帕里泽认为,“过滤气泡”为用户打造了一个独特的信息世界,将用户与其他信息隔离开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接触观念和信息的方式。

在推荐算法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过滤气泡”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事实上,信息过滤导致信息同质化所产生的危害早已有学者提出。2006年,桑斯坦曾提出信息茧房这一概念,他在《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一书中指出,我们只听我们选择和愉悦我们的东西。在桑斯坦看来,个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过滤导致信息同质化,从而使人陷入信息茧房。今天的算法技术、平台及传播模式,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

(一)基于用户画像的算法产生“过滤气泡”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第三方监测机构易观统计,2016年,基于算法推送的内容在我国新闻资讯信息分发市场上将超过50%,这也意味着,目前我们接收的信息主要是基于算法推送的。算法的主要作用是建立用户和信息的个性化适配关系,即从海量过载的信息中挑选符合用户兴趣的内容,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内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常用的智能算法包括协同过滤推荐、基于内容的推荐和关联规则推荐三种类型。这样的算法或者基于用户以往的行为偏好,或者基于相似人群的偏好,这就导致用户的偏好不断强化和放大,而其他的信息和观念被阻止和隔离,于是“过滤气泡”产生了。

(二)追逐流量的平台强化“过滤气泡”

新媒体领域日新月异,各类社交平台和资讯聚合型平台层出不穷。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用户的关注和喜爱,以实现流量和广告收入的增长是平台追求的目标。因此,为赢得用户的关注和喜欢,平台会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爱好以及社交关系特征为其推荐私人定制式信息。2012年上线的今日头条便是依靠智能算法推送内容,开启了“千人千面”的资讯分发和内容分发潮流,抢占了市场高地。随后,一点资讯、ZAKER、搜狐客户端、凤凰资讯、腾讯客户端、新浪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纷纷运用算法推荐技术,改变了“人找信息”传统信息分发模式,开启了“信息找人”的全新模式。为了增强用户的黏性,平台始终根据用户的喜好推送信息,这种迎合式的信息分发模式强化了“过滤气泡”。

(三)“过滤气泡”具有封闭性、隐蔽性、强制性特点

算法提供的个性化服务避免了用户因信息过载而导致的注意力崩溃,但也引发了“过滤气泡”效应。帕里泽也提醒“过滤气泡”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在“过滤气泡”中用户被孤立和隔绝,“过滤气泡”是不可见的和强制性的。在“过滤气泡”的世界里,用户看不到不同意见的信息,被隔离在自己的文化或思想的泡沫里。因为各平台算法逻辑是不透明和不公开的,所以用户会误认为看到的信息都是客观和真实的,用户置身于“过滤气泡”,却意识不到它的存在。用户要享受个性化的服务就必须将大量有关个人的数据交给平台,一旦接受这种服务,信息选择权便掌握在过滤算法程序的手中。换言之,“过滤气泡”具有封闭性、隐蔽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二、“过滤气泡”对大学生价值构建的影响

李普曼曾提出拟态环境的概念,认为人对社会的认知很少来自于直接经验,人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主要来自于媒体,媒体通过选择和加工所形成的环境是拟态环境,这个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信息传播营造的环境。目前,大學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正由传统媒体转向社交媒体和新闻资讯平台,接触到的信息大多是经过算法选择和过滤的,长期处于这种“过滤气泡”当中,将对其价值观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

(一)信息窄化加剧导致大学生价值认同固化

通过前文剖析“过滤气泡”现象的生成逻辑,可以发现,无论是基于用户画像的算法技术推荐,还是平台迎合式信息推送,都会导致信息窄化。同时大学生因自身价值情感需求,也会更加倾向于接触符合自身审美和价值观念的事物。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将会进一步固化,失去接触其他不同事物的机会,陷入信息茧房。生活在“过滤气泡”中的大学生犹如井底之蛙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接触信息越来越单一,视野越来越狭窄,思维方式也会受到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型,如果长期接收被算法技术过滤和推送的信息,接触与自身价值观相似的信息,其原本观点将不断被印证和强化,可能会导致其盲目自信,认知失衡。长此以往,会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思维固化、态度偏激,容易将自己的观点认为是真理,从而拒斥其他信息或者合理性的观点。

(二)信息娱乐化侵蚀大学生价值信仰

智能算法推荐是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通过标签、浏览记录等对用户进行画像,进而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反馈进行“投食”。人本身就有窥伺和猎奇的欲望,一些八卦、博人眼球的信息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实践也证明,一些低俗、情绪化、娱乐化的短视频、文章更容易形成爆款。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要警惕娱乐化和碎片化的媒介接触,以免成为娱乐至死的人。偶像选秀、饭圈文化、明星八卦、暴力色情长期占据社交平台和新闻资讯平台热搜。不仅如此,一些严肃报道、严肃话题也被娱乐化消解。例如,山西警方发布公开信喊话命案嫌疑人自首,然而,严肃的公开信下却出现了“颜值确实高”“像某明星的妈妈”等带有娱乐性质的评论。泛娱乐化带来人们放纵狂欢之后精神的虚无,理性思维的迟钝,人生意义的迷失。大学生长期沉浸在这种娱乐化和缺乏逻辑理性的“过滤气泡”中,精神世界陷入虚无和贫瘠,理想信念变得世俗和庸俗,信仰逐渐缺失和迷茫。

(三)信息迎合弱化大学生主流价值认同

算法推荐改变了信息分发的模式,把关主体从编辑变成人工智能,把关关系从训示变为迎合。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从业者要对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进行判断和把关,媒体可以通过议程设置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当下的信息环境中,各平台智能算法会更加倾向于用户的信息偏好,为了获取大学生的关注,各平台始终迎合大学生的喜好,也就是大学生本身喜欢什么,算法就会推送什么,就如同今日头条曾经的口号“你关心的,才是头条”。社交平台的热点话题和热搜榜取代了主流媒体的议题设置,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涉及国计民生的经济政策因算法权重得不到展现。“过滤气泡”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思想价值领域的失序和分化,主导意识形态存在凝聚力弱化和引导乏力等风险。信息的基本定义是人们“应知、欲知而未知的内容”,算法推荐产生的“过滤气泡”满足了大学生欲知而未知内容,却将大学生与具有公共价值等“应知”的信息隔离开,陷入“点什么推什么,推什么又点什么”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认同的弱化。

(四)信息同质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中进行决策通常比其最初的意向更加极端,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决策更加保守或者冒险。即如果个人最初的意见是偏向冒险,那么经过群体讨论后的意见会更加冒险;而如果个人最初的意见是偏向谨慎,那么经过群体讨论后的意见会更加谨慎。长期处于“过滤气泡”当中时,容易造成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群体极化”。一方面,“过滤气泡”使大学生重复接收同质化信息,重复接触与自己观点和态度一致的信息,看不到与自身不同的想法、观点,进而导致同质化信息在认知中被放大,从而造成大学生对公共事务认知的片面和偏激。另一方面,出于情绪表达和价值认同的需要,大学生更倾向于接触与自身偏好接近的声音,从而导致持有同类观念的学生通过微信群、QQ群、贴吧等聚集成社群,在讨论中不断印证和强化自己的观念,从而进一步放大了群体偏见,导致价值观念上的“群体极化”。

三、“过滤气泡”对大学生价值观建构风险的应对策略

由算法构造的过滤器产生了“过滤气泡”,但平台和个人也会作用于信息选择过程,也就是说,“过滤气泡”的产生是技术、平台和个人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消除“过滤气泡”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负面影响,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治理的维度上,同时也需要平台、媒体、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技术层面:优化算法逻辑,增强算法运行透明度

算法本身是解决海量信息差异化消费的手段,它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降低了消费信息的时间成本,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顺应了碎片化和分众化的阅读趨势。算法推荐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过滤气泡”就是被学界诟病的问题之一。讨论的主要焦点是算法技术以工具理性取代了人的价值理性,在工具所带来的“不适当”“不正确”之中,当下的技术显得笨拙而难堪。因此,有必要不断更新升级算法技术,让信息筛选和过滤变得足够智慧,从而戳破“过滤气泡”。要持续优化算法逻辑,做到深入研究受众的信息消费行为及其动机,而不是通过浅层的数据给用户贴标签,避免给用户重复推送低质量和同质化的信息,以便更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要增强算法运行的透明度,保证用户的信息知情权和决定权。即公开算法的运行逻辑,帮助用户理解算法推荐背后隐藏的价值观、偏见和意识形态,让“过滤气泡”的产生过程透明化,进而让用户自己决定“过滤气泡”生成的程度和对自己的影响。

(二)平台层面:强化社会责任,以价值观引领算法

今日头条因出现诋毁革命英烈方志敏同志的不良信息以及快手、火山等短视频平台因恶搞、无底线炒作被监管部门约谈,凤凰新闻、网易新闻等因妨碍传播秩序被短期下架。这些现象背后反映了平台唯“算法至上”、唯“眼球”马首的价值倾向。对此,人民网曾撰写评论文章《价值观引领算法才有更多优质“头条”》呼吁平台以价值观引领算法,让算法回归服务内容的本身。平台要自觉担负起信息把关、舆论引导的责任,决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略对内容质量的把关。算法导致的标题党和低俗内容泛滥需要人工编辑的进一步把关,可以采取“人工筛选+智能推荐”相结合的推送形式,选择和过滤劣质低俗信息,从而生产和呈现更多积极向上的信息内容。对于重大的政治事件、民生政策等公众“应知”内容,平台要给予引导和流量倾斜。议程设置框架理论认为媒体对信息重要性排序会影响公众对于某一事件的关注度和认知。虽然传统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不断式微,但“热搜榜”“话题榜”“实时榜”等榜单仍然会左右大学生对热门话题的关注和讨论。

(三)媒体层面:打造“党媒算法”,提升主流价值观引领力

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媒体凭借技术优势在用户规模和传播力方面建立了优势,挤压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传统主流媒体影响力存在边缘化的风险。鉴于此,主流媒体要提升主流价值观传播力和引领力,以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一方面,主流媒体要善于借助算法推荐平台,增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力。主流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生产优质的内容,但囿于传统渠道的分发劣势,不利于快速精确地分发优质内容,而以算法驱动的资讯平台则刚好可以弥补渠道和分发方面的劣势。另一方面,主流媒体要尝试用主流价值观来打造“党媒算法”,把媒体的立场和价值观、表达技巧转化为算法逻辑,提升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力。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人民号”就是一个主流媒体拥抱算法的有益尝试。自2018年上线以来,人民号平台聚合各类自媒体账号超过30000家,全平台累计阅读量超过954亿,充分保证了优质内容的曝光量,极大提升了主流价值观传播力和引领力。

(四)受众层面:提升媒介素养,破除信息“偏食”

媒介素养关系用户对信息的认知、判断、评价和使用能力。如今社交平台和资讯平台上充斥各类良莠不齐的信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对信息缺乏理性辨别能力,可能将拟态环境当成客观现实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因此,要减少“过滤气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需要不断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让其充分认识“过滤气泡”形成逻辑及其风险。对学校而言,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媒介使用技能以及媒介信息知识,提升大学生对算法的风险意识与防范能力,引导其以更科学的方式获取和消费信息。同时,大学生也要主动出击,改变固化的信息获取习惯,主动扩大信息获取渠道,提升信息获取的深度,学会兼容不同人群的不同意见和观点,提升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学会用自我理性破除算法推荐所导致的“偏食”。

参考文献:

[1](美)伊莱·帕里泽.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M].方师师,杨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2](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喻国明,韩婷.算法型信息分发:技术原理、机制创新与未来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8(04):8-13.

[4](美)李普曼.舆论[M].常江,肖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5]赵建波.“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72-76.

[6]罗昕,肖恬.范式转型:算法时代把关理论的结构性考察[J].新闻界,2019(03):10-19.

[7]张林.智能算法推荐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其治理[J].探索,2021(01):176-188.

[8](美)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9]喻国明,曲慧.“信息茧房”的误读与算法推送的必要——兼论内容分发中社会伦理困境的解决之道[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1):127-133.

[10]许幼飞.如何戳破“过滤气泡”算法推送新闻中的认知窄化及其规避[J].新闻与写作,2018(09).

[11]闫欣洁.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11):79-8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校新闻舆论“四力”研究(XJKT2021063)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气泡价值观算法
我的价值观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基于MapReduce的改进Eclat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冰冻气泡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一种改进的整周模糊度去相关算法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