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规划建设人才耕读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2-05-30 05:15陈芳朱向军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模式

陈芳 朱向军

摘  要: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社会所形成的“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的耕读文化,在现代仍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耕读教育的推广与应用,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劳动教育的载体,也能促进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多元价值。将耕读教育贯穿于“学园、产园、田园”课堂,创新“耕读三堂”培养模式,培养“增强‘田园乡愁文化认同、掌握‘乡居乡景营建技术、具备‘敬恭桑梓乡土情怀”的乡村规划建设人才,是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的新探索。

关键词:乡村规划建设人才;耕读教育;新内涵;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0-0193-04

中华民族先民在伏羲和神农之世,就发展了农业文明。习近平总书记说:“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新时代,“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很大程度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耕读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时过境迁,但耕读文化的基本精神历久弥新,其价值追求应该弘扬光大。

一、中华民族耕读文化的当代价值

古人之所以倡导耕读,既为稼樯五谷,养家糊口;也为知书达礼,修身养性。传统耕读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内涵越来越丰富。“耕”不仅是生存方式,也与勤劳、节俭、奋斗、拼搏等品质联系在一起;“读”也不只是为应举为官,更是滋养儒家“修齐治平”思想文化的重要途径。晚清“百官楷模”马丕瑶居室门前镌刻的“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蕴涵了浓厚的耕读传统内容和儒家思想。至于新时代,耕读文化所蕴含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心忧天下、精忠报国等基本精神,则仍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的农业国家,农业生产就必须了解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依靠天时、地利、人和。因此,耕读文化很早就有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无论社会、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都应遵循一定的规律,而耕读文化就体现出这一种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的精神。比如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对天文历法的认识。按照自然时令节气来安排生产生活,成为他们的生存之道,体现在教育上亦是如此。当前,无论是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或是高等教育,都强调“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人成长规律,针对性地进行教育[1]。

“天人合一”则重点强调了如何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于农业十分依赖水利、气候等自然因素,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注重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程颢的“天人同体”、朱熹的“天人一理”等,都把天人关系作为思想的出发点。北京故宫的设计和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布局,其精髓也是“天地人和”[2]。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给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气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张岱年先生曾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种精神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古人素朴话语和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

耕读文化把个人、家庭、家族和国家民族的自强结合在一起。所谓“勤耕立家,苦读荣身”。“耕”就必须勤劳节俭,不惜一代代接续奋斗,勤劳致富;“读”则在“知礼仪”“知荣辱”之后,追求身份与地位的改变,由“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而“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这些古老的神话和传说,更反映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自强不息精神。

“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涵盖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德”发之于心,而表现为行为就是“礼”。《荀子·非十二子》说:“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人做到了“问”“学”“让”,才有“德”。“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则从相反的角度告诫人们:“厚德”才能“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激励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决不服输,永无绝望。也必将引领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昂首阔步、奋勇向前。

(三)親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

有500多年历史的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大门上的“耕读继世、孝友传家”楹联,既讲勤耕苦读的耕读传统,也讲孝亲爱友等儒家理念。

农耕文明讲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大量的人口聚集到一起,才能够耕种出更多的粮食。因此农业社会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是注重家庭伦理关系和宗法秩序[3]。所谓“孝悌”,就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由遵从家庭宗族伦理,进而“泛爱众”(《论语·颜渊》)。可以看出,这种强调家庭和谐关系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价值。农耕文明不仅在处理“小家”关系上具有良好的协调功能,在现代国际外交方面也发挥着积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便是在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功能的基础上赋予了耕读思想新的时代价值和人文内涵。

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赋予了许多新的时代印记和人文内涵。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交往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均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有所体现[4]。

因此,“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既讲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也谈国与国之间的“亲诚惠容”,进而达到“美美与共”的普遍和谐。

(四)心忧天下、精忠报国的责任担当

耕读结合体现了农耕文明劳动养体、自然养性、文化养心的和谐理念[5],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楹联古文、诗词歌赋、戏剧曲艺、故事神话、灯谜酒令、歇后语等,通过歌唱、阅读、吟诵等方式不断熏陶,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夙夜在公”(《诗经·召南·采蘩》)是说日夜为公、勤政尽职的操守。“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汉书·贾谊传》)则指一心为公为国、尽忠献身的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是讲勤勤恳恳、尽心竭力的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则希望出仕者具有心忧天下的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意指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民族利益而不惜牺牲的献身精神和责任意识,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并随着时代发展被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二、耕读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文化培育中厚植耕读精神

推进耕读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将农耕文明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美育实践,让学生受到耕读文化的熏陶,不仅能够让耕读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还会增强其文化认同感,使其坚定文化自信。历史上无数先贤留下的爱国事迹和壮丽诗文、新时代共和国英雄与楷模续写的新篇章,都弘扬了勤劳节俭、艰苦奋斗、浴血拼搏的精神气概,体现了报效国家、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人生追求。以历史人物、英雄楷模和师生校友中优秀典型为榜样,开展“名师讲堂”“吟诵经典”等活动,是激励师生践行“晴耕雨读”“勤耕苦读”理念、传承耕读文化的有效方法。

(二)课程教材建设时挖掘耕读元素

在中小学校、非农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开设耕读教育通识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应充分考虑耕读元素与学校、学生专业背景的契合性,与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公共必修课产生充分的互动和联系。如在优秀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中,可以加入农耕文明、民俗文化的部分内容。又如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中,可以就乡村振兴、“三农”问题等内容深度挖掘,充分发挥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为普遍开展耕读文化教育,可编写中华农耕文明相关教材;同时,为适应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和学生多样化的阅读、学习方式,还可探索建设耕读文化园、耕读科技馆、耕读博物馆等数字化资源库,推动“线上+线下”立体教学,丰富教学资源、满足个性需求、提高育人成效。

(三)实践教学场所拓展至产园田园

耕读教育尤其应该强化实践教学。第一,扩大实践教学场域。充分借助社会力量,集纳各类型的产业园和科教基地,以农业为主题打造劳动教育品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等实践,让学生走进产园、田园,到农村、林区、生产一线调研考察、实地学习。第二,在教学大纲、课程计划和课程设计中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和课时,形成校内外联动协作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的用学转换提供充分的载体和平台,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了解乡情民情,学习乡土文化,亲身感受“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三、乡村规划建设人才耕读教育的实践探索

当前,村庄建设无规划或有规划仍难以有效实施,农房设计缺乏个性,承载“田园乡愁”的乡村风貌受到不同程度损害。根本原因是缺少懂农村、有情怀的乡村规划建设人才。针对乡村规划建设人员不足、“乡居乡景”营建技术掌握不精、城市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动力不足、“敬恭桑梓”乡土情怀涵养不深的现状,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针对在岗乡村规划建设人员存在的政策把握不精准、知识储备不充分、能力提升不持续等问题,需要构建“育训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模块化课程,对在岗人员既开展差异化岗位培训,也探索学历提升教育。

为此,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依据“行为导向教学”理论,以能力递进为主线,明确了培养“增强‘田园乡愁文化认同、掌握‘乡居乡景营建技术、具备‘敬恭桑梓乡土情怀”的乡村规划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图1)。将耕读教育贯穿于“夯实基础能力、传播耕读文化的‘学园课堂,增强专业能力、践行专业文化的‘产园课堂,锤炼综合能力、涵养乡土情怀的‘田园课堂”,创新了乡村规划建设人才“耕读三堂”培养模式(图2)。将耕读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注重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性育人作用,培育学生爱岗敬业、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涵养“敬恭桑梓”乡土情怀

将耕读教育贯穿“学园、产园、田园”课堂,激发学生的“田园乡愁”文化认同与自信,涵養“敬恭桑梓”乡土情怀,让学生“愿学”。

挖掘提炼乡村耕读文化、地域文化、建筑文化、传统技艺等蕴含的职业归属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思政元素,构建“凸显‘鲜红底色、强化‘职业伦理、践行‘工匠精神、赋能‘创新创业的‘忠心、爱心、匠心、创心”课程思政资源包,学园课堂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秉承《北京宪章》倡导的“人本、质量、能力、创造”,产园课堂践行“精心关怀的职业情感、精致作品的职业责任、精湛技艺的职业修养、精准目标的职业理想”的专业文化。让学生深入田园课堂,开展认“知”体验、调研考“察”、课程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图3),感受村落布局小而精、乡土建筑秀而雅、田园风光朴而美、耕读文化承而兴的历史与自然魅力,领会耕读传家的意义。

(二)聚焦“乡居乡景”营建技术

具体而言,要在美丽乡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等实际项目中挖掘教学资源,发现教学主题。根据以上项目的技术特征,将每个环节的营建技术分解成为教学任务并灵活组合,以建立模块化的专业课程。针对在岗乡村规划建设人员差异化需求,开发“育训结合”模块,开展多形式培训,探索以弹性学制、送教下乡等方式满足在岗人员、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提升学历的需要。将乡村规划建设典型工作任务与X证书要求有机衔接,建设“平台课程+应用课程”的课证融通课程。

(三)推动“工学结合”能力递进

共进产园课堂,师生“真做”,提升专业能力。深入田园课堂开展沉浸式教学,师生“真用”,锤炼综合能力,让学生“乐学”。一方面根据学校专业特色,组织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和学生共同组建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相关专业群组。另一方面,依据真实项目及学情,进一步加强教学和实践的衔接,促进工学转化。校企导师应基于项目特点和学风分析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和实践方案,让学生在用学转化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四)协同“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建成融入耕读文化、适应“育训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实现专业群优势互补、资源聚集、协同发展。实施“一师一村”实践项目,提高教师教学、科研和专业实践能力,打造“德技双馨、结构合理、国际视野” “校内+校外”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由遵循既有教材转向适时从产园、田园课堂选择最适用的学习材料;由学园课堂教育的场所转向产园、田园课堂共同学习场所;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自主建构、技能自我习得、素质自己养成,教师成为指导学生学习的专家;推动“过程+结果”的发展性评价,推动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永彬(清). 围炉夜话:第一八三则[M]. 北京:知识出版社,2015.

[2] 王杰.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N]. 中国纪检监察报,理论周刊第7版,2020-10-29.

[3] 李存山. 中华民族的耕读传统及其现代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01):21-25.

[4] 王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J]. 全球商业经典,2020(11):52-55.

[5] 陈荣高. 重塑耕读文化的几点认识和建议[N]. 浙江日报钱塘理论,2020-05-25.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新模式
浅谈刑事现场勘查与图侦相结合的新模式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