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绘画艺术风格探析

2022-05-30 07:46崔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印象派艺术风格绘画

摘 要:印象派是在法国19世纪后期诞生的,在西方绘画史上,印象派有着跨时代的意义,是世界知名的艺术流派。印象派画家一直在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发现之中,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对艺术轨迹进行拓展,呈现出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绘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特色,对光和色进行了更生动直观的表达,因此呈现出印象派的鲜明特征。基于此,有针对性地分析印象派绘画艺术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印象派;绘画;艺术风格

从根本上来讲,绘画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视觉艺术,而纵观西方绘画发展史,印象主义所给人的视觉体验更为强烈,强调诉诸人心,表达人的当下感受。印象派画家创作的作品对光和色进行了更充分的表达,更加关注第一印象,这是对传统绘画的一种反叛和革新。但是不能简单地把印象派画家看作是脱离西方艺术发展的异端或者另类,要看出印象派所呈现出的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延伸。同时也要看到,印象派绘画所呈现出的独特艺术风格是继承了西方艺术精华而向前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以往的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图1、2)。

一、印象派的由来

在19世纪末,有一群青年画家组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画展,希望通过这个画展与权威的沙龙分庭抗礼,或者说抗争旧传统,创立新传统。这样的行为本身是反传统的,对于百年来的老习惯进行了突破,同时该画展上所呈现的作品对于传统也是巨大的突破。从整体层面来看,作品呈现出蓬勃的创新生机,同时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也颠覆人们的认知。这些画家在作品中大胆用色,对光影进行更充分更生动的组合。不少观众和艺术评论家对这种创新行为嗤之以鼻,甚至大加鞭挞。有些批评家认为这样的作品主要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本身并没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这些画家并没有因为某些批评家的指摘而放弃自身的努力,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创意创新和想象力,以及新的视觉语言表达形式,让人们看到他们的才能,认可他们的绘画作品。这些画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莫奈、毕沙罗、雷诺阿等,他们都有着独特的性情和天分,同时在不同层面上有着同样的观点和创作理念。他们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自身的大胆创新,与学院派斗争,同时他们也接受了共同的命运,就像一本杂志对他们进行嘲讽而赋予的“印象派”之名。

二、印象派绘画艺术风格

(一)色彩的独特应用

在19世纪,自然科学实现了迅猛的发展,印象派的锋芒也得到充分呈现。印象派绘画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进一步结合科学的原理,特别是光学原理知识,突破了传统的绘画理论和相对应的色彩限制,向旧时代、旧理念发起挑战。

印象派画家把画室直接挪到户外,在大自然、在自然的光线中进行即兴创作,在写生的过程中,对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景物进行充分的呈现。印象派的绘画作品体现出了事物在不同光线作用之下所产生的色彩变化。在不同的光线下,事物所呈现出的色彩效果有着显著的差异,印象派画家把这种变化在绘画创作中进行充分呈现。这样的艺术创作突破了古典主义绘画的褐色基调,在细微变化中体现出色彩应用的灵活。

同时,印象派绘画在冷色调和暖色调的鲜明对比中,有效突破了传统绘画中明暗的对比方式,强调的是一种光线中的色彩的呈现,在明暗的阴影表达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在色彩应用方面强调不同条件下的瞬息万变,因此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更真实的事物,展现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对于印象派绘画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对光影和色彩的真实记录,这样可以更加接近自然,对自然进行更生动直观的描绘,因此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画家对光和色进行了更加大胆直接的呈现,记录下光和色在瞬间的改变,光和色的瞬息万变使得印象派绘画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是色彩的狂欢。这使绘画作品进入一种全新的领域,迎接全新的时期。

印象派画家也十分关注季节和氣候方面的变化,气候因素使大自然的光和色也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在冬日,他们会在绘画作品中融入雪景等冬日景象,在春天的时候又会在油布上呈现出生盎然的绿色,在秋季会表现五谷丰登的喜悦。在四季的变化之中,光和色得到了充分呈现,而这样的变化也正是印象派绘画的独特之处,使绘画所呈现出的创作主题也更为丰富多彩。例如,莫奈在《干草垛》《白杨树》《睡莲》等相关作品中,对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光和色的变化进行了充分呈现。这些绘画作品对季节变化有着十分敏感的捕捉,在光和色的微妙变化中呈现出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和盎然生机。印象派绘画作品通过对光和色的研究和深入应用,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美感,让人能够充分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以及光色碰撞的奇妙反应,所以人们也把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莫奈称为“光与色的魔术师”。

(二)独特的笔触

学院派画家在绘画过程中更加关注物体的轮廓线条,对形体的素描关系予以高度重视,每一个事物都像在一条边线围成的框架内形成的,给人一种十分刻板保守的印象。然而,印象派绘画更加关注光和色的改变和二者的有机结合,对光和色的呈现,落实在每一个灵活的笔触之上,在笔触的外形方面体现出独具特色的色点,而通过笔触的有效呈现,画面中具有了光和色的协调感和视觉的冲击力。通过这种笔触的构成方式,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更加富有生机,而不是那种被框住的静止不动的静态的感觉。印象派绘画在笔触的运用过程中呈现出一种灵活的动感和运动中的变化情况,远远望去这样的笔触就像一种舞蹈,优雅动人。从整个画面的形象和生命力来看,画面更富有张力,更加活泼,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通常情况下,印象派绘画都是在户外创作的,而且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因此画家在绘画的过程中往往不会特别关注画面的完整度,而是更加关注色彩和光影的瞬间变化。这种变化的呈现要求笔触必须轻巧和灵活,有一种灵动的生机和活力,以此突破传统绘画中那种平滑的细致效果,追求画面的自由灵活跳动。在印象派作品创作中,画家要把眼睛所观察到的色彩,用画笔直接描绘出来,对于颜色的厚薄和笔触的外形细节并不在意。这样的画法可以让人感觉到丰富的韵味,同时也不会令人觉得特别简单或单薄。印象派绘画凭借这种灵活笔触的巧妙应用,呈现出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三)独特的情感表达

印象派绘画对大自然有着独特的情感和热烈的情绪,所呈现出的情感表达特征也独一无二。印象派画家对大自然的美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以大自然为根本进行相对应的创作和探寻。但是在印象派绘画的创作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对大自然的真实呈现,而是以大自然的表现为基础进行更加奔放的情感表达,在绘画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情感的流露,通过展现第一眼看到所产生的第一印象,使人的主观感受得到充分的呈现,让人的思想、情绪得到更直观的表达,以此体现出印象派绘画的率真和质朴、生动和鲜活。

例如,毕沙罗的作品《生火的农家女》所呈现出的就是一种特别质朴、生动的景象,农家女所体现出的鲜活的特质让人着迷。这类作品取材于大自然,体现出了画家的第一印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也是最直接的灵感来源。这样的鲜活感受的呈现,也正呈现出了印象派绘画的独特内涵。印象派画家在创作中直接地表达自身的情感以及直觉,与大自然进行衔接,以此体现出本身的绘画特色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从根本上讲,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印象派画家从具有“社会学功能”的传统艺术倾向中走出,又带着“绘画的独立性”步入当时的社会生活,表露出自身的情感和思想。

印象派画家中,雷诺阿也是特别典型的代表人物。在绘画过程中,他用色彩反映现实生活,但是却没有社会生活中的那些虚伪造作。他的《红磨坊的舞会》表现的都是普通人,场面喧闹,热烈奔放,人们在优雅地跳舞,温和地交谈。阳光照射在人们的脸上、衣服上、桌椅上和地面上等引起丰富的光色变化,画面的一切都显得非常明亮,呈现出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印象派画家大多数是新兴的中产阶级,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对这个阶层人们的生活进行更贴切的呈现,表现出这个阶层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情感,体现出这个阶层人们的审美习惯和爱好等。对于自身的出身,印象派画家并没有向现实屈服,而是一直遵从自己的内心,从没有放弃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因此他们所呈现出的人物形象和色彩的表达往往呈现出一种抗争的生机和活力,他们在现实中也一直坚持自身的梦想。例如,毕沙罗就从没有放弃过自己内心的追寻,参加了印象派的全部画展(8次),对于印象派,他始终是坚守,并且持之以恒地推动着的。

三、印象派绘画艺术的不足之处

凡事都有正反两方面特性。对印象派绘画艺术来说,如果说要找寻其弱点或者劣势,那么就不得不提其以下缺陷:印象派画家把自身最直接的经验进行扩大,强调第一眼的感受,甚至把这样的直觉感受看成是艺术创作的绝对的灵感和来源,以致在创作和理念传达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不合时宜的境地,甚至否定了原本合理的东西或者精华内容,对于优秀的绘画传统缺乏一定的传承和弘扬;有些印象派画家盲目自信,过于自我,在描绘瞬间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在思想的沉淀和艺术的巧妙构思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内涵,因此印象派绘画作品中大多并没有融入更深的思想,往往只是表现自然环境下的个别性以及偶然性等,并没有深刻地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层次的意蕴,对于必然性和普遍性的力量缺乏高度重视和有效关注,在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往往是一个个瞬间和一幅幅光影,缺乏足够的思想内涵。

尽管印象派绘画在后期也尝试对传统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有效融合,对传统绘画体系中的可取之处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索,但是在整体的绘画创作过程中,往往缺乏足够的内涵,在美学理念、光学处理、审美情趣等相关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对于传承性极强的艺术链条和绘画体系进行的更多是打破而没有重建。这对印象派绘画来说是一定程度上的缺憾。因此,在赏析印象派绘画的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相关内容,使其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且在绘画文明史领域对其进行更公允的评判,肯定其突破性,也正视其不足。

四、结语

印象派绘画凭借其独一无二的特色在流派纷呈的画坛上独树一帜,异军突起。它在题材方面更加大膽,在内容方面很有个性,在光和色的表达和探索方面呈现出与传统画派迥然不同的特色,在画面层面更加关注自我感知,对于瞬息万变的一个个瞬间更加关注,更加执着,将其在画面上进行充分展现,以此呈现出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表达。同时,由于印象派画家多是新兴的中产阶级,所以他们在社会生活反映层面,往往更加关注小人物和下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对于第一眼印象和主观表达往往更加关注。需要指出的是,印象派绘画所呈现出的直观形象往往缺乏足够的思想底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因为过于追求第一印象,所以在对绘画艺术精髓的传承弘扬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这部分内容是需要客观看待的。

参考文献:

[1]吴杉杉.“艺术”与“心灵”的镜象关系:以后印象派艺术三杰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7(7):203-204.

[2]陈都.民国舆论对“后印象派”的阐述:兼论民国画坛的市井江湖化[J].中国美术馆,2018(3):71-76.

[3]谷静.结合印象派到后印象派的色彩变化谈我的绘画创作[D].广州:广州大学,2019.

[4]李秋仪.分析法国巴比松画派风景油画中的诗情画意:以柯罗的《孟特芳丹的回忆》为例[J].艺术品鉴,2019(36):115-116.

[5]陈继玲.艺术与性别的纠结:边缘化女画家摩里索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7(6):115-120.

[6]刘佳琦.塞尚对凡·高创作有影响吗:驳《后印象派画家》中塞尚影响力的观点[J].美与时代(下),2021(11):67-70.

[7]鲍忠明.印象/后印象画派与美国现代派小说的生成和流变[J].国外文学,2021(4):40-51,154.

[8]黄豆豆.浅析新印象派绘画中体现的科学理念:以乔治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为例[J].美与时代(下),2021(9):86-87.

[9]龚平.约会艺术之都“巴黎”:19世纪法国美术漫谈之二·巴比松画派[J].中国美术,2011(3):154-157.

作者简介:

崔杰,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美术、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印象派艺术风格绘画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印象派画家」金农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印象派画家启发了我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